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六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25220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案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案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案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案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案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案六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案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4070字)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设计意图: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

2、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设计本课时,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_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3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2学生自由补充。3老师给以肯定。4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2学习会认的字。3学习会写的字。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四、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出示第二幅图:(1

4、)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五、小组学习,思考1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六、课堂小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

5、遗产”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

6、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7、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

8、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思考、交流:(PPT)_“多少”表示(无数)。_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_“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_“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

9、,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四、课外拓展: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小学语文教案 篇2(1227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积累词语; 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

10、情况; 理清_的说明顺序,整体掌握_内容,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分析_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并做必要的点拨;讨论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维护家园而努力。【重点与难点】理清_说明顺序,掌握_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三、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

11、教学重点(问题由投影展出)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答案:课文第一段。问题二:_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答案:_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四、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_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明确:、使用了逻辑顺序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_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如五、教师总结全文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和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

12、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只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和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六、作业誊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小学语文教案 篇3(879字)教学目标会认本单元生字词,会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重难点对字词要“会读,会写,会说,会用”。乐学善思办法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流程一、检测预习情况1.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梳理。2.组长汇报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4.教师点拨二、检测要求会认的字1.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轮读,要求读准字音,并能组成词语。蟒壑矫鸿淀阑疆吾策坠镀烬婉辰挝缅卉

13、榕乔傣蚀2.个别字正音,多音字。三、检测要求会写的字1.采用听写的形式,组内两人互批,成绩汇报组长橘柚树陡峭消逝朦胧倾泻黄鹂藤椅沉淀暖气楼阁啼叫2.组长汇报成绩,记录员做为记录3.奖励前三组4.教师点拨形近字的区别,理解:缀满、坠满。四、综合检测试题每人答一份试卷,时间是五分钟,小组串批,统计成绩。1.看拼音写汉字duqiomnlnqnxitnytji()()()()()2.辩字组词藤()淮()啼()淀()陡()滕()准()蹄()绽()徒()3.写出下列各词的近、反义词近义词:辽阔-()闪烁-()安详-()反义词:清楚-()灿烂-()宁静-()小学语文教案 篇4(1309字)教材说明本次写话教材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写话的题目“真聪明”,这是半命题,由学生自由选择要写的人,根据人物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是文字提示,提示学生哪些事情可体现人聪明,所以本次作文和其他写人的事有所区别,所写的事一定要突出这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一幅插图,表现了学习和生活中体现聪明的情景,起到了引发学生话题的作用,但指导学生写话时不要局限于内容提示,要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学生独立选材。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多观察思考、遇事积极动脑。2.叙事清楚完整,符合要求。.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