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858989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货币政策”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第十一章货币政策第一部分前言(时间:5分钟)1、本章章节简介国1.1货币政策目标国1.2货币政策工具11.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国1.4货币政策效应国1.5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本章要点提示货币政策是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激动人心的领域。各国货币当局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以保持经济的平衡运行。货币政策追求的目标应是单一目标还是多重目标,政策工具如何搭配使用,中介指标是用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抑或是信贷、财富或股市,如何评价货币政策的效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谁更有效等问题,构成了货币政策理

2、论的重大课题和争论焦点。本章主要就货币政策的各个构成要素及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进行分析。3、本章目标要求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掌握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选择性工具和其他工具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掌握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衡量标准以及货币政策与财务政策的配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合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制度性约束以及改革性措施4、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目标构成要素与内容;货币政策的工具【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的效应【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难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二部分讲授课程主要内容(时间:160分钟)11.1 货币政策目标11.1.1 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3、1、概念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2、构成要素目标、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传导机制、效果等。3、相互的关系4、特征它既有目标,也有中介指标;既以经济手段、指导性工具为主,又兼有行政干预、强制性工具;既有公开手段,又有隐蔽手段。因此,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较大,效果较好,且有回旋余地,较为灵活,是各国进行宏观调控煌主要手段。11.1.2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它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吻合。目前,各国政府都把稳定物价、充分

4、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这四大目标的确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完善的。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物价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这里的物价水平是一般物价水平或物价指数,而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稳定物价并不是将物价固定在一个水平上绝对不动,而是将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增长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可接受的范围内。一般的看法是把年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以内就可谓稳定。在当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这是因为越来越的人意识到物价持续的不稳定会使整个社会和经济增长付出代价。比如通货膨胀造成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所包含的信息

5、很不准确,从而使人们更难以决策,从而减少投资;通货膨胀会混乱地重新配置国民收入,使一些固定收入者、债权人受到损失,进而会造成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与紧张;通货膨胀会会损害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等等,因此,德国、美国、欧洲中央银行等都把物价稳定作为其中心目标或唯一目标。可见这一政策目标的重要性。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通常是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两种失业排除在充分就业之外:一是摩擦性失业,即由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而难以避免的失业;二是自愿失业,即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一国政府这所以把充分就业列为政策目标,一方面因为过高的失业

6、会给社会大众带来经济上的和心理上的痛苦,进而会造成犯罪增加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过高的失业率,就意味着经济中不仅有赋闲的工人,还有闲置的资源,经济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一个负责的政府,应当对充分就业予以关注。一般地认为35%的失业率是可以容忍的。热点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1)中国就业现状与困惑;(2)大学生就业的心态问题分析;(3)个人意见及建议:总的思路是先就业后择业。首先,要学习让别人接受你(包括能力、知识、涵养等),要主动去适应社会,这是就业的基础。其次要让别人喜欢你,只有别人(老板或部分经理),才能给你机会,给你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第三,要让别人离不开你,做一个打工皇帝。3、经济增

7、长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其大小表明一个国家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在现实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资本的深化程度、资本产出比率、社会积累、技术革新等。可见,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简单地说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生产力,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货币政策可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具体途径可以是引导较高水平的储蓄与投资,从而增加资本存量,或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和投资结构,从而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力。换句括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能以其所能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创造一个适宜经济增长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在评介货币政策

8、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经济理论界实际上存在很多的分歧,争论的焦点是:货币政策是否能通过改变生产能力利用率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试图运用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似乎总要陷入困境,典型的后果是在短期内可能确定加快了增长速度,有时甚至出现了高速增长,但其代价是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国际收支迅速恶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因此,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保持物价稳定,降低通货膨胀率,以及避免国际收支危机。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和逆差。11.1.3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统一与矛盾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矛盾为了

9、稳定物价,就需要抽紧银根,紧缩信用,降低通货膨胀率,其结果将会导致经济衰退与失业率上升;而为了增加就业,又需要扩张信用,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以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其结果又会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因此,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忍受通货膨胀;要维持物价稳定,就要以高的失业率作为代价,两者不能同时兼顾。“菲利普斯曲线”从上图可以看出,作为中央银行来说,其选择只有:(1)失业率较高但物价稳定的B点;(2)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充分就业的A点;(3)在物价上涨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即A点与B点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2、物价稳定与

10、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结果进口商品的需求比出口需求增长更快,促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要消除逆差,必然压缩国内需求,但压缩需求的结果又往往导致经济增速缓慢及衰退,失业增加。这就又要求扩张政策,而扩张的结果往往又是进口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出现逆差。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止匕外,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总之,中央银行同时实现四大目标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中做出最适当的取舍,求得最佳效益,是各国中央银行不懈努力的目标。11.1.4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前,我国并没有严

11、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目标,而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把经济计划目标看成是货币政策的最高指示和目标。2、在1984年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奉行的是“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的双重目标。3、1995年3月颁布实施并于20XX年12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将货币政策目标确立为“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一,稳定币值是第一位的,经济增长是第二位的。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但从长远来看,必须立足于稳定货币。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争论的主要观点有:(1)单一目标观点(2)双重目标观点(

12、3)多重目标观点11.2货币政策工具11.2.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票据业务介绍-贴现业务:(1)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介绍:票据法一商业汇票一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一贴现一再贴现或转贴现。(2)具体贴现、冉贴现案例介绍。1、再贴现政策(1)概念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2)“贴现窗口”提供贷款的主要三类:调节性贷款;季节性贷款;持续性贷款。在“贴现窗口”贷款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是调节贷款,中央银行一般不允许商业银行频繁地利用该“贴现窗口”借款,而商业银行一般也不

13、愿意使用“贴现窗口”,因为经常使用这一借款往往被认为是经营不善、筹资能力低下的标志。(3)贴现政策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4)贴现政策的作用过程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紧缩银根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样就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于是商业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数量,使其准备金缩减。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银根紧缩,市场利率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反之相反。(5)贴现政策运用的效果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

14、变贷款和投资行为;能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预期;能决定对谁开放贴现窗口,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避免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口”进行套利的行为。(6)贴现政策的缺陷一是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来贴现、贴现数量的多少以及什么时候来贴现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有更好的筹资渠道,它就完全可以不依赖中央银行;二是再贴现率的调整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不能改变利率结构;三是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再贴现率经常调整,会使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2、存款准备金政策(1)概念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

15、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内容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规定可充当法宝存款准备金的资产;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3)作用过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时,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货币乘数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抽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相应缩减。反之则相反。(4)优缺点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都会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需求成倍地扩大或收缩,其效果过于猛烈,对经济震动太大,告示效应太强,很不利于货币的稳定,也使中央银行很难确定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因而不宜随时使用,不能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3、公开市场业务(1)概念公开市场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