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罐维护检修规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853460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贮罐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贮罐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贮罐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贮罐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贮罐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贮罐维护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贮罐维护检修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总则1.1使用范围 本规程使用于化学工业中设计压力低于0.1MPa,真空度低于0. 02MPa,设计温度大于-20、小于200;容积不大于10000m3的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和不锈耐酸钢制焊接贮罐的维护和检修。 本规程不适合用于气瓶、槽车的维护检修。1.2设备性能与结构形式 常压贮罐是化工生产中用以贮存各种常压液体或气体的设备。其结构形式主要有立式(包括平底平盘、平底锥盖等)、卧式、球形、带夹套或不带夹套、带搅拌器或不带搅拌器的。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主体及内部构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1.2液位计、自动调节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装置、防火阻火装置、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完整、灵敏、

2、准确,照明符合要求2.1.3基础,支座稳固可靠,无不均匀下沉,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紧固可靠、齐整,符合技术要求。2.1.4管线、管件、阀门、支架平台、栏杆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2.1.5防腐、绝热层完整有效,符合要求。2.1.6铭牌完整清晰:无铭牌的贮罐应在醒目位置标明贮罐名称。2.2运行性能2.2.1贮罐表面无渗漏。2.2.2贮罐本体、附属设备及进出口管道无异常振动及声响。2.2.3各部温度、压力正常,操作灵活,贮存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技术资料2.3.1重要贮罐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2.3.2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2.3.3有总图,易损配件图齐全。2.

3、3.4操作规程、维护检测规程齐全。2.3.5使用时间有记录,密封点有统计。2.4设备及环境2.4.1贮罐本体及附属设备清洁,泄漏率在允许范围内。2.4.2周围无杂物,道路通畅,在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物和障碍物。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操作人员和其他包机人员要定时、定点、定线地巡回检查,主要检查罐体、管道、阀门有无泄漏, 防火,防爆等安全装置及照明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一时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提出处理建议并做好记录。3.1.2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相应处理。3.1.3经常观察液体是否正常,并检测液位计有无堵塞,防止产生假液位。3.1.4勤打

4、扫、勤擦拭,保持贮罐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3.2定期检查3.2.1贮罐的定期检查分外部检查和内外部检验。一般每一年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十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3.2.2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贮罐,内外部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 a工作介质对贮罐的腐蚀情况不明。 b通过定点测厚,发现腐蚀严重又未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的。 c工况条件差的。 d首次检验的。3.2.3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贮罐在投用前应做内外部检验: a使用二年以上,需要恢复使用的。 b由外单位调入的。 c变更贮罐主体结构的。3.2.4贮罐外部检查3.2.4.1贮罐的外部检查,一般可在每年一次的小修时进行,也可在贮罐运行状态下进行。3.2.4.2

5、外部检查项目: a表面有无锈蚀,防腐层、绝热层是否完好; b焊缝,尤其是接管焊缝有无裂纹、渗漏。 c 位计、自动调整装置。进出口阀门等是否完好, 有无漏液漏气迹象。 d防雷、防静电装置、放空阻火器、防火呼吸器、安全阀等是否完好有效。 e人梯,平台。紧固件是否齐全完好。 f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等异常现象。 g对腐蚀严重的部位进行定点测厚。3.2.5贮罐的内外部检验3.2.5.1内外部检验项目: a包括外部检验项目,对有保温层的贮罐,应部分或全部拆除保温层进行检查。 b清洗贮罐内表面至金属原底,用肉眼或5-10倍放大镜检查贮罐壳体内壁,重点检查焊缝,修补部位、开孔接管处、封头过滤区和气夜交界面

6、有无腐蚀、冲刷、磨损和裂纹。 c对宏观检查中怀疑存在裂纹的部位进行磁粉或着色表面探伤。如果发现有表面裂纹时,还应对其相应的外侧进行检查。便面探伤方法和评定标准,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d在宏观检查中发现罐体有局部或均匀腐蚀时,应进行多点测厚。对局部蚀坑,除测量其面积大小外,还应测量蚀坑厚度。 e贮罐经宏观检查(对有损检验要求的还应经无损检验)合格后,按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盛水试漏,液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或煤油渗漏试验。3.2.6凡经检验的贮罐,检验单位应写出检验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检验报告须存入贮罐设备档案内。3.3常见事故处理方法 贮罐常见事故处理方法见表1表1现象原因处理方法进、排液时液

7、位计知识失灵1玻璃管液位计旋塞阀堵塞2浮球液位计滑轮卡涩或指示针与刻度轨道卡涩1.修理或更换旋塞阀2.除锈润滑、校正卡涩部位进、出口阀或排污阀渗漏1.填料松弛或损坏2阀门密封面有污物或受损3阀门结构型式不适应使用要求1上紧或更换填料2清洗、修理或更换阀门3选配合适阀门进、出口阀或排污阀操作失灵1阀杆锈蚀或卡涩2温度过低,使介质结晶阀门冻住3阀芯脱落1除锈润滑2加热解冻3拆修阀门进、出口管或排污管堵塞1污物沉淀结垢2物料结晶1清理污物2加热或清理物料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1冷却水管堵塞使温度升高2蒸汽盘管堵塞使温度降低1清理疏通冷却水管2清理疏通蒸汽盘管抽瘪1操作不当2呼吸器失灵3平衡管堵塞1改进操

8、作2检查修理呼吸器3清理疏通平衡管4检验周期和检修内容4.1检验周期 贮罐的检验周期见表2表2检修类别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12601204.2检修内容4.2.1中修4.2.1.1清除跑、冒、滴、漏。4.2.1.2清洗或更换液面计。4.2.1.3修理或更换进出口及排污阀口。4.2.1.4疏通清理冷却水盘管、蒸汽盘管。4.2.1.5清理罐内沉淀物、结晶物。4.2.1.6检查修理搅拌器。4.2.1.7检查修理安全阀、放空阻火器、防火呼吸器。4.2.1.8检查检修防雷和防静电装置。4.2.1.9修补防腐层和绝热层。4.2.1. 10 对外部检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进行处理。4.2.2大修4.2.2.1包括

9、中修项目4.2.2.2修理贮罐内件。4.2.2.3对发现有裂纹、严重腐蚀等部件,相应进行修补或更换筒节。4.2.2.4根据内外部检验的要求,以及经过修补或更换筒节以后,须进行试漏或液压试验。4.2.2.5全面除锈、防腐、保温。4.2.2.6对贮罐内外部检验中发现的其他问题进行处理。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贮罐修理的一般要求5.1.1贮罐的修理,如开孔、焊补、更换筒节等,应根据钢制化工容器设计技术规定(CD130A)和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JB2880)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制定的具体施工方案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比准。5.1.2修理所用的材料(母材、焊条、焊丝、焊剂等)和阀门,应具有质量证明书

10、并复验合格。利用旧的材料、阀门、紧固件时,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1.3装配贮罐的紧固件应涂润滑材料。紧螺栓时,应按对角一次拧紧。5.1.4非金属垫片一般不得重复使用。选用垫片时,应考虑介质的腐蚀性。5.1.5贮罐修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防腐保温工作。5.2在用贮罐存在不合格缺陷的修理方法及质量标准5.2.1打磨发消除缺陷5.2.1.1贮罐焊缝和母材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采用打磨方法消除后若剩余的最小壁厚仍大于5.2.1.2条规定的最小厚度min与预计使用期限的腐蚀裕量之和,只要进行圆滑过渡(坡度1:4),一般可以不必焊补。5.2.1.2贮罐简体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 min按下列方法确

11、定(不包括球形贮罐):a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贮钢罐:当内径Di3800mm时,min=2Di/1000 mm,且不小于3mm;当内径Di3800mm时, min= (Di/1000) +4 mm b对于不锈钢制贮罐, min=2mm。5.2.1.3封头的最小厚度,除球型封头及立式贮罐顶盖外,应不小于通体的最小厚度。5.2.2焊补或贴补5.2.2.1经打磨缺陷,其剩余最小壁厚小于5.2.1.1条的规定值,或采用碳弧气刨清除内部缺陷(还应进行打磨处理)后,应予以焊补,焊补长度应不小于100mm。对于焊补屈服限大于392MPa的低合金钢,其焊缝长度可适当增加。5.2.2.2对于大面积的凹坑,其剩余壁厚

12、小于5.2.2.1条规定值时,或罐壁腐蚀穿透时,可采用贴补的方法。贴补材料应与母材相同。5.2.3更换筒节 对于腐蚀严重、腐蚀面积大,采用焊补或贴补较困难时,可采用更换筒节的方法处理。更换筒节的长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m。5.2.4挖补 对局部腐蚀严重的,可采用挖补的办法;挖补方案必须经厂技术负责人批准。5.2.5快速堵漏 对于贮罐壳体在使用过程中或检验时发现的局部渗漏,可酌情采用快速堵漏法。5.3球型贮罐缺陷修复要点 球型贮罐的维护检修除应满足本规章有关条款的规定处,还要满足本条规定。5.3.1球罐在进行修复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开罐全面检查,对所存在的缺陷认真的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焊接存在的问题和

13、修复工作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5.3.2各种表面裂纹缺陷,原则上必须清除、修平、并经表面探伤确认。5.3.2.1如缺陷消除后测得的深度,不大于设计壁厚的百分之七,且不超过3mm,可不焊补。但缺陷消除后的表面,不得有沟槽或棱角,应保证光洁,并圆滑过渡,侧面斜度应小于1:4。5.3.2.2缺陷消除后的深度超过5.3.2.1条的规定时,应进行焊补修复。缺陷消除后的表面形状,应符合焊接要求,补焊长度不宜小于l00mm。5.3.3内外表面腐蚀缺陷的处理5.3.3.1将腐蚀部位彻底清理干净,然后进行表面探伤和剩余壁厚测定。如发现裂纹性缺陷,应先判明原因,再确定消除处理方法。5.3.3.2腐蚀部位的剩余厚

14、度不小于计算厚度与预计使用期限的腐蚀裕量之和,可不处理。5.3.3.3腐蚀部位的剩余厚度小于5.3.3.2条规定的厚度时,可根据面积大小,腐蚀深度等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补焊、挖补、更换球壳板凳方法处理。5.3.4球罐补焊应选用低氢碱性焊条,焊条使用前应经质量复查确认合格。5.3.5补焊后应立即在补焊部位进行200-250,不小于一小时的焊后除氢处理。5.3.6补焊部位的焊缝金属,不得高出球壳板面2mm,多余的应磨去。5.3.7焊接修补部位必须进行探伤检查,且必须在补焊工作完成二十四小时后进行。对可焊性较差或有滞后裂纹倾向的材料,探伤检查时限还应适当延长。5.4焊补工作应遵循的规定5.4.1打磨面

15、应消除棱角并圆滑过渡,用磁粉或着色探伤检查其表面,用超声波检查剩余母材和近区直至缺陷消除为止。5.4.2施焊前应清除施焊部位上残存的、有害于焊接的腐蚀物。5.4.3焊接所用的焊条应符合GB981-984的规定并与母材相匹配,焊前应按规定要求烘干后存入保温箱,随用随取。5.4.4若焊补部位在使用中可能渗氢,则焊前须做消氢处理。5.4.5焊前需要预热的贮罐,其预热温度应更具材质和壁厚来确定,预热面积应大于焊接或堆焊周边100mm,且不小于3倍壁厚的范围。5.4.6焊补部位应略高于母材表面,焊补后应进行打磨,收弧处应与母材圆滑过渡。5.4.7经焊补的贮罐,应根据材质,壁厚,焊补深度等确定局部热处理或整体热处理。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