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99866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15大禹治水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巩固多音字“没”和“倒”,学习生字“治”、“制”,能正确区分“治理”、“制服”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并继续练习默读课文。3. 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来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指导学生读懂长句子。4. 抓住文中的数词等关键词,通过想象、表达加深理解,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

2、强意志和献身精神。难点:读懂文中的长句子,感受数字的表达效果。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教学资源1. 动画片大禹治水。2. 课外对大禹治水的故事已有所了解。预习设计1. 熟读课文。2. 课前向爸爸妈妈大概地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3. 课后第四题说一说。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反思一、 复习1. 读课题。2. 读词语,复习多音字:倒、没 倒 do (冲倒、倒下)Do (倒立、倒流)没 m (淹没、没收) mi (没有、没关系)3. 区分生字:治、制。4. 这个故事讲了滔滔洪水使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历尽了(千辛万苦)去治理洪水,终于把 洪水(制服了)。老

3、百姓都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5. 读第一自然段。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出示课题大禹治水。2. 复习词语,并复习两个多音字:倒、没。3. 通过猜字谜、组词,联系偏旁区分生字:治、制。4. 选词填空,说说这课的主要内容。5. 引读第一自然段。二、 创设情境,读书入境1.看图,想象禹在想什么。2.读第一句: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3.轻轻地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禹治水做了哪些事情?4. 默读第二句话,找出禹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察看水流和地形。5. 弄清禹治水前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原因。6. 比较两个句子,弄明白“察看水流和地形”是概括地写了禹做了什么事;而“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

4、则是详细地描写了禹是怎样察看水流和地形的。7. 小组活动:想象禹遇到的困难。预设答案:烈日炎炎下,禹浑身是汗,大太阳晒得他睁不开眼,头晕目眩,但他舍不得休息,继续前行;大雪纷飞时,禹冻得浑身发抖。西北风像刀割一样,他还是顶着狂风前行;倾盆大雨中,禹虽然戴着草帽穿着斗笠,但还是成了一只落汤鸡。路上很滑,他摔倒了又爬起来,摔倒了再爬起来,身上都是泥浆,他还是继续前行;夜幕降临后,他已经累得腰酸背疼,但他也舍不得休息,摸着黑前行。8.读第二句句子。9.读第三句,找一找禹做的第二件事情: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10. 板画理解为什么要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又及其中的艰辛。11. 背诵第二段。三、引入情境,境

5、中悟情1. 快速记忆第三自然段,完成填空题。2. 想象禹13年不回家的思念之苦,理解他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大公无私的精神。3. 练背第3自然段。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1. 读第4自然段。2. 角色体验预设答案:禹的邻居会说: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为了我们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自己家也顾不上了,一直忙着治理洪水,我们怎么感谢你呀!禹的儿子会说:爸爸,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我也要向你学习去帮助别人,以后也做个大英雄!3.齐读第4段。4. 思考: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人们都尊敬他,他就是一位大英雄!)五、完成作业,积累词语1. 完成语补第三大题。2. 积累含有“千万”的成语。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1. 看图

6、,想象禹在想什么呢?2. 指名读第一句话。3.轻轻地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禹治水做了哪些事情? 4. 先来看第2句。在这个句子中,就藏着禹做的第一件事情。默读,划出禹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5. 我们的地球表面有雄伟的高原,有起伏的山岭,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就是课文中的说的地形。治水前一定要先清楚洪水从哪里流到哪儿去, 所以要察看水流和地形。6. 比较句子:他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7.这条“几”字形的就是黄河。当年禹治理洪水时走过的这些地方有着数不清的高山、数不尽的大河,就是课文中说的哪个词?千山万水。8.你能想象到他会

7、遇到哪些困难吗?小组间先选择一两个说一说。 9.齐读第二句。10. 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默读这个句子,画一画禹做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11. 找“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理解九在这里表示很多。12. 板画理解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并感受到其中的艰辛。13. 看视频。14. 根据提示,背第二段。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1. 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要求:快速记住这段的内容。出示填空题: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2.指名背。3. 想象禹

8、13年不回家的思念之苦,理解他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大公无私的精神。4. 他为了治水,做到了三次过经过自己的家门口也没有进去。老百姓们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5. 练背第三自然段。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1.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大地又恢复了美丽的、祥和的景象。出示第4段。指名读。2. 洪水被制服了,你的心情怎样?你们最想感谢谁?如果你是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3. 大家都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不仅我们要记住了他,他的故事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齐读第4段。4. 这里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五、完成作业,积累词语1. 出示“千山万水”和“千辛万苦”。理解。2.你还能知道这样的词语吗?打开语补做第三大题。3. 出示含有“千万”的成语,读。六、总结课文作业设计1. 完成语补的一、二、四、五大题。2. 背诵课文大禹治水,并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3. 积累语练汉语林部分的带有“千”、“万”的成语。4. 读一读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八仙过海等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和小伙伴开一个故事会,交流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