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854133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鼠标、笔杆与国学江曾培“握着鼠标忘了笔杆”,就是说在习惯电脑打字以后,却很少再用笔写字。这不仅仅使不少学生写不好字,字写得像“蟹爬”一样,歪歪扭扭,乃至缺腿少胳膊似的,“残不忍睹”;而且造成一种“忘字”现象,离开电脑就想不起要写的字该怎么写,患上“电脑失写症”。高考中,一位女生从考场出来后说:“当时真想有个手机掏出来看看。”她不是要作弊,而是有些字不会写,只要在手机上按按键就能出来,靠动笔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写字与识字一起,在传统教育中,是读书学习的两项基本功。儿童习字,在描红以后,继之临帖。描红与临帖,

2、都属于一种摹写,只是层次不同而已。这两项过关后,进一步的要求,则是容各家之长,发挥自身的个性,形成自己的写法,是为“书法”。我国是一个书法大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历来甚多。过去的科举考试,字写得好不好,曾经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结果,新进士殿试,“一字之破体,一点之污损,皆足以失翰林”。字的好坏美丑,竟成了学子们进退升降的关键砝码。科举如此以字衡人,惟书法优劣作取舍,走的是一种极端,并不可取。不过,如今不少学生“握着鼠标忘了笔杆”,以致不会写字,写不好字,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人说,时代不同了,古人没有电脑,自然要强调写字,现在是网络时代,鼠标一点,就能打出整齐漂亮的汉字,有什么必要再强调用笔写字

3、呢?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看法,对习字写字的必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我国汉字拥有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意蕴,点画线条结构布局既具象又抽象,有的疏可走马,有的密不透风,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粗细、疏密、顾盼、俯仰、呼应等美学原理,是难于把字写好的。有句古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实际上,就写字来说,也是如此。学字写字的过程,是一个增进文化修养的过程。是故在传统教育中,总是把书法作为读书人的一项必修课。上海有过一个有关写字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调查,对三个学校学生成绩的调查结果显示,表明审美能力较强的前10名学生,写字在“优”组的概率为76.2%;审美能力较差的后10名学生,写字在“差”组的概率是70.3%。

4、这表明写字与美育紧密联系着。写字与智育也有关联。写字“优”的学生,语、数、英三科得“优”的概率为76.2%,写字“差”的学生,三科得“差”的概率为80%。调查还显示,写字得“优”的学生,品德得“优”的概率为88.7%,说明写字与德育也有割不断的联系。古话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字如其人”,我们应当重视通过写字育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学写字并不是要做书法家,因而不必像古代书家那样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大功夫,但是,要把字写得规范、整洁、美观,完全不花力气也是不行的。梁实秋有篇叫做书法的散文,内中提到他“幼时上学,提墨盒,捧砚台,描红模子

5、,写九宫格,临碑帖,写白折子,颇吃了一阵苦头。”现在,有了电脑,敲敲键盘就能轻松地打出统一整齐的字,从而使一些人贪图方便,不肯再在写字上吃“苦”了。实际上,运用电脑打字,虽然有着现代化工具带来的省力、便捷、快速的特点,人们应当充分利用,但是,决不可用其完全代替手写。因为,手写融会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感情色彩,富有人性化、个性化,是社会文化交流所不可缺少的。时下,在读书领域,盛行着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它读来不吃力,吻合一些人的消遣的需要,自然也可以让其存在;但是,读书毕竟是以求知为目的的精神活动,要有“深阅读”,就不能不“俯而思”,不能不动脑筋。同理,我们可以“握着鼠标”

6、打字,但也不宜“忘了笔杆”写字。教育部负责人称,小学生交的作业,是不是可以要求他们花点精力用手去写,不一定用电脑打字,此议确是促进手写的一种措施。我国的汉文字,从原始象形文字开始,经过篆隶楷草等书体的演变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文明史、文化史。它更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汉字,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有的“国学”。如今,国学甚热。然而,内中不乏娱乐八卦式的炒作,远离国学的真谛,是一种“国学虚热”。提倡认真写字,切实弘扬我国的书写文化,提高汉字的应用水平,倒是国学热应有的题中之义。(选自文汇报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第段主要内容 。(2分)2、根据文意,填入第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7、、要么 B、乃至 C、而是 D、因此3、第段,“竟成了学子们进退升降的关键砝码”中的“砝码”在句中的意思是 。(2分)4、请以第段画线的数据及段末画线的结论为例,简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5、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忘了笔杆”,主要是指习惯电脑打字后,一些人不会写字,写不好字的现象。B、这篇文章主要强调了,学会写字,写好字,是人们之间表达和交流的实际需要。C、一首规范、整洁、美观具有个性化的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感情色彩。D、我国汉字的点画线条结构布局,既具象又抽象,拥有文化意蕴,体现美学原理。6、本文是谈“提倡认真写字”,为什么最后一段要联系到“国学”

8、?请简要说明。(4分)(1) (2)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淡 之 美李国文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

9、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

10、,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

11、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尤其落到

12、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人处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有删改)7、本文是写人生之“淡”,但文章的、段,却从淡妆的女

13、孩、自然的西湖说起,除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外,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 。(2分)8、第段,作者说“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这样说的原因是 。(3分)9、根据第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3分)10、第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11、些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第段在文中是一个总结段,主要是对上文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比较作总结。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的本能欲望是应该抑制的,要像清教徒学习。C、文中由淡妆之美谈到自然、艺术、直至人的生活,委婉地

14、表达了淡之美无处不在。D、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都是以淡见长,而西方的油画则是色彩浓重的。E、第段“自画像”是指作者设想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时,像水墨画一样,淡一点好。F、文风平和,娓娓道来,以平等的交谈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强迫别人接受。12、本文多处对比,淡妆与浓妆、水墨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但并没有因褒“淡”而贬“浓”,也写了“浓”的种种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并请欣赏这样写的好处。(4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 ,澄江一道月分明。 (2)念去去,千里烟波, 。 (3) ,任重而道远。(4)吾师道也,夫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6)蹴尔而与之, 。(7)亲贤臣,远小人, 。(8)星垂平野阔, 。(四)阅读下面清诗,完成第14-16题。(8分)夜 归钱澄之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14、颔联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归所见到的和的两方面景色。(2分)15、下列各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深夜的秋风之中,乘舟归家,心情迫切。B、最后一联情景,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相似。C、诗中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显示出萧散淡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