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5312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文学试题渗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 ) 以上三种答案都不对。()(4) 边界的几何形状()hf 与流速 v 的 次方成正比。第十一章 渗 流1、渗流模型流速与真实渗流流速数值相等。2、达西定律既适用于层流渗流,又适用于紊流渗流。3、渗流模型流量与真实渗流流量数值相等。4、在无压渗流的自由表面线上,各点的压强相等,所以它是一根等水头线。5、渐变无压渗流中任意过水断面各点的渗流流速相等,且等于断面平均流速。6、在均质各向同性土壤中,渗流系数k( 1 ) 在各点处数值不同;( 2 )是个常量;( 3 ) 数值随方向变化 ;7、闸坝下有压渗流流网的形状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1) 上游水位 (2) 渗流系数 (3) 上

2、下游水位差8、在同一种土壤中,当渗流流程不变时,上下游水位差减小,渗流流速(1) 加大 (2) 减小 (3) 不变 (4) 不定9、达西定律的表达式为 。符合达西定律的渗流其沿程水头损失10、完全井与非完全井的区别是 11、如图示的无压渐变渗流浸润线,如有错误加以改正。12、图示为某河道下面的水平不透水层,其高程为115.0 m。河道在筑坝前的水位为122.0 m,岸边有地下水流入,测得A 处的水位为 123.5 m。A 处至河道的距离 l=670 m。土壤渗流系数 k=16 md (米天 )。求单宽渗流量 q。若筑坝后河 中水位抬高至 124.0 m,且筑坝前后流入河道中的地下水量不变,则A

3、 处水位将抬高多少?2( 0.278m2/day; 1.7m )-513、某水闸地基的渗流流网如图所示。已知H1=10 m,H2=2 m,闸底板厚度 =0.5 m。地基渗流系数 k=110-5ms。求: (1)闸底 A 点渗流压强 pA;(2)网格 B 的平均渗流速度 ub ( s 1.5m);(3)测压管 1、2、3 中的水位值 (以下游河 底为基准面 )。 ( 73.5KN/m 2; 6.7 10 6 m/s; h1=h2=8m; h3=4m )14、图示为某建筑物基础下的渗流流网图。已知上游水深h1=12 m,下游水深 h2=2 m,地面高程为 100.0 m,A、B、 C三点的高程分别

4、为 ZA=98.0 m,ZB=96.0 m,Z c=97.0 m。求:(1)A、B、C 三点的测压管水位, (以下游水面为基准面) ; (2)A、 B、 C 三点的渗流压强。( hA=hB=5m; h C=2m; p A =88.2KN/m 2; pB=107.8KN/m 2; pC=68.6KN/m 2; )15、某完全普通井。井底至一水平不透水层。在不从井中取水时,井水位高 渗流系数为 k ,井的半径为 r0。试求井周围渗水层中的浸润线方程。H ,取水流量为 qv 时,井中水位 为 h( z2 h020.733qv lg r )k r 016、现有一承压含水层,渗流系数为k ,厚度为 t

5、,现在不透水层上钻孔(半径 r0)至下达到不透水层,形成一完全自流井。流量为 qv 时,井中水 位为 h0 ,试求含水层的测压管水头线方程。( z2 h0 2qv ln r2 ktr017、如图所示,在渗透仪的圆管中装有均质的中沙,圆管直径d=15.2 cm,上部装有进水管,及保持恒定水位的溢流管b 。若测得通过沙粒的渗透流量 qv=2.83 cm3s,其余数据见图,从 22 到 33 断面的水头损失 忽略不计,要求计 算渗透系数。 ( 0.0467cm/s )18、一含水层宽 (垂直纸面 ) b=500 m,长 L =2000 m,k1=0.001cms,k2=0.01 cms,厚度 T=4

6、 m,上下游水位 如图, 求通过此含水层的流量和渗流流速。 ( 5.45 10 4 m3/s ; 2.7 10 5 cm/s )19、厚度 M=15 m的含水层,用两个观测井(沿渗流方向的距离为l=200 m)测得观测井 1中的水位为 64.22m,观测井 2中的水位为 63.44m。含水层由粗砂组成,已知渗透系数k=45 m/d。试求含水层单位宽度(每米)的渗流量q。 (2.63m2/d)20、如图所示,一渠道与一河道相互平行。长l=300 m,不透水层的底坡 i=0.025 ,透水层的渗透系数 k=2*10 -3cm/s。当渠中水深 h1=2 m ,河中水深 h2=4 m时,求渠道向河道渗

7、流的单宽渗流量,并计算起浸润线。( 9.434 10 3 cm2/d)21、某处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河道的左岸为透水层, 其渗透系数 k=2*10 -3cm/s。不透水层的底坡 i=0.005 。距离河道 1000m 处的地下水深为 2.5m。今在该河修建一水库,修建前河中水深为1m,地下水补给河道;修建后河中水位抬高了10m,设距离 1000m 处的原地下水位仍保持不变。试计算建库前和建库后的单宽渗流量。 ( 2.64 10 3 cm 2/s; 4.3 10 3 cm2/s)22、如图所示,河边岸滩有两种土壤组成。已知河道水深为5m,不透水层底坡为零。距离河道250 m 处的地下水深为12m

8、,试求距离河道为 50m 处的地下水深。砂卵石的渗透系数为50m/24hr,砂的渗透系数为 2m/24hr 。 ( 10.98m )23、有一完全井如图所示。 井半径 r 0=10 cm。含水层原厚度 H=8 m,渗透系数 k=0.003 cm/s。抽水时井中水深保持为 h0=2m, 影响半径 R=200m 求出水量 Q 和距离井中心 r=100 m处的地下水深度 h。(7.4 10 4 cm3/s; 7.63m )24、如图所示,利用半径 r 0=10 cm的钻井(完全井)左注水试验。当注水量稳定在Q=0.20l/s 时,井中水深 h0=5 m,含水层为细砂构成,含水层水深 H=3.5 m

9、,试求其渗透系数值。(3.66 10 3cm/s )25、如图所示,在基坑四周设 6 个抽水井,位于 r=50m 的圆周上。井群为正六角形分布。原地下水深度H=20 m,井的半径 r=0.30 m,总抽水量 Q=0.03 m3/s(各井平均分担) 。井群的影响半径 R600m,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k=0.4*10 -3cm/s。26、某均质土坝建于水平不透水地基上,如图所示。坝高为17m,上游水深 H1=15m,下游水深 H2=2m,上游边坡系数m1=3 ,下游边坡系数 m2=2,坝顶宽 b=6 m ,坝身土的渗透系数 k=0.1*10 -2cm/s。试求单宽渗透流量并绘出浸润线。27、试绘出如

10、下各图中透水地基的流网图(可将图放大两倍然后绘流网)k=2*10 -6m/s,求单宽渗流量,单宽扬压力508.16KN/m ),及绘出下游出渗面上 7 米28、某闸的剖面如图所示,现已给出流网,渗透系数 范围内的逸出流速分布图。(q 4.8 10 6 m3/sm;29、如图所示一筑于透水地基上的水闸, 渗透系数 k为 4*10 -3cm/s。试用流网法求单宽渗流量, 渗透压强分布图和单宽扬 压力。 ( q 36.7 10 6 m3/sm; 3255KN/m )30、某工厂区为降低地下水位,在水平不透水层上修建了一条长100m 的地下集水廊道,然后经排水沟排走。经实测,在距廊道边缘距离 s 为 80m 处地下水位开始下降,该处地下水水深 H 为 7.6m ,廊道中水深 h 为 3.6m ,由廊道排出总流 量 Q为 2.23m3/s,试求土层的渗透系数 k值。 ( 4 10 2 m/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