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026661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教师教学研讨会材料 一、2012年高考情况概述1、试卷的总体分析2012年江苏物理试卷从整体上看:考查知识点覆盖范围广,重视实际应用,能力考查全面,难度适中。试题依据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并结合当前江苏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查,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试题文本内容整体顺畅。考查内容一方面立足于教科书,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所学知识与能力。试题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和核心方法,联系实际,与时俱进、贴近社会,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试卷物理部分总分为120分,在总分120分的试题中,力学43分,约占36%,电磁学53分约44%,选修部分占20%,与往年相比,知识点的

2、覆盖范围和考查的能力要求基本保持不变。试题的选择题、实验题和选修模块相对简单,但计算题相对复杂,试题的综合性强,考查能力要求高,计算量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时间安排要求较高。综合可知,2012年江苏物理高考整张试卷从“题型与结构、分值与占比、内容与重点、范围与难点”等各方面都延续了近几年来的命题风格,试卷整体比较平稳,整体难度与2011年基本持平。试卷强调物理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力和运动(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功和能、场(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和路(电路),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2、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特点分析:(1)注重试卷所考知识覆盖面 试

3、卷所考查的知识涵盖了2012年江苏物理高考考试说明中近40个考点,力学约占43分,其中摩擦力考查分量较大,近达30分之多,电磁学约53分,选修3-3、3-4、3-5各12分。具体地:(1)力学功率、匀速圆周运动、上抛运动(at图像)、最大静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摩擦因数的测定等、弹簧问题;(2)电磁学点电荷的场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自感(双线绕法)、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多用电表的使用、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选修3-4:光的偏振、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作图与计算能力)、机械波及波长

4、、波速和频率的关系;选修3-5:原子的能级、核反应方程、核力和结合能、比结合能、光电效应方程、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光子的动量)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考查,能够较好反映考生对中学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注重基础,确保基本分试卷的1、2两条单选题、第8题、选修部分、多用电表的基本使用(机械调零、读数)、计算题14、15题的第1问等都应该属于基本常规题,正常学生应该能拿到这些分。(3)注重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及理想模型的考查 联系实际是今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的一大亮点,关注科学前沿,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立意新颖。如从第7题家用

5、电路保护装置,到第8题“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再到第13题发电装置,这样的考查导向很好,以生活体验为背景,更体现物理学科的特色。计算题第14题对轻质弹簧及轻杆这一理想模型的认识,其实这一问题在江苏2011年第9题中已出现过,很好的体现了学科思维。(4)关注过程与方法,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今年的试卷依然坚持了新课改的方向,在考查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在各个题型上都有一定突破。如第3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转换法分析拉力瞬时功率的变化;第4题考查对物体运动情景以及受力分析能力;第5题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第7题考查了双线绕法;第8题考查了对嫦娥二号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运行

6、的理解,实质上还是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第11题考查运用图像来分析求解动摩擦因素等。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第10、11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3、14、15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磁场中运动问题,物理情境考生都比较熟悉,第(1)问大部分考生能完成,第(2)问较多考生能完成,第(3)问对考生的理解、推理和综合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例如试卷中第4题、第12A(2)、(3)涉及图像问题,强调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第6题、第15题(2)中对平抛运动逆运动的处理

7、,强调了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这部分问题在江苏卷上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5)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强化创新意识第10题是黑箱探测和多用表的使用,本题略高于学生实验,关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决过程,考查了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来探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11题考查“测定动摩擦因素”方法颇有创意,一改以往那种中规中矩地考查力学实验,第(1)问具有开放性,要考生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好地考查了考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迁移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如选做题3-4第2小题“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果考生没有

8、认真做过和思考过这个实验的话,就无法圆满完成该实验题的解答的。(6)区分度较高,难易适中 整张试卷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从难度上看,难度适中。试题文字表述总体上准确、简洁,设问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多过程或复杂物理问题都有若干层次递进的设问组成,考生大多能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着手点。不同层次的设问能很好地区分出考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使各层次考生能得到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分数,也在试题质量和难度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有较好的区分度,保证了不同等级的科学合理的划定。如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问题,物理情境考生都比较熟悉,第(1)问大部分考生通过认真审题,根据所学知识能完成,第(2)问对综合

9、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第(3)问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讲,学生只要具备较好的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能力,大部分试题都可以解决。只要拿到了基础与中档题的分数,达到B级就没多大问题,而要达到更高的等级,不仅要有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同时要有一定的物理建模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从2012高考试卷获得的启示:1.教学中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过程。高考试题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知道“所以然”,在知识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用”。2.重视物理方法的系统训练。物理方法的教学是物理课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

10、考突出考查的重点。2009试题集中考查图像方法,2012年的第15题16题21题等重点考查比较的方法。3.重视能力的培养。在高考诸多能力要求中,分析理解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制约物理学科成绩的最大问题。4.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应用联系,比如24题“拖把拖地”问题就包含十分生活化内容。要成功解答这一类问题有几个前提。前提之一,是对拖把拖地问题的有正确的文字理解;前提之二,是学生应具有把生活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前提之三,是必须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学生这种转化意识的形成是和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息息相关的,如果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设计一系

11、列能体现物理规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能使学生从亲身感知中体会物理规律的具体内容,这就自然地建立了物理理论与实践情景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实践意识。本题让重视实践体验的学生得到了解题优势,这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三、2013届高三物理教学计划1、高考预测及高三复习的建议(1)认真制定复习计划,强化第一轮复习的地位一轮复习历来是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因此要精心谋划,认真制定好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侧重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复习,对一些重点内容要适当加深、拓宽,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以二级结论一带而过、草草了事。在这一阶段里,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

12、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双基训练,强化应试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一轮复习不留夹生饭。(2)围绕教材,加强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和研究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来看,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因此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教材。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如今年第10题实验题就源自“选修3-1”一章“多用电表”一节,第12B(1)就源自教材中演示实验,12C来自书本的例题。所以复习中要格外

13、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书上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平时复习进行,不能到高考前几天才让学生看书、整理、记忆、理解。注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要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题型和难易程度等都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且每年都会作一些调整,因此要注重对新考试说明的学习和研究,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和复习的要求,要特别关注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从中体会考试的一些变化和新动向,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3)注重基础,提高复习的实效性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的模

14、式,使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得以提高,课堂教学难度立足中等生水平,精讲、透讲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以启发思维、点拨思路、传授方法为主,指导学生自学,讲要建立的学生所需求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迁移,前后的街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以问题为中心,以试题为载体,坚持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策略。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的关键,要把精力放在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上,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不能有漏洞和死角。复习训练的起点重在基础,针对学生现

15、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投放习题。一些学生由于对物理没有信心,畏难情绪驱使他们放弃对简单物理试题的分析与解答,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特别是我们的生源不是太好的时候,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基础题的训练上,适当提高,教学中不要盲目的追求高考试题中的难题,而应在基本题和中档题上下功夫。另外,习题训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注意加强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重视训练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不搞题海战术。(4)夯实主干知识,确保重点特出 从2012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着重围绕高中物理主干知识进行考查,突出力学和电磁学的重点(如力学重点物体的平衡、牛

16、顿第二定律、能量和天体运动等内容;电学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电学实验、电磁感应问题等核心内容),因此抓住主干知识应为一轮复习的重点所在。(5)强化实验复习,提高实验的变通能力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灵活多变,教材中的原题考的很少,一般都是以课本实验为基础,变化一些形式来考查,如果对教材中的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控制条件、仪器的使用、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处理不能搞懂搞透的话,很难拿到应有的分数,因此在实验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从实际出发,敢于作合理的变通和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去探究,还要注意到实验室动手去做,千万不要把实验停留在理论分析上,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坚持摈弃过去那种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