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为梦想而努力奔跑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532176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随笔】为梦想而努力奔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随笔】为梦想而努力奔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为梦想而努力奔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随笔】为梦想而努力奔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随笔】为梦想而努力奔跑古溪学校,之前去过很屡次,每次目的都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但此次之行,带给我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汪新生,一位有思想、有担当、有教育梦想的校长,带着一群热爱教育的老师们扎根偏远农村,践行着老师的誓言。-题记5月14日,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和古溪学校有个“约会。我兴奋的甚至5点半就起床了,巴不得活动早点开场。早上7时40分,我们一行8人到达古溪学校。步入校园,学生早操刚刚完毕,师生秩序井然,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刻意为之。一声声“老师好,让人感到格外亲切。移步会议室,泡上热茶,茶未喝,屁股还没坐热,我便迫不及待的请汪校长带我们到校园中去看看。

2、厨房、洗漱间、学生公寓、少年宫、教学楼一圈下来,只有一个词:佩服。真心的佩服,九年一贯制学校,住校生达170余人,校园面积不大,但井井有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祁门县首个住宿制试点学校,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校有在家的感觉。学生公寓装备空调、储物柜、洗衣机,学生内务整理训练有素,整齐划一。洗浴间热水采用空气能制热,全天候供给热水。全校实行二次供水,安装变压器,从根本上解决水、电等问题。学生食堂采用“明厨亮灶,真正做到就餐平安。少年宫里的棋艺室、舞蹈室、美术室最吸引我们,孩子们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放飞自己的梦想。富有鲜明特色的楼道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一一展现,步入其中,德育、美育融为一体,别

3、出心裁。接下来,我们聆听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分别是六年级语文?鲁滨孙漂流记?和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两位年轻老师凭着过硬的根本功,对教材的高超的把握及解读才能,呈现给我们的是两节真实而精彩的课堂教学。没有过多地作秀、没有精巧的PPT、没有感人的音乐有的只是孩子们领悟的眼神、生动的描绘、开心的互动研讨交流前我一直心存疑惑,为什么我眼前看到的一切是那么舒心:美丽的校园、亲切的问候、敬业的老师最终在汪校长的发言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汪校长一直追求的办学目的:让学生吃好、住好、学好、玩好。简简单单的8个字,道出了他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办学理念。这8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

4、来很难,要想到达那那么是难上加难。但以汪新生校长为首的古溪学校老师们正朝着这个目的在奋斗、在努力。吃完中饭,我向汪校长提出了我的第二个恳求,带我校老师去古溪西源教学点看看。看着一脸疑惑的汪校长,我说:我想带我的老师去感受一下。并且提了一个要求:不许提早告诉教学点的老师我想让我校的老师真正感受一下什么是偏远的教学点。在徐栋梁校长的陪同下,我们一行驱车赶往西源教学点。古溪乡西源村,只要是去过的都不想去第二次了,可想是何等偏僻。从古溪出发我们开了近一个半的车程因道路过于狭窄险要,我们开的很慢、也很害怕,终于到达西源。真的是第一次,真的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开场为我的这个决定懊悔了。走入学校,正值师生在

5、午睡。让我们吃惊的是,校园很安静,很干净。更让我吃惊的是三位老师中有两位是90后其中还有位女老师,在这偏僻的教学点竟然有两位年轻的老师在坚守。20多名学生,两个。站在西源小学,不说学校软硬件了,就说这交通吧!没有班车,全是自己骑摩托车。天晴还好,雨雪天气呢?他们一周或几周才回家一次,多么孤独寂寞。每当夜幕降临时,他们有是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特别是那位女老师,来这工作时孩子才6个月。我们一行看到此情此景,都脸色凝重,不敢多问什么。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相比之下,那两位年轻老师给我们的却是满满的自信,没有丝毫的颓废。当我们问道:你们不想分开这里吗?男的说:这儿也不错,汪校长挺关心我们的。女的说:

6、怎么不想,我孩子还小,需要我但这也需要老师呀!听了他们的答复,什么也不要说了。这是什么?这也许就是一种教育情怀,这就是对教育的爱,爱的那么深沉。辞别他们,在回程的车上,我们再也没有去时的兴奋和高声议论,车厢内死一般的沉静。一个个也丝毫没有睡意,都在假设有所思。直到回到学校下车时,我问他们今天有什么收获?他们异口同声的告诉我:今天去了西源,才知道自己在彭龙当老师是多么的幸运。在这里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不好好教书。我很欣慰,也许这就是我带他们去西源的目的所在。但愿他们真的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我也在想,为什么古溪学校这几年开展的这么快?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老师安心于偏僻的地方教书育人?这也许要归功于汪新生校长,正是汪校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群人。他对工作的态度,对老师的关心、对教学的严谨,无不彰显出一位优秀校长的特点。“以文化人 创新开展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乡村教育的振兴,仅仅靠教育情怀是远远不够的,更多需要的是像汪校长这样的理论者。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和汪校长一道,向着心中的教育梦而努力奔跑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