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98231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鲁教基字 2002 19 号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处: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 28号)转发给你们。根据我省实验区的实际,我厅对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做了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请认真贯彻实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各实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对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厅基础教育处。附件:山东省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课程年级周总课时(节)占九年课时总计比例(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省国家品德与生活33/42287-9思品与社会/3322/12思想品德/2226历史与社会历史/2226103-4地理/22/4科学科学/2222/82287-9生物/33/6物理/235化学/33887766545565620-22数学444455445393913-15外语/223344422226-8体育33333333327271010-11艺术音乐22222211115309-11美术22222211115综合实践

3、/2233333204616-20地方与学校课程44332243229周总课时数(节)262630303030343434274注: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 周上课时间计算;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 周( 9 年级授课时数为 33周);3、 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 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

4、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

5、代新人。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 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2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 1-2 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 3-6 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

6、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9 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 1-9 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 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

7、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三、课程设置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级课程门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史、地理)科学科学(或选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表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年级九年课时总计(比例)门 课类 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 想品德

8、思想品德79 %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34%科学科学科学科学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79%20 22%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13 15%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68%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0 11%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9 11%综合实践活动16 20%地方与学校课程周总课数(节)262630303030343434274学年总时(节)91091010501050105010501190119011229522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1.表1为义务教

9、育(1-9年级)课程设置,表 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 各门课程课时比例的要求,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 课时共占总课时的 16%20%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学 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 指导意见,提出本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并报教育部备案。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2 每学年上课时间 35 周。学校机动时间 2 周,由学校视具

10、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 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 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 周。3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4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些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5 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综合或分科课程,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

11、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以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6 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的课程中。7 1-6 年级设体育课, 7-9 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 健康第一 的原则。 7-9 年级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8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