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908485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我们国家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遨游在厚重的国学经典中,我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更加体会到先人们那无穷的智慧!国学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谈谈论语这部经典对我教学方面的影响。论语相信大家都读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学理念是我配受推崇的,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现阶段我们中国的教育基本达到了 “有教无类”,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2、暂时还无法完全做到 “因材施教”。 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去一点一点的做到 “因材施教”。 不要因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就对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要耐心的去发现他的长处,并加以引导,做好和家长的沟通,使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教师应是 “ 仁者 ” 与 “ 智者 ” 的结合体。在于丹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 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其次,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用心的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想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做一名教师永恒不变主旋律,就看你是如何用心去做课上和课下的“仁者”与“智者”。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

4、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 启发 ” 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 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 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 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 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 更应该教

5、会学生学知识。教师 “ 举一隅 ” 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 “ 以三隅反 ” 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可编辑修改-批评, 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

6、怪说:“ 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 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 。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 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 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