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86242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声现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声现象 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A小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听到的声音越响,小球会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4、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

2、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能够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相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5、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迎风招展的红旗表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的音调高6、发生强烈地震时,导致建筑物倒塌,那么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在下列最有效的自救方法是( ) A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B大声呼救 C静等着人员前来营救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8、

3、“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使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9、(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因为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

4、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经由空气、水,最终传到运动员的耳朵 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通过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 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再将其转化成声音,被耳朵接收 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 10、(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

5、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11、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

6、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甲 乙 丙13、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3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14、(河南竞赛题)编钟(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从物理方面讲,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不同乐队演奏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15、(第11界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题)音乐厅正在举办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

7、的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效应。16、“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6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 产生的。 17、北京市首条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线路S1线已全线开工建设,将于2016年底开通运行。这条磁悬浮线路将连接北京西部的门头沟新城和石景山区苹果园站,全长约为10Km,运行时间约为6min,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Km/h。相比

8、传统轨交,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具有节能、环保、噪音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其中,噪音小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 18、(2015广元)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19、2012年10月底,飓风桑迪袭击美国。飓风往往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Hz;现在,次声波还被研发成武器,受到这种武器攻击的人会东倒西歪,浑身无力,这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 ;其实,抵御这种新型武器也不难,只要在它面前设

9、置一条真空带即可,这是因为 。 三、实验,探究题2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像不同。 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选填字母)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选填字母)说明 。 (选填字母)说明 。 21、苏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

10、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她对老师讲过的“蜜蜂发声是双翅不断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为了弄清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苏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 (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 _。 四、计算题22、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

11、前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4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假设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3、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听到第一次敲击声敲击相隔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米?(要求:在空白处写出详细求解过程)物质温度()速度(m/s)空气20340水201450松木203320铁2049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