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40469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姓名郭亚丽工作单位张家口第二中学年级学科高二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 教学内容分析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册模块名称: 必修2 所属单元章节:第三章第三节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2、理解酯化反响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响等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3、由情景引入及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响,明确酯化反响的实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

2、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2、能够通过乙酸用途等的学习,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乙酸的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响教学难点:酯化反响的概念、特点及实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教学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来探究乙酸的酸性,还采用了动画模拟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响发生时断键的过程同位素示踪法。从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到揭示反响的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新知识。四、教学过程【学生实验】鸡蛋入瓶 【讲解】鸡蛋能入瓶的关键是用溶液把蛋壳泡软,所用的溶液是

3、这节课的主角乙酸溶液。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它,食醋是3%5%的乙酸溶液,故乙酸也称醋酸。【板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展示】无水乙酸样品常温下的乙酸和冰冻过的无水乙酸【提问】根据观察和查阅资料,请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学生答复】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3沸点:117.9 熔点:16.6。 【板书】一、物理性质【讲述】当温度低于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思考】如何从结冰的冰醋酸中取出乙酸?【过渡】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4、【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板书】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质疑】乙酸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组成的,羧基决定了乙酸的化学性质。那乙酸具备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 三、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一】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酸的酸性。【学生】可行方案:1、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试液;2、将镁条插入乙酸溶液;3、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加乙酸溶液;【学生实验】动手做上述实验 【提问】请一位同学表达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乙酸有什么性质。【学生】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乙酸后,乙酸

5、溶液变红。把镁条插入乙酸,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氢气。把乙酸参加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浅,这些都说明乙酸有酸性。【师】这三个反响都是酸的通性的表现,所以乙酸有酸性的结论是正确的。【提问】那么乙酸发生化学反响可能在哪些部位断键?【讲述】断羟基中的氢氧键,羧基在水溶液中有局部电离产生H+CH3COOH CH3COO + H+【实验探究二】设计实验来验证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学生】可行方案: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参加乙酸溶液。【教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就可以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学生】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归纳】通过这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

6、色;能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某些盐等物质发生反响。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投影】乙酸除去水垢的原理:2CH3COOH + CaCO3 = (CH3COO)2 Ca + H2O + CO2【板书】1酸的通性,酸性: CH3COOH H2CO3【过渡】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其他化学性质呢?【教师】厨师煮鱼时经常加点醋和酒,这样做出来的鱼不腥,更香醇。那醋和酒能够反响吗?【实验探究三】乙酸与乙醇的反响【提问】装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生成物的色、态、味怎样?【学生】出现分层,有不溶于水,具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讲述】实验证明: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

7、发生反响,实验中生成的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响叫酯化反响,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响是可逆的。【板书】2、酯化反响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乙酸乙酯【探究】酯化反响可能的脱水方式同位素示踪法:酯化反响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学生归纳】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的问题:1、反响物的参加顺序;2、浓硫酸的作用;3、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4、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的原因。【小结】课件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板书】四、用途【学生展示】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四、用途【小结】课件

8、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板书】四、用途【学生展示】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本节教学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来探究乙酸的酸性,还采用了动画模拟乙酸的结构和酯化反响发生时断键的过程同位素示踪法。从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到揭示反响的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新知识。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鸡蛋入瓶的趣味实验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入新课设计实验比拟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顺利完成酸性:乙酸碳酸探究实验:乙酸与乙醇的反响困难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响六

9、、教学评价设计:乙酸这节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表达学科特色,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1鸡蛋入瓶的趣味实验引入新课。2学生动手完成三个探究实验:选择恰当的药品,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设计实验比拟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醋酸和酒精酯化反响实验。(3)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完成酯化反响探究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直接来自于化学实验,尽可能创设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感知实验的时机,展示化学学科的魅力,学生必然喜爱化学学习,必然积极学化学,课堂也就变得充满了吸引力。2.紧密联系生产

10、、生活,引导学生学有用的化学。化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化学要让学生应用,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从生活中的醋酸入手,以鸡蛋入瓶趣味实验创设情景引课;醋酸表现的每个性质都联系了生活中的用途,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关注方法的引导、学科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把学科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注重知识建构,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知识呈现流畅,思维严谨。设计的学案知识脉络清晰,突出重点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落实。4.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一是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并在课堂上合作完成实验展示;二是全班学生每

11、2人合作完成乙酸的酸性实验;三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乙酸的用途,并制作成精美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等等。七【板书】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一、物理性质二、分子组成与结构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三、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酸性: CH3COOH H2CO32、酯化反响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四、用途【小结】课件展示乙酸的思维导图【板书】四、用途【学生展示】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课件展示】喝醋的好处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各教学环节中做到了:1、合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4、采用小组讨论、辅导答疑、集体研究、答复提问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跟踪检测,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响和矫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地进行探究,必须大胆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而且将一堂课的重点突出来。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泼,快乐学习,健康开展。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