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捣衣意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8506533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捣衣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唐诗捣衣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唐诗捣衣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唐诗捣衣意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唐诗捣衣意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捣衣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捣衣意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捣衣”意象分析摘 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捣衣”为意象名篇佳作为数不少,这些作品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 相忆之情,抒发妇女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感。唐诗捣衣意象主要着眼于表达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 缠绵悱恻的思乡念亲之感和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关键词:捣衣民俗;捣衣内涵;捣衣意象一、“捣衣”概况捣衣”民俗起源诗经周南葛覃有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为络, 服之无教。”葛,即古人制衣原料苎麻,砍来苎麻煮后再捣而成葛布然后再制衣。荆州记 中亦云:“秭归县今,有屈原宅,女篓庙,捣衣石犹存。”从李白黄葛篇诗中知,直到 唐时,民间的衣料依然是沿用苎麻。诗经多采春秋诸国之风

2、,而屈原、女篓则为战国 时期人物,由此可以推断“捣衣”之俗则至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捣衣民俗入诗最早将捣衣民俗带进文学创作的是西汉班婕妤的捣衣赋:“投香柞,扣玫砧,择鸾声, 争凤音”的描绘。赋中描写班婕妤被谗打入冷宫,秋寒仍不忘皇恩旧情,月夜捣帛,亲手 缝制。把捣衣这一单调枯燥而又沉重的劳动描写的典雅端庄,折射出宫怨思妇的现实生活感 受。捣衣意象直接启迪了后人创作,六朝时期,描写捣衣民俗的诗歌开始盛行起来。现在能 看到最早的捣衣诗当属东晋诗人曹毗的夜听捣衣“寒兴御执素,佳人理衣拎。冬夜清且 水,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 ”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捣 衣诗歌的题材范围从狭隘的宫

3、怨发展为范畴较为宽泛的闺怨诗。南朝宋之谢惠连的捣衣、 齐之谢跳的秋夜、梁之柳恽的捣衣、惠侃的咏独杵捣衣诗、王僧孺的捣衣、费 昶的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萧衍的捣衣、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等等。六朝人 的民歌里,亦多有“捣衣”的记录,如吴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里:“佳人理塞 诗经 李昉:太平御览(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8页。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78页。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服,万结砧柞劳”、“忆郎须寒衣,乘月捣白素”,西曲歌青阳度,“捣衣”动作中的悬情, 表达更是堪称精巧。六朝捣衣诗歌类型

4、“确定了后世捣衣诗写秋夜明月、落叶鸣虫、捣制 寒衣的意象基调,为唐诗这一意象的普适化开了先河。”捣衣诗滥觞于唐宋捣衣诗大盛于唐代是由于大唐帝国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息息相关。唐王朝沿用府兵制, 府兵制一大特点,即应征人员的衣服武器俱得自备。后来虽引用募兵制,然情景仍是:“发 一卒以御边陲,遣一兵以卫社稷,多无衣食,皆带饥寒。”尤其是唐帝国中晚期,战争连绵, 征戍不断,每到清寒时节,在家的女子就要为戍边的丈夫准备寒衣,因此捣衣劳动带有浓郁 的时代特色。征人之妻不仅承受着赶制戎衣的沉重负担,在精神上还承受着征夫音讯不通、 长年不归的煎熬。她们往往借助“捣衣”的劳作表达对丈夫牵肠挂肚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

5、 以及对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厌恶情绪。“于是乎,众多的大唐文坛名人,写出了大量的以此为 内容的捣衣诗词,铸就成大唐文化中的一座奇峰。”随着“捣衣”意象的越来越炽烈, 表现此意象的文艺方式也越来越多,出现了以写“捣衣”为内容的词,形成【捣练子】专有 词牌(又名【咏捣练,【杵声齐】、【夜如年】)。明人杨慎词品所写此词牌时说“辞名 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辞本体也。同时,又出现了音乐中特有的“捣衣曲”有唐人韦 庄“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为证。唐代的画家们,也纷纷用画笔来描绘“捣衣” 的世俗之情,如张萱捣练图。中唐后捣衣诗成为“新乐府”诗题之一,反映了唐人捣衣 诗创作的广泛性。“中晚唐时期,百分之

6、八十以上的诗人,都写有以捣衣为内容的诗章。” 唐之后,五代政局混乱不堪,至宋代立国,府兵制还在实行,征人的寒衣仍然自备。南唐 后主李璟、李煜父子均有捣衣词传世。如李璟的望远行李煜捣练子。宋朝词人贺铸 有捣练子五首,其为夜捣衣成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净拂床 砧”、“月下捣衣”、“巧剪珍袍”,将寒衣的捣、剪、制、送的全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坛 历来视为北宋捣衣词的代表作。王安石千秋岁引、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姜夔法 曲献仙音、晏几道少年游、李清照行香子等。时代虽然不同,在同一轮秋月下却重 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宋诗中不乏对捣衣的歌颂, 徐照宿翁灵舒幽居

7、期赵紫芝不至:“蛰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把“蛰响”、“萤光”视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9495页。 张晚霞、牛继清:南北朝唐代诗歌中捣衣意象的嬗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五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78页。 李晖:唐代“捣衣”风俗考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4854。 以建文:词牌释例,浙红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李晖:唐诗“捣衣”事象源流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为秋晚,当作捣衣时节的征兆,别出心裁。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之一:“短 日送寒砧

8、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以白日的长短来断捣衣时日的到来,真不失为灵巧之作。 梅尧臣还有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从捣衣事象写到捣衣石,其六玉女捣衣石: “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云缨白飘摇,岩树长葱倩。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陆游 露坐:“秋近不堪闻急杵,夜凉已复怯轻名希”,感秋:“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 时。”林景熙夜意:“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画家牟益还 有画作捣衣图,金人元好问短日:“短日砧声急,重云雁影深。” 唐以后,由于同样的政治原因,捣衣诗歌仍然回响于元明清文学创作中。在元代,多反映在元诗和元曲里,杜本秋兴“月冷谁家频捣练,风清何处细吹箫”, 赵明

9、远【越调】斗鹌鹑题情套曲之秃厮儿:“秋声和辘护砧韵敲,浙零零细雨洒芭 蕉”。值得注意的是,元曲中的“捣衣”描绘,已改用为“敲”的方式来表述。在明代,刘 基瑞龙吟词、高启送谢恭、谢榛捣衣曲、林鸿寄衣曲、俞允文捣衣二首 等。徐复柞和朱鼎也分别将“捣衣”这一民俗意象,写入了各自的笔记小说投柞记(玉 镜台记。清代,孙枝蔚秋夜翟家庄作“邻砧休太急,衣褐典皆完”、纳兰性德密云: “旧暮行人寻堆馆,凉砧一片古檀州”等诗句。纪昀还将“捣衣砧”故事,写进了他的名作 阅微草堂笔记中。二、捣衣的内涵:关于捣衣的内涵,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捣衣就是洗衣,有人说捣衣是缝衣,有人 说捣衣是为了帮助衣服实现染色处理,有的

10、认为捣衣是在衣服洗过后上浆捣平使衣服平整而 穿着舒适,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浆洗衣服时用棒子在墩子上抽打湿衣等等莫衷一是。首先,衣 不可能是洗衣。因为洗衣不必非在夜晚进行不可,何况白天洗衣方便晾晒,更合乎情理。还 有洗衣离不开水,但捣衣诗中从未有水的意象出现。如今农村妇女洗衣服,仍要用棒槌捣几 下,据说可去污垢,但不会不停地“捣”唐代人一般都“洗衣”称之为“浣衣”其次,捣 衣不是缝衣服。因为缝制衣服无需杵、砧之类捶捣工具,也不一定非要晚上进行不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捣衣呢?据明代学者杨慎丹铅录(卷20)记载:“字林云:直 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11、同时,这记载与六朝人谢惠连捣衣诗“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描绘,是一致的。 因为“题”是人的前额,“称为双题,自非一人。”王祯农氏全书也有此记载:“砧杵, 捣练具也盖古之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如此两个人用“杵”在“臼” 中捣米似的不停地“捣衣”,不论丝绸或葛麻的衣料,都会捣的稀烂。因此“捣衣”很可能 是“捣练”,即捣洗生丝和葛麻的纤维,去其杂质,并使纤维柔软。周礼考工记慌氏 记载楝丝和楝帛的过程:“楝丝以流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 七日七夜,是谓水楝,楝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盈之,而 挥之,而沃之,而盈之,而涂之,而宿之,明日

12、沃而盈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 是谓水楝。”简单地说,练帛,烧苦楝木为灰水,把帛浸于其中,放在光滑的容器里,涂上 蛤灰,用水澄去灰渣,拧去水分晒干,抖去细灰,再用楝灰水浸,又涂蛤灰,放入光泽的容 器里过夜,第二天又浸楝灰水,晒干。白天在阳光下暴晒,晚上浸入井中,这样经过七日七 夜,叫做水楝。纨素流黄等绢类丝织品均须煮制成熟绢后再捣洗。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 道,织成之帛为生丝,要用沸水煮后为熟练。沸水中要加稻草灰,要用猪胰脂浸一晚然后煮。 煮后漂洗曲碱,在日光下拉紧晾晒。煮制之后再捣洗,称为“捣素”或“捣练”。唐代画家 张萱的捣练图,生动巧妙地描绘了唐代妇女捣帛、络线、熨平等劳动情景全过

13、程。李时 珍本草纲目小麦“麦粉乃是麸面洗舫澄出浆粉,今人浆衣,多用之。”浆洗一下可以“板正”,而且再洗容易。但是浆洗过的衣被硬邦邦的,不宜穿用,非得经过“捣衣”这个 过程不可。捣衣,就是把浆过晒干的衣服放在木砧或石砧上,用木杵捶打。捣好的衣被,平 整而有光泽,因而古人的衣被拆洗后,都要经过一道“捣衣”手续,再去缝制。因此,捣衣 并不是洗衣,而是缝制衣服时的一种劳动。首先将衣料(如生丝织物白绢只来)放在砧上杵 捣,使之柔软,然后剪裁、缝纫。捣好后还要将衣絮捣松软、平整。根据各种诗词作品对捣衣的描述来看,捣衣通常在秋天进行,而且毫无例外地在夜晚进 行,并且还需要木杵、石砧作为工具来进行。捣衣选择在

14、秋夜的原因:一是受帛染色的时间 制约了捣衣时间。所谓“春暴练,夏金熏玄,秋染夏。”贾公彦疏:“秋染夏者,夏谓五色,到 秋气凉可以染五色也。”(辞海)既然染色要到秋季,那么捣衣也必然会受到这个因素的影 响。与之相应,为了让“石不发烧”以达到“缕紧不松泛”的效果,夜晚当是最佳的时间选 择。秋夜越深越凉,正好可以延缓劳动中因摩擦而使砧石发热的过程。这正是古人从自己的 明杨慎:丹铅总录(第20卷),明嘉靖刻本,安徽省博物馆藏,第14页。 王祯、缪启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劳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二是捣衣劳动合作的特点,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合 作互助是以劳动交换为

15、条件的。以劳动交换为媒介的交换劳动需要避免时间按和空间带来的 障碍,于是就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做这个劳动,夜晚正是大家时间较为空闲的时间段。秋季是 一个寒暑易节的过渡季节。三、唐代捣衣诗歌的意象构建唐代前期,捣衣诗的意象范畴仍局限于宫怨、闺怨,随着“捣衣”进入诗歌创作的意象, 捣衣诗大多不再繁复地铺叙捣衣过程,相关物象的点染简洁明了,直接运用已成范式化的“捣 衣”意象来表达怨妇思夫的愁苦哀情。南北朝以来捣衣诗“宫怨、“思夫”这一狭隘意象基 调捣唐代已发展为以通过“捣衣”及相关物象抒发任何怀念之情。中唐以后,受“安史之乱” 后唐代社会政治局面剧烈变化的影响,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唐诗中表现捣衣民俗的宫怨诗都描述得寂寞哀怨,孤苦无助,委婉动人。“唐代表现捣 衣民俗的不少诗歌意象仍属于宫怨、闺怨范畴,只是大多不再繁复地铺叙捣衣过程,相关物 象的点染简洁明了直接运用业已范式化的捣衣意象来表达怨妇思夫的愁苦哀情。”在唐代, 宫女地位低下,偶尔长得好看被选入宫,伴随而来的是无尽的寂寞和凄凉。因此,专写古代 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的宫怨诗,在唐代达到高峰。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 五:“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