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853216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3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工程主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 1 月 25日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4第二章 、工程概况 4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原材料选择 6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 6二、原材料要求: 6三、试验指标与要求: 7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技术措施 7第四章、施工部署 9一、机械设备投入及浇筑方法选择: 9二、现场劳动力组织 12三、主要材料计划 13第五章、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13一、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3二、混凝土施工要求 15三、混凝土养护 18第六章、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20一、项目部成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砼施

2、工应急工作的指挥及协调。 21二、配合建设、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措施。 22三、质量处理措施 23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3一、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23二、安全管理制度 24三、安全生产教育 24四、安全交底 25五、文明施工 25第八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 26一、应急预案实施目的和范围 26二、编制依据 26三、环境与安全管理目标 26四、应急准备 27五、项目事故报告流程图 28六、施工现场急救 29七、现场施工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33(一)、应急设备及人员 33八、混凝土施工补救措施 36 第九章、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1、温度组成与计算2、温度应力计算3、温度裂缝验算附:施工进

3、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底板平面布置图、承台剖面图附: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案 45第一章 、编制依据1、 某工程 A 区地下室建筑、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招投标文件2、 本施工方案执行规范、规程如下: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1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 2000)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T146 1900)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4、50496-2009)8)、预拌混凝土 GB/T10902第二章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某工程 A 区工程2、建设单位:*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 设计院( 1#、 2#、3#楼、 5a、5b、5c 楼)* 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6#-10# 楼、11#-18#楼)4、勘察单位:* 地质工程勘察院5、监理单位:* 监理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某省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工程地点: * 市东路西侧8、工程概况及特点:1)某工程A区工程位于*小区西南侧,现场条件良好,场地三通一平已完成,周 边管网、道路已通畅。2)本工程包括13#楼及地下室、5-a#楼、5-b#楼、5-c#楼、610#

5、楼及地下室、 1118#楼及地下室,共18栋建筑,工程质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结构,总建面 积为252974.37m2 (地上建筑面积 202963.96m2,地下室建筑面积 50009.66m2)。3) 、工程特点:本工程针对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指地下室底板及承台施工。 由于设计类型不同、桩基形式不同、施工时间不同步等特点,设计图中将其划分为三 个区段(互不相连),分为6#-10#楼的地下室(上部为高层建筑)、11#-18#楼的地 下室(上部为3-5层多层建筑)、1#-3#楼的地下室施工(上部为高层建筑),在施 工过程中也是按设计图纸的区段组织施工。4)、各区段结构设计及具体特点如下:

6、、610#楼地下室建筑层数为地下一 层,总建筑面积为17897.61m2。、1118#楼地下室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总建筑 面积为8467.21m2以上6-18#楼主楼基础为 大承台混凝土,承台厚度为1300mm其 它承台度厚为1100mm 1400 mm局部为1500mm底板厚度为300-350mm各栋楼的 底板顶标高为-5.3m。、13#楼地下室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 23841.36m2,底板基础分为主楼及地下室两部分施工,主楼部分采用冲孔灌注桩,为 筏板混凝土,筏板厚度为1800mm单个筏板基础的砼量达3100m3基础面标高为-7.8m, 在施工中先施工主楼的筏板基础后再与 -

7、5.6m地下室的基础连成整体施工形成底板。 地下室车库部分采用预制PHC管桩,其承台度厚为1300mm局部为1500mm在主楼 的筏板基础施工完成后,在标高-5.6m处上整体做承台、地梁、底板(C35P8。这种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 化热使得混凝土内外产生较高的温差,故6-19#楼主楼大承台及1-3#楼主楼筏板基础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方案以1#、2#、3#楼的主楼筏板基础作为重点讲行编制。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原材料选择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1.1 C35-P8配合比设计采用混凝土 60天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

8、计指标。1.2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塌落度不应低于160mm。1.3 粉煤灰等掺合量的总量不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40%,具体掺量为100120KG/m3。1. 4水胶比V 0.45 ;每立方砼用水量不超过160KG1.5 砂率为 3842% 。1.6混凝土初凝时间68h、终凝时间1012h。1.7混凝土的入模w 30E。如温度过高时,可在搅拌用水中加入适量的冰屑以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二、原材料要求:2.1 水泥采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 (非早强型) 。 7 天的水化热不超过 270KJ/KG,3 天的水化热不超过240KJ/KG;水泥用量约为280KG/m。水泥的比表面

9、积为 300350m2/kg ,尽可能选用水泥比表面积小的水泥。 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 不宜大于60 C。2.2 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缓凝减水剂, 外加剂掺量占胶凝材料的比重 0.81%, 要求减水剂的减水率要25%混凝土中除掺入减水剂外,不得再掺入防水剂等任 何外加剂。2.3粉煤灰:I级;2.4砂米用中粗河砂,模数为 2.53.0 ,含泥量w 3%,泥块含量w 1%。2.5碎石采用选取粒径大、强高、级配好花岗岩石子,540mn连续级配,含2.6 拌合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 的有关规2.7为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其浇筑温度不超过28C (指混凝土入模振捣

10、后,在 50 毫米 100毫米深处的温度 ),要求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低温水拌制混凝土, 骨料放置在遮阳避雨篷中,避免阳光直晒,以降低原材料的入机温度。三、试验指标与要求 :3.1 混凝土试配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混凝土试配强度预拌强度不大于设计强度的 25%。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提供 3 天、7 天、 14天、 28天、 60 天强度实验。3.2 水泥水化热试验(业主委托)。本试验应提供水泥 3 天、7 天、28 天、60 天的水化热试验指标。3.3 混凝土抗渗实验。通过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实验来检验混凝土的设计抗渗性能指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配进行确定,待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方可用 于工

11、程中。(附商品混凝土公司配合比报告)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预防技术措施(一)、从材料方面看,水泥水化是放热过程,根据水泥品种的不同,其七天水化热为300-400V/kg。在绝热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升可达 40-70C。水泥的水化热大部集中在前七天释放,在自然环境下,由于存在发热和散热两种因素,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一般在2-4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温,这样就会产生 冷缩,温度每下降10C时,产生冷缩值约 y1*10-4,相应地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拉应力,另一方面,大体积的散热较慢,这样内外就会出现很大的 温差 ,从而在内部产生温差应力,这就是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 的 主要原因。(二)、防止大体积混

12、凝土开裂措施1 预防冷缝措施 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每层浇捣时间不小于其初凝时间。 分区分层浇筑2、控制温度裂缝措施 合理选择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度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为降低浇筑温度, 采用地下低温水中加入适量冰屑、 石子洒水冷却、 砂表面护盖等方 法降低搅拌温度,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中掺加木钙缓凝剂,使初凝时间延 长到 6h 以上,减缓浇筑速度,并薄层浇筑,通风机强制通风,以加快浇筑期间热量的散 发,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延长混凝土升温期。 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 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

13、的混 凝土开裂。 适当配置温度构造筋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是产生干裂。 控制拆模时间,根据测温结果,若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稳定差小于25 C时,即可拆除;若降低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大于25C时,不仅不能拆模,还应采取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的保温措施,减小温差。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a. 底板侧模采用 180mm 砖胎模,减少混凝土的侧面温差b. 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早期湿养护,底板采取围拢蓄水养护, 拆模后及时覆盖1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加盖2层草垫保温,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在25C左右,以提高早期弹性模量,

14、增强抗裂性。c. 避免降温与干缩共同作用大体积混凝土降温与干缩同时发生, 导致应力累加,是后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在混凝土养护后,随即回填土,使地下水位相应上升2/3全高,整个基础底板部分保 持湿润状态,预防在降温期内混凝土产生过大的脱水干缩和湿度变化。(三)、泌水和浮浆:由于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1、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2、利用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抽水机抽出。第四章、施工部署由于本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与难点为1#、2#、3#楼主楼的筏板基础,本方案主要针对该筏板基础的混凝土浇筑进行编

15、制,其它部位的承台混凝土参照此部位的施工 方法进行施工。三个筏板基础的砼浇筑为单个独立进行。底板砼浇筑以后浇带为界进行 施工。、机械设备投入及浇筑方法选择:1.1混凝土泵的平均泵送量 Q1的计算根据有关经验公式,砼输关泵的平均输出量Q1的计算如下:Q1砼泵的平均输出量(m/h);max配管系数,0.8-0.9 ;作业效率,0.5-0.7 ;本工程拟采用三一泵,砼泵的输送能力为 Qmax: 60m3/h, a= 0.85, n取0.6。 Q1 = 60x 0.85 x 0.6 31nVh1.2.1# 楼筏板基础浇筑方法选择及混凝土泵数量计算单个筏板基础砼总方量约为3100m。由于场地有限,混凝土泵车选用两台, 另准备一台备用 。浇筑方法选择: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