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27648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4.4.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运输的途径课题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课型课时划分2课时总第( )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内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更是对前一章知识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细胞利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为后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而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

2、人体心脏的位置,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3.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教学重点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

3、难点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且,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为本节课的难点。学习目标预习设计课前准备教师:1.购置新鲜的羊的心脏数个,其中一半保持完好,其余的解剖好,以备观察。另准备解剖盘,盛有水的烧杯,小漏斗。2.医用输液管、心脏结构模型、血液循环演示仪。3.印制观察记录单,便于课堂观察并记录结果。4.自制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学生:预习课本相关内容,阅读课本资料。教 学 设

4、 计教 学 活动二次备课(一)微课助学:1.观看有关心脏结构的微课,完成下面练习: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注明各部分名称(2分):1、 ,2、 1、 ,5、 ,7、 ,9、 。心脏壁主要是由 构成的。在心脏四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原因是 。与它相连的血管是 ,从其基部的左右两侧又发出的两条血管叫 。2.观看血液循环的微课,自学教材完成以下练习:体循环:左心室_身体各部毛细血管_。肺循环:右心室_肺部毛细血管_。(二)趣味导入: -讲故事,(让大家出主意):有一家人在山上住,他们如果还想喝山下的自来水,要怎么办呢? (许多学生想到了接水管,然后我引导他们有了水管水能否自己能由下往

5、上输送,这样很快,就有 学生说要加个泵或抽水机.) -提问:其实我们人体中也有一个类似于泵一样的结构,能将血液运输出去,那是什么结构呢?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说出心脏,引出课题。)(三)探究新知:任务一: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课本72页心脏解剖图回答下列问题:心脏的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尝试解释其原因?心脏四腔的关系是怎样的?m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2、总结心脏的功能。拓展反思:只要人活着,心脏就不断的跳动。因此有人说: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

6、的。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人在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时,心跳会加快,这样可以保证心脏输出的血量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缺乏锻炼的人,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特别快,并出现不适感。这是为什么?任务二: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1、对照课本74页血液循环模式图,阅读75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2)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3)尝试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左心室_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7、_。肺循环:右心室_肺部毛细血管_。2、(1)如何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有哪些变化?拓展反思若向离体猪心脏的上腔静脉灌入蓝墨水(扎住下腔静脉),蓝墨水将哪条血管流出?如果从主动脉灌入红墨水,红墨水将从哪儿流出?为什么? 任务三:认识冠脉循环、心率及血压。自学课本75-77页,了解冠脉循环、心率及血压相关的知识。(四)拓展活动设计 -给学生一个课题补充,让他们明白心率与脉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 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五)知识小结,思维导图 (六)在线测学,将以下题目利用泰安教育云平台或者网梯平台,发送到学生平板电脑上,让学生限时完

8、成。教学详解:师:我们前面学习了血流的管道血管,由不同类型的血管和心脏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 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如果在管道系统中把心脏排除在外,只有各种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血液在其中能否正常循环流动?(出示由两组输液管连接成的封闭管道,装入滴有少许红墨水的水)生:不能流动。生:能流动。师:演示将封闭的管道平放、竖立,观察液体能否流动。生:不论怎样放置,液体都不能自动地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师:如果要想使管内液体流动起来,但又不能改变管道的位置,能否做到?生:用手交替压缩输液管的回血管,管内液体循环流动起来。师:请思考,通过上述过程,联想在人体内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起什么作用?生:平时我们能够感受到

9、心脏的跳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后,心跳更加剧烈。生:心脏通过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推动着血液在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师:对,心脏在血液循环流动过程中,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为整个循环过程提供动力,同时也象抽水机的泵,保证了血液能够从低处流向高处。心脏为什么能够提供动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和认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请同学们尝试通过观察揭开心脏之迷。(下发观察材料和提纲,通过观察解决相关问题。)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羊的心脏,借此来了解人的心脏的结构。师:请各组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注意按照科学观察的方法和顺序进行。生:我们结合人体内脏图,了解到人的心脏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

10、两肺之间略偏左下,大小约和自己的拳头相当,形状类似平时人们画的心形,上面较宽血管多,下面稍尖。师:(借助人的心脏模型)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是这样的,靠身体左侧或右侧对应的称为心脏的左侧或右侧,同时同学们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能大致区分心脏的前后和左右。生:通过观察剖开的心脏壁,有肌肉纤维,说明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所以,心脏可以收缩和舒张,也就是跳动,可以挤压血液,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师:看来只有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才能不断地推动着血液循环流动,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的,是这样的吗?生:是这样的,如果心脏不跳动了,人也就死亡了。生:不是,我从资料

11、上了解到,人类的心脏也是要休息的,只不过是方式不太一样,它是通过舒张时间相对长于收缩时间来保证休息的。师:是的,心脏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心脏是如何使血液回流心脏再将血液射入血管的?生:我们观察解剖的心脏,看到心脏是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而且发现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同,左右是完全隔开的。生:我们比较了心脏四个腔室的壁,尽管都是由肌肉组成的,但是厚度差别很大,最厚的是左心室,然后是右心室,心房的壁整体都不如心室厚。生:是这样,老师,我们组观察的心脏没有剖开,用手捏心房和心室的壁感觉不一样,心房的壁感觉要薄的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师:(结合人的心脏

12、模型)同样是心脏的壁,但是厚度却不同,同学们试着结合肌肉的功能特点,作出推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学生小组交换意见)生:肌肉能够收缩提供动力,肌肉越厚,收缩也就约有力量,腔室里面的血液获得的动力也越大,向前流动越远。心房壁薄,收缩力量小,血液流的距离不远,心室肌肉壁厚,收缩有力,血液流的距离远。血液流动最远的应该是左心室射出的血,因为左心室是四个腔室中壁最厚的。生:我们分析认为,从心脏在人体中所处的自然位置来看,心房在靠上的位置,心室相对靠下一些,应该是心房的血液流向心室,血液从心室离开心脏流向全身,血液流回心脏进心房。所以心室的壁都比心房要厚。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推

13、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提出探究的方案。生:(讨论,效果不很理想。)师:能否运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在遇到的困难?生:根据各类血管的功能,结合刚才的推测,动、静脉与心脏腔室的通连关系应该是: 我们想通过向静脉血管里面灌水,看看是不是从动脉血管流出,如果是从动脉中流出说明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师:如何判断与心脏连接的血管是哪类血管呢?生:看血管壁的薄厚,外观直径相当的,壁厚,内径小的是动脉血管,壁薄,内径大的是静脉血管。生:也可以通过已解剖的心脏,看心房、心室和外面的哪条血管连通,通连关系是“房连静,室连动”,然后在没有解剖的心脏对应位置找到相应的动脉和静脉。师:

14、很好,同学们不但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还善于总结规律。大家可以依据不同的方法判断并实际操作,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学生两组合一组,每组各有一个已解剖的和完好的动物心脏,进行实验)师:请各组介绍你们实验的结果和认识。生:我们从与右心房相通的静脉向里面注水,水是从动脉血管流出的,说明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血液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血液从动脉流出。生:我们还注意到,从一侧静脉注入水,水是从与同侧心室相通的动脉中流出的。师:(边听学生介绍,一边在黑板上画心脏简单工作示意图)血液是从静脉进入心房,心房血液进入心室,血液又从同侧的心室进入动脉,离开心脏的。各组实验都进行的顺利吧!?生:顺利,结果是这样的。生:老师,我们灌了好长时间,不知为什么水总是进不去,流的到处都是?师:让我们大家帮帮这一组好不好?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上来示范他们是怎样做的。 (该组同学上讲台示范操作)生:老师他们灌水的那条血管不是静脉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