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250570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10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的电子设计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2二 设计内容与步骤 (1).设计思路.3(2)原理框图.3(3)各单元电路图.4三电路原理图6四印刷电路图(PCB)7五主要参考资料文献7六. 局部仿真图.8七设计心得体会9 设 计 任 务 与 要 求1.设计并制作一个超声波防盗报警器,当防盗报警器周围有长时间移动物体活动时,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声音)提醒主人。 2.本防盗报警器包括超声波信号发射哭和接收哭、解码哭。本电路能较好地克服生活环境中的超声干扰源,对移动目标发出准确警报。3.接收哭采用UCM40R超声波信号传感器,与电阻R1及可变电阻RP1、电容C1、TL702芯片等组成接收电路 ,能准确地接收UCM40

2、R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并把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且发射频率可调,以适用不同要求。4. 发射哭采用UCM40T超声波信号接收哭,并且发射频率可调,以适用不同要求。5.解码电路包括IC3(CD4011)、滤波电容、电阻、时基电路NE555等,对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编译、放大,传到输出电路。6.在无报警状态时,应使电路处于最小功耗状态,输出(扬声器)处于电流截止状态。7.超声波信号的发射频率及扬声器的响应时间可调。 设 计 内 容 与 步 骤1设计思路 该设计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多卜勒效应原理。超声波传感器UCM40T的发射频率由IC4(NE555)、R20、R21、RP2、C12等组成的无稳态多

3、谐振荡器决定。计算式为f=1.44/(R19+2R20+R21+RP2)C12,本次实验频率约为40KHz。 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输出的交变方波经IC3的两个反相器后驱动超声波传感器UCM40T,发出40KHz的超声脉冲波。当发出的超声脉冲波遇到移动目标时,会产生多卜勒频移。与发射超声波传感器配套的接收传感器UCM40R收到有产生多卜勒频移的超声脉冲波后,将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R1C1滤波后加至有45倍放大的反相器IC1(A和B),再经D1、C6、R9检波,C7、R10为延时部分(约为1秒),加到IC2放大器。 只有当移动信号周期大于1秒时,才能通过IC2放大。这样便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短暂干扰

4、的误报。IC3(CD4011)的另两个门电路A和B组成单稳态触发电路,它的暂稳时间即脉宽由C9、R16决定(也即报警电路的响应时间)。本电路所示参数的响应时间约为10秒。2原理框图多卜勒频移反相 放大器检波延时 电 路单稳态触发电路 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盱盱超声波传感 接收器超声波传感发射器 扬 声 器 图1 超声波防盗报警器原理框图(3).各单元电路图A. 超声波传感发射器电路图超声波传感器UCM40T的发射频率由IC4(NE555)、R20、R21、RP2、C12等组成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决定。计算式为图2 发射器电路图f=1.443/(R19+2R20+R21+RP2)C12,本次实验频率约为

5、40KHz。 NE555D芯片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的连接图及频率计算 (图3) B.超声波传感接收、反向、检波、延时、放大部分电路图 (图4)当发出的超声脉冲波遇到移动目标时,会产生多卜勒频移。与发射超声波传感器配套的接收传感器UCM40R收到有产生多卜勒频移的超声脉冲波后,将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R1C1滤波后加至有45倍放大的反相器IC1(A和B),再经D1、C6、R9检波,C7、R10为延时部分(约为1秒),加到IC2放大器。 C.报警输出部分电路图 (图5) 当移动信号周期大于1秒时,才能通过IC2放大。IC3(CD4011)的另两个门电路A和B组成单稳态触发电路。接扬声器接B部分

6、的输出它的暂稳时间即脉宽由C9、R16决定(也即报警电路的响应时间10秒)。三电路原理图 (图6)四印刷电路图(PCB) (图7)五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彭介华 著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云坤 刘运和等 著最新通用电子元器件置换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浩全 洪华等 著Protel DXP 电路设计与制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4.部分芯片的功能、引脚连接参阅http:/ 5.康华光 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两个星期的折腾,总算把课程设计给完成了,这是一个坚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是啊,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课程设计可是第一次。看着劳动

7、成果,很欣慰,也有点不安,还不知道能否通过老师的答辩呢? 刚开始,可以说是没有头绪,于是就去图书馆找资料,找到了一些关于画图方面的,可是这点小进展远远不够,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下一步是上网查,找到了些与我们题目相似的,那时我们每个人都很高兴,可是那还不是我们要的,于是又对已有的资料进行了一番整理,最终确定下了设计选匙。 整个设计通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仿真。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

8、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对于单片机设计,其硬件电路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你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程序上面的。很多子程序是可以借鉴书本上的,但怎样衔接各个子程序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这需要对芯片的引脚、结构以及逻辑功能很熟悉。因此可以说原理图的设计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是首次课程设计,我们这次的设计是通过自己所完成的,在进行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难。采用的是PROTELDXP来完成电路设计的,因此,对于PROTEL

9、DXP软件的使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次,在领取元器件时,熟悉了各种零件的外形、特征。再次,连接过程十分艰巨,由于在布线是布局不是非常的合理,以致于元器件边接时碰到了一些问题,而且电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修改,所以调试时间比较长。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会了怎样去根据课题的要求去设计电路和调试电路。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从中我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的熟练去使用我所学到的模电知识。在以后学习中我要加强对使用电路的设计和选用能力。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大作业的过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大量的设计手册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电子设计手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陈科发 6101104008 2006年7月5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