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02765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 和静县第一小学 孙凤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重点词句,了解邮票打孔机的发明过程。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4、懂

2、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道理。教学重点:重点:感悟重点词句,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难点:从邮票齿孔的发明中,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设计特色:以谜语导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动手用别针撕邮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不断自主识字。 抓重点语句品读、悟读,激发情感。 课外书籍、知识、儿歌引进课堂,开拓视野,增进感悟。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收集邮票(3张以上),了解邮票知识,自主识字。(2)观察生活中有齿孔的物品。(3)别针一枚。2、教师准

3、备:(1)搜集有关邮票的一些知识。(2)邮票、信封、小刀、别针等。(3)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二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薄一张纸,四边长细牙。没长翅膀它会飞,天南海北都走遍。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猜猜这是什么东西?(邮票)2、出示一枚邮票,问:你知道邮票的用途吗?指名学生说。3、这小小的邮票里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读一读这个小故事。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了。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了吗?看,它们

4、坐着邮票小飞船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来了。出示课件(邮票上有生字和拼音)3、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读这些生字?4、师:小老师你读得真好。(再出示刚才的课件,这次生字、组词没有拼音)。看,现在没有了拼音,大家还能读一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读。三、学习课文,感悟文本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3、过去的邮票一枚枚连在一起使用时会怎么样呢?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感受使用起来不方便。(2)齐读。4、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

5、:(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3)分角色读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样的举动吸引了阿切尔呢?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4)此时此刻,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请用画出来,指导读。(5)动手实践,说感受。阿切尔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让我们动手做做,来感受下阿切尔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吧!在纸上刺一排孔

6、,撕一撕,说感受。5、指导读,把这种方便读出来(指名读,齐读)6、师:用小刀裁邮票使用起来多不方便,用别针刺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是有一台机器代替人工操作,该有多好!7、接着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打孔机造出来了,带给人们多大方便,感受方便。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想象:他会怎样开展研究呢?生各抒已见。8、“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9、“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四、实践拓展动手做做看1、阿切尔的发明到现在还在被应用,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请沿着齿孔,

7、把邮票撕下来,贴在信封上。和刚才用针刺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2、正是由于阿切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而且不断实验,才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你现在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我们只要作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生活,也会像阿切尔一样,发明出能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东西。五、读写结合,深化情感1、师: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不仅应用于邮政事业,而且广泛推广于现实生活中,你能举例说说吗?(如卫生纸、包装袋、贴画、牛奶票等)2、小朋友,阿切尔为什么能发明出邮票打孔机?难道阿切尔天生就是发明家吗?你从阿切尔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写一写你的感受: 3、评一评感受,署上自己的名字,变成自己的名言。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道路上,记住这些名

8、言,并付之行动,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发明家就在我们之中诞生。六、学科法制渗透我国刑法第252条规定,对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清洁严重的,出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53条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从中窃取财物的,则以盗窃罪从重出发.治安管理处罚条理第22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尚不构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细心观察 用心思考 勇于实践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本册教材中“用心思

9、考,勇于创造”主题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研究。我就选了这一篇课文来尝试。下面就是我教学中的一点体会:1、落实教学目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更适宜默读。在教学时,首先,我让学生在学习中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怎么发明的?边默读边思考。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接着我抓住“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句话为切入点,重点引导学生自读,抓重点词句悟读、品读、老师引导读等。读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课文,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一个人都有发

10、明创造的机会。2、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插图形象地描绘了阿切尔被那位先生深深地吸引住的神态,动作。教学中,我重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切尔被吸引住了?学生把图文结合起来,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了,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3、密切与生活相连:考虑到当今是盛行电话,手机的通讯时代,孩子们对邮票,信封,齿孔了解不深。因此,课前让学生收集邮票,观察邮票及了解有关邮票的资料,在课堂上,我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到一些邮票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认识到邮票的同时,也了解到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 4、法制渗透较成功:这个环节中,我向学生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让学生了解到了私拆他人邮件上的邮票是违法行为。最后我设计“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齿孔?”这个问题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齿孔”及其作用,了解生活中的事物,真正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由邮票联想到其它物品,体会到了打孔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影响,对阿切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自动实现。整体而言,这节语文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读中有悟,读中有想的教学理念,既上得扎扎实实,又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