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309300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购物中心六大“设计误区”购物中心业态是国内商业或商业地产行业名副其实的“香饽饽”。然而,如何科学地规划一 个购物中心,对于国内购物中心的开发商与经营者们来说,在业内仍远未形成广泛的共识。 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通过该项目的定位与整体设计理念,更好地满足后期运营。购物中心项目的规划设计包括购物中心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项目规 划与设计对项目的成败有极大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尤其以方案设计为重中之重。方案设计又称为宏观设计,牵涉到用地分配、功能分区和规划、外部交通设计、及城市环境 设计,将决定项目的外部布局、内部功能、土地的利用效率、室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商铺出 租的价格潜力、室内空间的

2、合理动线布局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可以称之为微观设计,即在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纯建筑工程角度的深 化、细化。购物中心规划设计必须体现设计师的建筑美学概念和市场概念,如果不能实现这 样的目标,无疑其设计是失败的,投资商、开发商将承受因此造成的损失。设计参数高取值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的开发与住宅“买家即用家”不同,商业物业购物中心面向商家与消费者 两级客户,所以在前期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未来租户的差异化需求,又需深入分析未来 消费者对空间的心理感受。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发商开始重视前期规划设计本应提倡,但值得 注意的是时下各商业地产企业在通道、层高等细节方面均要求设计师以“高标准

3、”取值。这种“高标准”通常对于定位高端、创造优质物业硬件当然有益,但也需在具体操作中做到 因地制宜,要有一 个“度”的把握,以避免发生“矫枉过正”的状况,限制到物业的商业价 值。低效的大广场广场作为购物中心规划中室外与室内人流导入的重要节点,不但起到丰富视觉变化,升华游 逛体验的作用,更可借助其相对开阔的场地进行布置,实现聚焦人流的目的。笔者发现不少 的项目,将广场面积规划得很大,看起来非常气派,但在细节安排方面却很粗放,甚至不具 备供人停留的功能,更谈不上吸引人流,这样的广场是只能看的广场,非常低效。其实,商业中的广场并不一定要大,关键是有“功能”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在此聚集、参 与、使用。

4、在具体规划时,可考虑将一个大广场分解为若干不同主题功能的小广场,使每一 个小广场都有独特的吸引力,如珍珠般连接在商业街中,可驱动人流在街区中流动。通透却杂乱的立面 购物中心基于对外展示的需要,拥有临街面的店铺都会更受品牌的青睐。为迎合商家的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将临主街一侧的外立面都做成玻璃通透效果,以使进驻本侧的品牌 都能透过立面实现对外的展示。这一做法看似是在充分发掘项目商业价值,但其实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购物中心的立面就 如同一个人的着装,是对外传达品味特征、吸引消费者关注的重要部分,一个新鲜且富有创 意的立面形象,会对大大提升顾客的好感,焕发主动吸引力。若每格玻璃满布的都是不同

5、品牌的宣传画面,则在外看整体立面就是一个无规则的“花脸”, 给人造成“品质低下”的印象,损害商场的价值。压抑的高层高基于以往有诸多选址优势的购物中心因层高低,而导致诸多国际品牌商家无法入驻,对其价 值形成了制约。为避免重蹈覆辙现在国内的购物中心新项目在层高方面都开始向“高”层高发展的趋势。对于一个优质的商业物业,合理的层高是必须的,但对于高度的选择也一定要结合项目定位、 消费者心理、规划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一味求“高”也可能会对项目带来不利。通常,对于高档次的项目,可以有较高的层高预留,这符合对应品牌的开店需求及消费者对 空间的体验偏好;而对于相对大众的购物中心项目而言,预留一个合理的高度

6、就好。对于大众人群而言,相对小尺度、不易被注视的空间才会让他们感到自如,如同高星级酒店 大堂会对他们产生压力一样。商业地产过高的层高也会令他们产生“昂贵、冷漠、压抑”等消极感受,况且,高层高也必 将导致开发建设成本高昂。因此,层高并非越高越好。首层的中庭黑洞如何提升地下及高楼层的顾客到达率,这是购物中心运营团队在前期规划设计时需面临的重 大挑战,为达到最优效果,应思考如何尽已所能地构思、激励人流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方案。现在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或综合体为提升负一层的价值,采取了“中庭下扩”的规划设计方 案,即将中庭直接由高层一直延伸到负一甚至负二层,使步入首层的顾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地 下楼层的商铺,吸

7、引其向下行走。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好,却实际却可能会对购物中心造成风险。因此,笔者认为不 能千篇一律照搬,而应谨慎为之。由于首层往往代表购物中心的形象、需重点营造商业氛围 的关键点,当首层至负一层由中庭连通后,现在的首层就失去了原本可以形成“小广场”的 面积,也就失去再借助此“小广场”营造商业氛围的机会。当进入商场首层的顾客到达此中庭位置时,看到的是或上或下的“空”的空间,易产生人气 不足的冷清感觉,会对他们形成负面的行动激励,从而影响到购物中心的垂直立体交通人流 组织,进而影响购物中心的整体运营效果。弯而无益的通道现在国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动线,都几乎越来越多的规划弧形,甚至略有弯

8、曲的动线。诚然,与笔直通道相比,通常弯曲的通道在以下两个方面更具优势:首先,等距离间曲线的 总长度比直线更长。因此对其中的每个品牌店铺而言,曲线通道就能提供更大的临通道展示 面。其次,直线曲线通道给人创造的视觉感受较为乏味,所看到的内容主要是空旷的通道本身及 远处的端头,而曲线通道可以借助弧度将更多店铺引入到视觉范围,创造丰富的视野及趣味 的行走体验。虽然曲线通道能够带来诸多好处,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通用,曲线的动线一般更适合于有 较长通道动线的项目。如果有的购物中心本身动线偏短人为地去规划设计或追求所谓的“曲线动线”效果,往往会 出现要么因弧度过小而无效果,如果又为此增大弧度,从而造成凹凸不规则的低可用性商铺, 对后期开业运营可谓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