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52209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套卷46(含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在学习“汽化” 知识时, 教师通常演示“水的沸腾” 实验。 简述利用该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本题解析:利用该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选择合适的酒精灯和水。选择酒精纯度较高、灯芯粗些、外露部分稍长的酒精灯,以防止由于火焰无力,温度上升过慢,而给观察带来不便。选择温度较高的温水可以节约实验时间,一般温度为90的水为宜。同时要避免使用沸腾过的水进行试验。由于沸腾过的水,其空气含量较低,再次沸腾时,其内部和表面难以出现大量气泡,无法直观地呈现剧烈的沸腾现象。(2)正确使用酒精灯。利用酒精

2、灯的外焰加热。否则会导致酒精燃烧不充分,影响加热速度。实验中应该准备一块湿抹布,以备酒精洒落灭火用。(3)正确使用温度计。温度计应悬垂入水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底或烧杯壁。否则会导致测定的温度不准。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热水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否则,会导致读出的温度不准。(4)仪器的组装和调节要合理适中。本实验器材较多,组装较难,实验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组装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先下后上的组装原则。实验中,要边加热边搅拌,增加热对流,减少水沸腾所需要的时间玻璃杯杯口盖一张中心有孔的硬纸片,以减少热损失。(5)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进行记录。一般以90初温

3、度为宜,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沸腾后持续5min即可。(6)选择端走烧杯以停止给水加热。若直接端走酒精灯,由于石棉网温度还是很高,短时间内水还是沸腾,会影响实验结果。为此,可以改用端走烧杯以停止加热。2. 问答题:“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简述“注重科学探究”的意义。答案: 本题解析: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科学探究中,开始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液体压强”一课的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见

4、过活的带鱼吗 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带鱼都是死的 ,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使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教学中,有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进行实验。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要想获得一个正确的探究结果,必须尊重

5、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分有益。3. 问答题: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会有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学生:运动非常剧烈。教师:不是指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教师:物理学家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

6、吗学生:一致。问题:(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2)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念。答案: 本题解析:(1)该教师的教学不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教师在教授新课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导入上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2)师:同学们,如果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你会躲开吗生:不会。师:为什么生:因为速度不一样。师:可见物体由于运动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它们的值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反映物体运动效果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的量,叫作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

7、的一个概念动量,即p=mv,那么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生:矢量,因为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师:对。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4. 问答题:案例:老师讲解完“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后,给同学们演示了往暖瓶中灌水的操作。教师:我们已经学过声音的三要素,音调的高低对应的是声音的哪个参量学生:音调对应的是频率。教师:我们往开水瓶中灌水,声音越来越尖细,那么频率怎么变化学生1:频率越高。教师:学生1的回答正确。根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得出瓶中的空气振动了吗 学生:振动了。教师:瓶中的水越满,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加剧,我们听到的声音频率越高,也就是越来越尖。问题:(1)该老师的教学有没有体现启发性原

8、则 (15分)(2)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改进该教师的不足。(15分)答案: 本题解析:(1)本案例中,教师看似在引导学生掌握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实际上,每一步都是教师给出的答案,学生们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思机械地回答。该教师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启发性,学生最多是知道了一个能用物理原理解释的生活常识。(2)改进的教学片段如下:教师: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都灌过开水,有谁知道通过声音怎样判断暖瓶是不是灌满了 学生:瓶里面的水越满,声音就越尖细。教师:根据我们学习过的声音三个要素,声音尖细对应的是哪个物理量学生1:声音尖细对应的是高音调。学生2:高音调就是高频率的振动。教师:同学们的总结非常到位,我们来分

9、析一下,为什么水灌的越满,我们听到的声音频率就越高 (学生们陷入思考)教师:我们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灌水的过程中,瓶本身是不动的,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声音呢 学生:振动的物体要么是瓶中的水,要么是瓶中的空气。学生3:应该是瓶中的空气,因为往开口的桶中灌水,水振动的声音很小。教师:同学3通过比较得出暖瓶中的空气振动是主要的振动形式,对比的思想运用的很恰当。教师:开始的时候,瓶中空气较多,那空气柱振动就会同学:慢。同学:瓶中空气越少,空气柱振动越快。教师:所以,我们根据听到的尖细声来判断瓶中水量多少的原因就在这里。5. 问答题:简述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答案: 本题解析:现代信

10、息技术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载体以及新的学习和交流工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虽然人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物理课件要以科学性为首要原则。物理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必然要求其素材逼近真实,在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过程时.必须符合物理原理。(2)实验优先原则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能试图用电脑去代替实验。对于受条件限制而难以演示的实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虚拟”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3)综合最佳效益原则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应力求恰当、自如地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统筹安排多种媒体,力争使

11、教学过程最优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6. 单选题:根据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A.振动振幅之和B.光强之和C.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D.振动的相干叠加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 问答题:以温度、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简述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案: 本题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生温度的概念时_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冰块遇热融化、水

12、蒸发等现象,从中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各种热现象的基础是“温度”这个量变化引起的。学生对温度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解释生活生产中其他与热有关的现象,比如食盐晶体的融化、液氧怎么储存、霜的形成等等。最终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形成技能、经验。8. 问答题:一位物理教师在上课。课堂气氛沉闷,大家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评课老师认为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结合以上教学问题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 本题解析:(1)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兴趣和兴趣倾向有着特殊的影响。(2)让学生参与

13、其中。只有使学生为了某种实际任务而科学探讨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认识兴趣。(3)适当扩大学生知识面。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4)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5)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意志。(6)教师应善于运用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9. 问答题:“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简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答案: 本题解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

14、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如下几种方法:(1)重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发挥物理学史教学的优势,把历史引入教学中,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的发现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素养,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培养创新能力。(2)结合现实生活实例,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一方面,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并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参与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具有演示实验所不能替代的优点。(3)关注科学前沿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物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物理教学应当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紧迫感和创新思维,以实现物理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4)实现物理教学与多学科的整合。尽管物质科学是科学的主要部分。但科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科学的方法、技能.不同的科学领域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科学领域又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它们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割裂。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依靠多学科的整合。10. 问答题: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怎样遵循学生的发展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