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25099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1近期有幸拜读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导言中,泰勒即指出,本书旨在阐明一种“视导、分析、以及诠释一个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及教学方案”的基本原理。上述问题,会因教育阶段及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本书并不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对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些程序加以说明,进而探讨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层次,因此教育目标是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只有确定了教育目标,我们才能实施教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教育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目标是根据以选择教材、列举内容、发展教学流程以及准备

2、测验与考试的标准。学校在计划任何课程方案时,对于每一种_皆应予以适当的考虑。(一)以研究学习者作为教育目标的_教育目标代表教育机构想在学习者身上引起的种种行为变化,包括思考与情感。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正是教育目标的主要_之一。教师可运用“观察法”、“晤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及“成长档案袋”等方法来研究学习者的需要与兴趣。(二)以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作为目标的_从研究“当代社会生活”寻找教育目标更具意义。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便是将生活分成:(1)健康生活(2)家庭生活(3)休闲生活(4)职业生活(5)宗教生活(6)消费(经济)生活(7)公民生活,以此作为确认教育

3、目标的凭据。(三)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这是一般学校和大学最常用的目标_,学校和大学的教科书通常由学科专家撰写,而其内容大致反映学科专家的观点。很多人批评学科专家所订定的教育目标太专门,不适合于大多数的学生。如何帮助那些不想成为学科专家的年轻学生,“进步主义教育学会”的中等学校课程委员会,则是列出学科领域的主要概念,并指出可作为一般教育目标的途径。目标的获得正如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一般,是需要时间的,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所选择的目标的数量,应该是以我们拥有的时间内,能够实际达成的为限度,并且要能确保我们所选的,的确是重要的目标。为了选择一些少数具有高度重要性及一致性的目标,我们必须对于已经

4、搜集到的不同类型目标做一番选择的功夫,将不重要及相互矛盾的目标去除。“哲学”及“学习心理学”正是两道重要的过滤网。(四)运用哲学选择目标学校所选择的教育哲学与社会哲学是选择教育目标的第一道过滤网。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办学的宗旨或其所蕴含的价值,从一系列的目标中,找出与价值系统具有高度符合性的目标。泰勒认为一套有效标准可用于检查每个建议的目标,而且可以注意到目标与哲学立场的关系是否一致,如果与学校哲学立场一致,就可以列为暂定的目标。(五)运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学习心理学是选择教育目标的第二道过滤网。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可使我们判别,对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哪些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哪些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达

5、成,或者几乎没有达成的可能。每一种学习心理学不仅包括各种具体的、确切的新发现,同时还包含了一种统一而完整的学习理论。(六)以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与引导教学的形式叙写目标叙写目标的方式,是以“指出欲使其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将运作的生活内容或领域”的形式予以表达。即,任何一个目标的叙写,都应包括目标的“行为”及“内容”两方面。例如,“能清楚而有条理地写出社会学科计划的报告”,此一目标,指出有待发展的行为即写出清楚而有条理的报告,并且也指出了报告所拟处理的生活领域社会学科。泰勒也主张运用双向分析表以便更简明地表达目标的分析和叙写。在双向分析表中,同时指出行为及内容层面,可提供令人

6、满意的目标构造及明晰的规格标准,从而指出究竟教育任务为何。若能仅可能明确地界定预期的教育结果,那么课程设计者便等于拥有了一套最有用的效标,可供其选择内容、建议学习活动以及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学习,我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域差异而已,实事求是,不能过于僵化。这也恰恰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学为第一,教助学成”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收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2这本书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所著。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

7、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泰勒在书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向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1、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教师不可能把

8、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技能,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很多时候,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很大,有的学习很好、能力很强,有的对学习一窍不通、能力很弱。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味的教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探究。教师应该多开展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2、思维不是复制,而是联系,是把一些概念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训练,几乎总是用不断的重复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技巧,用这样的思路教育学生,结果他们脑子里就会装满“知识”,但缺乏思考能力,久而久之甚至会

9、失去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学生遇到不会的题总是希望老师告诉自己“怎么办”,然后他记住,然后他就去做,至于为什么、该这么办,他往往不予追究。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把精力集中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思维能力培养上来,教育才算走上了正轨。3、学习心理学很重要。教育者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能学会,不要以为教育万能。无知者无畏。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不管学生具体情况,幻想只要自己“严格要求”,就什么都能“要求”出来,结果当然是碰一大堆钉子,搞得满心沮丧,或者满腔愤怒。所以我们应该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一条条具体写出来,然后冷静地审视它们,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只是主观幻想,属于“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搞清哪些变化可以通过学习产生,哪些则不能。高中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还经常强调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事实是高中生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学习习惯,高中老师能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做某些微调,就已经不错了。教师必须清醒而明智。清醒才能少做无用功,明智才能把钢使在刀刃上。该书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思索,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回味,将学到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运用到工作教学中。不做简单重复的教书匠,为能成为一位教育者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