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58914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以人为本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r-、士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 2010-06-10 20:29:27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观念陈旧、制度设计不合理、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中小企业应转换观念,加大人力资源投资,优化激励制度,完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标准

2、。 2003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了我国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具体指标包括职工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例如,工业领域内中小型企业标准为: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 3 亿元人民币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 亿元以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家中小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及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在我国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有60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还提供了约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75的就

3、业岗位,安置了2 至 3 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中小企业在吸收下岗职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着的管理水平较低、融资困难、财务管理混乱、盲目投资、人才 流失严重等问题,使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从组织的发展战略、内外环境出发,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特殊作用为目标,进行人员管理方面的政策制定以及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组织目标。1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管理的重心

4、由对物质资料的投入逐渐转移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上。“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只有实现了尊重员工、相信员工、依靠员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得到良好的发展。“企业即人”,是西方管理的一句名言,它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将管理的核心放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人本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谋求通过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开掘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国外一些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5、的发展趋势。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革新以及快速变化的顾客需求等因素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具体表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企业效益。研究表明,管理方式的变化,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沟通的加强,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能够改善员工行为、激发潜力、提高工作绩效,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益。美国微软、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成功都证明了,人力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快速增值的法宝。(2)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员工流动率。对企业而言,人员流动是难以避免的,但过多的员工流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

6、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利于企业技能队伍的稳定。特别是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跳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薪酬分配模式落后或缺乏公平性、企业不注重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人才任用不当等。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合理配置员工、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通过培训提高各部门的效能等,通过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来降低企业人员的流动率。(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商业环境中,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组织与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此外,创新也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是企业

7、发展的核心。创新能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但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通过人的力量来实现。? !三、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凭借着规模小、机制灵活和市场空间大、需求层次多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 具体而言: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其形成的背景决定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管理能力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下。企业把员工看做是被动的劳动力,管理方式以“控制”和“服从”为主,忽视了员工才能的发挥,不考虑员工的需求。陈旧的人才观念难以发掘员工潜力和调动员

8、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发展。2 .人力资源投资严重不足人力资源投资能够显着提高企业效益,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原动力。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严重不足,对人才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调查显示,仅仅 5%以下的企业加大了人力资源的投资,50以上中小企业的年人均培训费用小于 30元/ 人,大多数亏损企业甚至停止了人力资源投资。3 .缺乏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我国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遍不成体系,只重视招聘、薪酬、考核等最基本的方面,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在制订发展规划时,一般不考虑本企业状况,使得人力资源难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尤其是在对员工的录用、培训、激励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4

9、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不合理由于规模较小,多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过于简单化,主要行使档案管理、发放工资、下达文件等传统的事务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相应的福利制度也很匮乏,员工缺乏安全感,不能安心工作。员工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人才流失严重。5 .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片面的依据任务下达的完成情况来衡量,员工处于被动地位。此外,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论资排辈”、“任人惟亲”等现象,情感意识较强,很多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公平性差,员工缺乏一个良好的晋升空间。6 .对企业

10、文化建设重视不足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犹如企业的灵魂,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企业文化能够影响整个团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运用团队力量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但是多数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严重缺乏,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存活率很低,平均寿命仅为 3 年左右;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形式不容乐观。只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中小企业应转变观念,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管理本身就是对人性认识的不断丰富,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欲望予以关注、激发、调控和满足的过程。只有尊重员工、相信员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