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827615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量教案及练习题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才能目的: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德育目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p 教学过程一、投影: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异:1.溶质: 以质量表示 以物质的量表示溶液: 以质量表示 以体积表示2.单位: 1 摩/升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比照值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讲解:以配制 0.05mol/L 的溶液 250mL 为例,讲

2、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过程:(1) 准备工作:检漏(2)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完毕工作:存放,整理清洗三、误差分析p 根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 n 或 V 引起。造成 n 的误差可由称量转移洗涤造成 V 的误差可由俯视或仰视造成,未冷却等例如: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称 NaOH 固体时,把 NaOH 放在纸上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未枯燥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摇匀后,液面

3、低于刻度线四、讨论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例题:1、溶液配制: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 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 ( )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 )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干净枯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 )g NaOH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5)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6)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2、要配制浓度约为 2molL-1 NaO

4、H 溶液 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填代号)。A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 100mL蒸馏水,参加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 8g NaOH 固体,放入 100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渐渐参加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 100mLC 称取 8g NaOH 固体,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参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参加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 用 100mL 量筒量取 40mL 5molL-1NaOH 溶液,倒入 250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 60mL 蒸馏水,不断搅拌,渐渐倒入烧杯中高一化学必

5、修一物质的量练习题:1.2 molL-1 的盐酸和硫酸各 100 mL,分别参加等质量的铁粉,反响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 23,那么往盐酸中参加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 B.0.075 mol C.0.15 mol D.0.2 mol解析:n(HCl)=0.2 mol,n(H2SO4)=0.2 mol说明盐酸缺乏,硫酸过量;根据盐酸求出生成 H2 0.1 mol,那么 H2SO4 生成 H2 0.15 mol,那么铁粉为 0.15 mol。答案:C2.把 500 mL 含有 BaCl2 和 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 5 等份,取一份参加含 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

6、淀;另取一份参加含 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那么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1 B.10(2a-b)molL-1C.10(b-a)molL-1 D.10(b-2a)molL-1解析:根据电荷守恒有 2n(Ba2+)+n(K+)=n(Cl-),得 n(K+)=(b-2a)mol,c(K+)=10(b-2a)molL-1。易错选 A。无视了体积的变化。答案:D3.质量比为 23 的金属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和 NaOH 溶液反响,那么产生H2 的体积比是A.12 B.13 C.23 D.32解析:因为稀硫酸和 NaOH 溶液是足量的,因此铝无论是和

7、H2SO4 反响生成 H2,还是和 NaOH 溶液反响生成 H2,H2 的量是由铝的量决定的。答案:C4.将Mg、Al、Zn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作用,放出H2的体积为2.8 L(标准状况下),那么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0.25 mol B.0.125 mol C.0.100 mol D.0.080 mol解析:利用极值法解题。假设金属为+2 价,那么金属的物质的量为 0.125 mol,假设金属为+3 价,那么金属的物质的量为 0.125 mol_=0.083 mol,所以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介于二者之间。答案:C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当两个反响放出的气体在

8、一样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响中消耗的 HCl 和 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31 D.13解析:金属铝无论是与酸还是与碱反响,铝与氢气的关系式均为 2Al3H2,利用此特点可以很方便地进展有关的计算。2Al+6HCl= 2AlCl3+3H22Al+2NaOH+2H2O= 2NaAlO2+3H2据以上两个方程式知,放出等量气体时消耗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答案:C6.将钠、镁、铝各 0.3 mol 分别放入 100 mL 1 molL-1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 B.632 C.311 D.111解析:此题主要考察金属与水、酸

9、反响的本质。根据金属与酸反响的本质 2M+2nH+= 2Mn+nH2 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 H2O 反响,按盐酸计算,两者产生气体体积都为 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 H2O 反响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答案:C7.将一样质量的 Na、Mg、Al、Zn、Fe 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置换出的 H2 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ZnFeNaMgAl B.AlMgNaFeZnC.NaMgAlFeZn D.FeZnMgAlNa解析:设分别取 Na、Mg、Al、Zn、Fe 各

10、1 g 放入足量盐酸中。那么:(1)2Na+2H+= 2Na+H24621 gg(2)Mg+2H+= Mg2+H22421 gg(3)2Al+6H+= 2Al3+3H25461 gg(4)Zn+2H+= Zn2+H26521 gg(5)Fe+2H+= Fe2+H25621 gg答案:B8.将 5.4 g Al 投入到 20_.0 mL 2.0 molL-1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响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HNO3 溶液 B.Ba(OH)2 溶液C.H2SO4 溶液 D.HCl 溶液解析:A 中不产生氢气,0.2 mol 铝能与 0.1 mol Ba(OH)2 溶液,0.3 mol

11、H2SO4 溶液,0.6 mol HCl 溶液反响生成氢气,但只有 HCl 的量缺乏。答案:D综合应用9.完成下面有关钠、镁、铝的计算及判断。(1)取 w g 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在一样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2)取 0.1 mol 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在一样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3)假设产生一样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质量之比是_。(4)假设将 0.2 mol 钠、镁、铝分别投入 10 mL 1 molL-1 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_。解析:(1)利用电子守恒,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即为金属转移

12、的电子数之比:_1_2_3。(2)0.1 mol 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金属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0.1 mol_1)(0.1 mol_2)(0.1 mol_3),所以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123。(3)与前两问恰好反过来,氢气的体积相等,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金属的失电子数相等。(4)Mg、Al 过量应以盐酸的量计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转移电子为 0.01 mol),Na 也过量但过量的钠可以与水反响(共转移电子 0.2 mol)。答案:(1) (2)123 (3)632 23129 (4)钠镁=铝10.某学习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1)A 中试剂

13、为_。(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展的操作还有:记录 C 的液面位置;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枯燥、称重;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 C 的液面位置;由A 向 B 中滴加足量试剂;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填序号)记录 C 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4)B 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5)假设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 a g,测得氢气体积为 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c g,那么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6)实验过程中,假设未洗涤过滤所得

14、的不溶物,那么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解析:铝镁合金中二者与酸都反响,但铝和碱反响镁不反响,所以 A 中的试剂应选择 NaOH 溶液。实验之前,将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合金外表的氧化物保护膜。实验装置包括反响装置和排液量气装置,注意气密性检查应该在装药品之前。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利用产生的氢气求解,M=m/n=,假如在实验过程中未洗涤固体,那么残留物质量偏大,铝的质量偏小,结果偏小。答案:(1)NaOH 溶液(2)除去铝镁合金外表的氧化膜(3) 使 D 和 C 的液面相平(4)2Al+2NaOH+2H2O= 2NaAlO2+3H2(5)略(6)偏小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