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901643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5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一、产销量增幅较上年明显回升 2005年乘用车市场供求较上年明显回升。111月累计产销量实现352.3万辆和35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9.5%;预计全年产销量将实现390万辆和395万辆左右,与本课题组2004年年底所作预测基本一致。 1.累计销量增速逐月上升,月增速下半年维持高水平 乘用车累计销量全年保持逐月增长趋势(2月同比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2004年和2005年春节不同月,进行调整后2005年2月同比约为8.4%。)(见图1),特别是自5月转为正增长后增幅明显;全年月均增幅达到21.4%,其中上半年月均增幅为11.4%左右,而下半年月均增幅

2、迅速升至31.3%。2005年销量增长与上年相比呈明显的“剪刀”型走势。 促使全年销量明显回升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价格降幅较上年趋缓,价格水平更接近于消费者心理价位,使部分持币待购的潜在消费能力继续得到释放。二是2005年车市共推出30余款新车型,增大了消费者的选择性,极大地刺激了各层次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三是持续走高的油价和居高不下的养车成本使部分消费者降低对排量的要求,缩短了购车积蓄时间。四是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汽车消费购买力水平日益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8%,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亦从上年三季度的2.1辆迅速增至3.

3、3辆。 图1 2005年111月乘用车销量及其增长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212期。 由于需求回升的刺激和厂商降低成本的内在需要,2005年乘用车产量稳步提升(见图2)。 其中上半年由于销量增长相对缓慢,产量增幅相应较低,到6月末累计产量增长率为3.3%;下半年随着销售形势趋好,产量亦大幅攀升,611月累计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6%;15月累计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月均增幅仅为0.1%。下半年月增幅迅速跃升到较高区间,711月增幅高达35.8%。 图2 2005年111月乘用车产量及其增长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

4、第212期。 尽管全年乘用车整体明显增长,但各类型乘用车存在差异。从111月累计销量来看,MPV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长42.37%;基本型乘用车次之,增长22.52%;SUV再次,增长16.02%;交叉型乘用车增幅最小,仅为8.19%。从产量情况来看,111月各类型乘用车增长情况与销量情况相适应并呈现相同的特点(见表1)。 表1 111月各类型乘用车产销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12期。 油价和用车成本的居高不下,致使消费者行为日趋理性化,中低排量车型市场占有率增加,这些因素与新车投放强度、本区间整体价格水平下降和邻近高价位部分车型降价进入本区间等因素相

5、结合,导致各价位乘用车市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见图3),其中20万元以下及3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占有率有所增长,而2030万元车型明显下降。 图3 2004年以来不同价位乘用车市场占有结构变化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5.进口量下半年稳步回升,出口继续增长 2005年111月,累计进口乘用车(含成套散件)一三.75万辆,同比下降5.5%。尽管仍为负增长,但降幅逐月减小;累计进口量自2月起稳步回升(见图4)。 图4 2005年111月乘用车进口情况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2005年211期;国研网:xdrcnetxx。 从各月进口量来看,前三季度增幅回升趋势明显,一季度各

6、月平均增幅为-58%,二季度为-11%,三季度则迅速升至40%;10月份起增幅逐步回落。 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进口量保持较高增幅的主要原因:一是通过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的整合,基本消除由于清库所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进口车市场秩序有所改善;同时进口车价格全年基本平稳,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率和销售预期。二是政策逐步明朗和取消配额后的各项政策基本落实,经销商上半年进口订单有所增长,下半年亦陆续到货。三是从销售周期来看,历年三季度是进口车销售旺季,从而带动了进口数量的增长。四是近期形成大批中高档SUV消费群体,以及对明年消费税调整的预期,导致部分经销商大量进口甚至囤积高档SUV(据海关公布的数据

7、显示,110月在进口乘用车数量累计负增长的前提下,SUV进口量达到5.25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54.2%,其中排量在1.5L3L的SUV增幅均超过70%。)。五是面对“落地完税”政策,为避免不及时报关带来的风险和退运成本,部分经销商开始筹资在10月1日以前集中报关。 从出口方面来看,2005年依然保持迅猛增长势头。111月乘用车出口实现3.33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97.3%,进入下半年以来出口增长呈加速态势。上半年各月平均增幅为120%,而711月提高到172.5%。 二、产量扩张导致全年供大于求的压力增加 在2004年需求低迷的形势下,2005年初各大厂商普遍下调了产量,一季度已消化了部分

8、社会库存。但从二季度开始,随着销量逐月回升,产量增长加快(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6省市轿车产量6月同比平均增长率高达91.8%(6月全国轿车产量创出新高 产能过剩苗头初显?,重庆晨报2005年8月3日)。)。北京现代、神龙汽车等厂商纷纷宣布上调产量,其中天津一汽上调31%。从上半年整体来看,厂商库存消化数量非常有限(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上半年厂商消化库存约6万辆左右(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表示下半年车市或放缓,新闻晨报2005年7月8日)。)。特别是811月产量月均增幅(35.2%)已超过销量(29.3%)近6个百分点。下半年产量和销量均为167万辆

9、左右,基本持平。如果考虑到出口3万多辆的因素,即使不存在厂商压库问题,2004年以来形成的库存问题也未得到缓解;据此判断2005年下半年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有所增加。 三、下半年乘用车价格水平跌幅高于上半年 上半年乘用车整体价格水平呈现小幅下跌态势,而下半年价格下跌幅度明显大于上半年。12月末乘用车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83.84,全年降幅为4.66%;6月末较年初相比下跌1.08%,而11月末价格水平又较6月末下跌3.62%,下半年价格降幅明显超过上半年。进口车价格全年基本保持平稳,价格指数在82.6左右波动。12月末进口乘用车价格指数为82.10,与2005年1月价格水平相比小幅下跌,跌幅为0.

10、4%(见图5)。 图5 2005年乘用车价格指数走势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从价位结构来看,12月末各价位乘用车价格较之年初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降幅均超过4%。但由于供求状况、竞争激烈程度、库存压力不同,各类车价格走势也不尽相同(见图6)。其中D类车价格降幅最为明显,超过6%; E类车降幅最小,为4.1%。 图6 2005年不同价位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导致乘用车价格全年整体下跌的原因有: 1、全年供大于求的压力增加,库存有所回升; 2、是以钢材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下跌,厂商成本压力不断减弱(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

11、005年11月我国钢材综合价格较当年1月和6月分别下跌23.2%和17.0%;其中镀锌板分别下跌24.6%和23.4%,冷轧薄板分别下跌31.6%和22.8%(xxchinaisa.orgx/index.php?id=255)。); 3、是部分厂商推出换代车型,对老款进行结构性调价促销,同时消费集中于一五万元以下车型,而20万元以上价位区间新车投放力度加大,竞争日趋激烈; 4、是四季度经销商借助降价促销以获取厂商销售奖励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重点汽车企业利润指标下半年小幅回升 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公司)(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公司)包括北汽、上汽、一汽、东风、南汽、重汽、哈飞、合肥江淮、东南(福建)

12、、江铃、昌河、庆铃、长安公司、金杯股份公司和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一五家企业。)利润指标与同期相比出现大幅降低(见表2),110月利润总额为一八2.一五亿元,同比下降52.5%;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3.81%和3.98%,同比分别下降4.74和5.29个百分点。 表2 110月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集团(公司)部分经济效益指标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12期。 造成利润指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乘用车整体价格水平不断下跌;二是在激烈竞争中部分厂商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销量出现下降;三是尽管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与上年相比涨幅仍然明显;四是部分企业产

13、大于销,社会库存增加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负担。 尽管利润率较上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见图7和图8),但绝大多数月份利润率增幅都是正值,而上年110月中却有超过一半的月份是负值,表明2005年主要厂商的利润率整体是逐月回升的,只是回升的幅度逐渐降低。 图7 110月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销售利润率变化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212期。 110月主要企业利润总额虽较同期下降52.46%,但较12月回升32.2个百分点,降幅逐月减小;销售收入同比自6月起已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110月较上年同期增长6.64%,增幅较2005年12月回升一五个百分点;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投入销售费用为0.04元,与12月相比降低14.9%(见表3)。 图8 110月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212期。 表3 2005年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部分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14:3414:34:512时34分2时34分51秒Jan. 6, 206 January 20202:34:51 PM14:34:512020年1月6日星期一14:34: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