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决策理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863738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决策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为决策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行为决策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行为决策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行为决策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决策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决策理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概述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 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 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 支学科,心理学的变化对经济学的影响首先 出现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有二个代表性 人物:一是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 二是郝伯特西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卡托纳在密西根大学开展了宏观经济的心 理研究,引入了态度、期望、情感等心理学 概念,特别是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关于通货 膨胀心理预期假说,为后来的通胀目标理论 打下了基础。西蒙的研究广为人知,他通过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 说,指出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决策时不仅面临

2、 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 的约束,即使一个当事人能够精确地计算每 一次选择的成本收益,也很难精确地做出选 择,因为当事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偏 好序。20 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 )和特维斯基(Tversky )发表 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研究成果,通过吸收实 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场的最新进展, 以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 学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 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 型,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 领场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 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流派。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

3、论理解行为经济学的关键就是在于解释这 些学者们拓展的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卡尼 曼等人指出,预期效用理论的构造依赖以下 理性假定:偏好的完备性公理;偏好的传递 性公理。如果这两大公理不能满足,那么新 古典的理性定义就被推翻,则预期效用理论 也就不成立。行为经济学正是通过检验和反 驳这两大定义理性的公理来构造自己的决 策理论的。行为经济学的这一新的决策理论 框架是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在 1979 年发表 的Prospect Theory中奠定的,在这篇经 典论文中,他们全面反驳了新古典预期效用 理论的构造基础,后续的研究均是以此为基 础展开的。在这篇论文中,卡尼曼等人公布了一系列 反驳新古典效用理论

4、的实验结果:问题一:对以下问题进行选择(样本 72)A:2500 概率 33;2400 概率 66;0 概 率 0(18 选)B:2400 确定(82选) 问题二:对以下问题进行选择(样本 72) A:2500 概率 33;0 概率 67(83 选)B:2400 概率 34;0 概率 66(17 选)问题二是在问题一基础上同时减( 2400 概率 66)变化而来。显然,按照预期效用理论,如果BA,问 题二是问题一的变化形式,不应该出现偏好 序逆转。即 u(2400) 0.33u(2500) + 0.66u(2400)0.34u(2400) 0.33u(2500)但实验结果违背了这种推测。问题三

5、:A : ( 4000,.80)N=95 20问题四:C: (4000,.20)N=95 65or B: (3000)80or D: (3000,.25)35问题三:A : (-4000,.80 )N=95 92问题四:C: (-4000,.20)N=95 42or B: (-3000)8or D: (-3000,.25) 58这些实验给出了两方面的决策心理:一是 当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较大时,决策者更偏好 确定收入,而当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较小时, 决策者又喜欢冒险,这是明显的偏好逆转; 二是决策者对损失和收益的风险态度不同, 在收益区域的风险厌恶,在损失区域则变为 风险爱好。这和预期效用理论要求偏

6、好的内在一致性不同。可见,按照前景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偏 好的传递性公理实际上依赖选择程序,这种 选择理论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它假定程序 不变,即不同期望的偏好独立于判断和评价 偏好的方法和程序;二是假定描述不变,即 不同期望的偏好纯粹是相应期望后果的概 率分布的函数,不依赖对这些给定分布的描 述。如上所述,如果这两个假定被放松,新 古典选择理论所依赖的偏好序就很难保证。实验研究普遍表明,如果选择程序变化, 就可能出现偏好逆转。并且当事人决策时普遍存在的 框架效应 (framing),与描述不变假定矛盾。例如, 卡尼曼等人曾经做的一个著名实验显示,告 诉一个实验群体,让他们设想美国准备帮助 亚

7、洲应对一种不寻常的疾病,该病可能导致 600 人死亡。两种备选方案被提出。实验群 体被分成两组,每组进行相应的选择。假设对方案实施结果的准确科学估算如下:实验群体 1 选择:“若方案 A 被采纳,能 拯救 200 人;若方案 B 被采纳,有三分之一 的可能性拯救 600 人;三分之二的可能性一 个也就不了”。实验群体 2 选择:“若方案 C 被采纳,400 人将死亡;若方案 D 被采纳,有三分之一的 可能性把人全部救活;三分之二的可能性 600 人全部死亡”。对两个实验群体来说,方案 A 和 C 等价, 方案 B 和 D 等价。如果新古典经济学关于 偏好完备的公理是正确的,那么两组人的选 择结

8、果应该类似。但实验结果表明,在群体 1 中,72 的人更偏好方案 A ;而在实验群 体2中,68%的人更偏好方案D。并无证据 表明两个群体的人有明显影响其选择的差 异特征,剩下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对选 择的描述的不同确实影响到人们的选择,此 即“框架效应”。即选择依赖所给的方案的 描述本身。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卡尼曼等人在 对实验结果科学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 的选择理论框架,试图以此取代新古典的预 期效用理论,为了和预期效用函数相区别, 卡尼曼等人把其创立的效用函数成为“价值 函数(value function),见图一。在卡尼曼 等人看来,任何选择和决策的做出都依赖一 定的程序,现

9、实的当事人常常采用的决策程 序就是所谓“启发式”(heuristics)程序,这 种程序不需要当事人完全理性,也不需要当 事人完全计算后决策(像理性预期那样), 启发式决策仅仅需要当事人按照经验规则 进行决策,并存在一个决策的学习过程,比 如典型的“拇指规则”就被经常运用。在启 发式决策下,当事人的决策后果不仅依赖其 计算能力和经验,而且依赖决策情景描述和 个人的心理状态。在这些约束下,当事人很 难找到最优解,但能够获得一个学习过程。价值函数和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 不同,一是此处是对不同前景后果的价值评 估,而不是效用评价;二是此处加权的是概 率估值,而不是概率本身。价值函数的特征:1、价

10、值函数定义在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 损益,而不是最终财富或福利。参考 点可以是当前的财富水平,但也受到 决策者预期等的影响。2、价值函数为 S 型函数,即收益区是凹 v(x) 0的();损失区是V(x)0,x0 凸的( )。这说明 投资者每增加一单位收益,其增加的 效用低于前一单位所带来的效用(边 际效用递减);每增加一单位损失,其 失去的效用也低于前一单位所带来的 效用。在图一中表现为收益曲线为凹 状;损失曲线为凸状,这是因为随着 损益水平的上升,当事人的心理感觉 递减,比如,当事人对 10 元和 20 元 之差别的评价明显高于对 110 元和120 元之差别的评价1 ;3、损失区的斜率高于收益

11、区,即损失区 价值曲线比收益区陡。即投资者对边 际损失更敏感。此即“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这就是说损失给当事人 带来的心理变化比收益要大,即在100 元收益和 100 元损失之间,人们 更在乎后者。图一 前景理论假定的价值函数(p,x;q,y)考虑一 个 赌 局,其 中p + q 1x, y g R,且 ,行为经济学认为当事人追求价值最大化U(p,x;q,y) F(p)v(x)+兀(q)v(y)亠。由 于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导致概率权重函数的 非线性,以及当事人价值函数的非线性,导 致其决策时面临多种可能组合,见下表二:表二 前景理论的风险态度和行为特征小概率中等和大概收益风险

12、爱好风险回避失风险回避风险爱好如果决策者面对多个赌局,又如何处理?比如,同时买多支股票。卡尼曼等人后来的研究以及 Thaler(1985) 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说:决 策者针对不同的赌局,按照各自的参考点建 立类似于会计账户的心理账户,然后按照该 账户统一或分别决策。心理账户理论关系三 个主要问题:1、 收入来源。收入来源不同,人们会把 其归入不同的账户。而不同的账户的 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所以不同收入来 源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最常见的是, 日常劳动所得人们会倍加珍惜,而意 外之财总是用于挥霍。2、 收入的支出。人们将收入配置到不同 的消费科目中,各科目之间的资金不 完全替代。比如一个月的收入 3000 元,1500 元用于日常使用,500 元用 于投资,1000 元用于储蓄。人们一般 会在缺钱时尽可能调整同属日常支出 的科目,而不愿意动用投资科目和储 蓄科目。对心理账户核算的频率。人们是每月核算 还是每周、每日核算对决策行为影响很大。 这涉及到投资者短视问题。比如,塞勒后来 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存在短视的损失厌恶 (myopic loss aversion ),从长期看,尽 管存在股权溢价,但投资者对心理账户核算 的频率较短,导致投资者过分强调潜在的短 期损失,结果不愿意做长期投资。这就解释 了股权溢价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