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99707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来给大家讲讲法律 , 希望对同学们在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上有所帮助。今天 , 我讲的主题是力行“十戒”预防犯罪。什么是“十戒”呢?第一是戒“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骄”、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黄”、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赌”、第八是戒“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这十种需要“戒”的 , 都是同学们容易沾染的不良习惯和性格, 如果让它们在自身滋长、蔓延, 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 , 那么就会从“量变”到“质变” , 最终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成为阶下囚。人们常说 : “科学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 , 违法犯罪与否 , 我认为

2、也只是一念之差 , 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 , 这个犯罪之“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 , 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 下面我将通过典型案例加以剖析部分。第二戒“奢”。所谓“奢”是指花费大量钱财, 追求享受。表现在行为中如 :出手大方 , 生活奢侈 , 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 住上追求豪华, 穿上追求名牌, 讲攀比 , 附风雅等。一“奢”之下 , 钱财滚滚出 , 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奢得干干净净, 尔后怎么办呢?只好孤注一掷: 去偷、去抢 ! 以满足奢欲!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奢”比“贪”更可怕 , “奢”是温柔之刀 , 在无形中致你于死地。因

3、“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人, 如(案例 )怎么才能戒掉“奢”呢 ?首先 , 同学们要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 , 积极参加劳动 , 养成节俭习惯, 反对奢侈浪费 ; 其次要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第三戒骄。“骄”字有二层意思 , 一是自豪 ; 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是。对于前者之“骄”, 我们不但不戒, 还大力提倡和培养。而后者之“骄”, 危害极大 , 染上此“骄”之人往往分不清是非, 满足现有的成绩, 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表现在行为上有: 拉帮派、当“大哥”、胆大妄为 , 大的同学敲诈小的同学 ,严重的打群架、斗殴, 无故殴打、随意追逐他人, 进行流氓活动, 严重扰乱社会和

4、校园秩序。据调查, 中小学生中带着后者之“骄”的人还比较普遍, 因为大家都是独生子 , 在这里 , 我要特别提醒那些具有拉帮派、爱打架、以大欺小、敲诈同学的学生,应及早悬崖勒马 , 不能继续“骄”下去, 否则发展到犯罪 , 悔之晚矣 !那么 , 如何戒“骄”呢?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虚心好学 , 不耻下问 , 不能自满 ; 二是要谦虚谨慎, 积极进取 , 不能逞强好胜、称王称霸。第八戒“惰”、第九戒“散”。“惰”指懒惰, “散”指生活散慢, 没有规律 ,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惰”、“散”是一对孪生兄弟。轻的表现为经常迟到、早退、睡懒觉; 重的表现为逃学 , 到街上闲逛, 夜不归宿。整天无所事事,

5、 就会想心事,就容易闯祸。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什么关系” , 这是极端错误的。怎么戒“惰”、戒“散”呢 ?我认为一是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 ; 二是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 ; 三是要制定学习、生活计划 , 养成规律 , 要充 实 ; 四是要树立纪律、法制观念, 明确规范。同学们 , 你们是祖国的明天, 民族的未来, 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并做到“十戒”,加强自身修养, 时时预防犯罪之“念”的产生, 奋发向上 , 茁壮成长 , 以健康的身心去迎接美好的未来!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 , 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法律常识 , 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

6、和生活中有所 作为。我们知道 ,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件, 其中有健康的 , 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 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 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 是不可侵犯了 , 谁违反了法律, 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那么 , 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 ?要远离犯罪, 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 分裂国家 ,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 破坏社会主义秩序和经济秩序 ,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 ,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7、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处罚的 , 都是犯罪 , 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 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 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 , 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小学生, 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罪, 是未成年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对未成年人犯罪 , 我国刑法第17 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其中第 1 款规定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 应负刑事责任 , 意思

8、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 , 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 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 在我国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 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 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 , 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 因此 , 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那么 , 有些同学们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 , 如果你实施了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 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 , 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

9、案例 : 一个是发生在2002 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 该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 , 再灌入一点老鼠药 , 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 第二天 ,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 , 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 , 该凤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 , 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 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 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 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 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也是发生在2002 年的一个案件, 被告人刘某年仅15 周岁 , 原是某中学的学生,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

10、吧玩了一下 , 觉得挺好玩, 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 , 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 但父母不给钱, 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钱, 一天 , 他在某中学操场玩时, 看见同学方某, 刘某就走前要方某给他钱 , 并威胁方某说, 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 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 , 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 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 , 方某很怕 , 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 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 , 共计六十余元, 其中一次 , 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 方某不约 , 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个偏僻地方 , 用玻璃刮方某手掌, 用烟头烫方某, 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 , 在这

11、种情况下 , 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 ,方某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 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 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 : 我以为只是敲点同学的钱好玩, 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法律是无情的 , 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炮典型的案件, 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 , 但他不用在学习上, 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 , 喜欢逞强好胜 , 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 , 但是这也是违法行为 , 是法律不允许的 , 如果情况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 遵纪守法 , 不管在任何时候, 都不要到那种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12、、不健康的人, 以免走向犯罪的道路。下面 , 我再向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 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 一旦碰到了 , 怎么办 ?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 , 学会自我保护, 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 ,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当侵害时, 我们要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 , 如果畏惧罪犯的话, 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 使他们有恃 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 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40 条之规定 : 一方面 , 指未成年人犯罪的自

13、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 , 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 ,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 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 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孩子除了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 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 , 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 , 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 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 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 或拨打 110 报警。第二 , 如果同学们发现

14、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 , 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 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 , 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 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 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总之 , 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 不要害怕 , 一定要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 要敢于检举揭发 , 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们要紧信邪不压正的道理, 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 , 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 , 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 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 , 健康成长 , 还要靠同学们自觉刻苦地学

15、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 做一名遵 纪守法的好公民。谢谢大家。校园安全教育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我们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 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它关系到我们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 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 校园安全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 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 希望全校师生都能认真做好。第一、我们全校师生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 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若发现有安全隐患 , 要及时向学校汇报, 防患于未然。第二、要注意心理安全。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和互相理解, 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同学的不同个性; 同时自己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己面对的困难。第三、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 运动时不要剧烈碰撞, 以免撞伤或摔伤。第四、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现在天气渐暖, 食物容易变质。不要到无牌小店去购买食品。第五、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学生下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 , 不能给小偷有可乘之机; 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