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7972538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2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迎宾机器人(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绪论32 机器人的发展及现状33 任务分析及方案确定63.1 设计要求63.2 设计方案63.2.1 红外信号发射电路方案论证63.2.2红外信号接收电路方案论证63.2.3 显示部分方案论证63.3 系统整体框图64 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74.1 红外发射载波信号频率38KHz74.2 红外接收部分74.3 数据处理部分74.4 显示部分75 系统各模块电路的设计75.1 系统电路图75.2 红外产生发射电路85.3 红外信号接收电路95.4 数据处理电路11引脚结构及说明11特殊功能寄存器13内部结构框图165.5 显示电路185.5.1 LCD1602显示电路18指令集19基本的读

2、写时序图205.5.2数码管显示电路216 系统软件设计226.1 软件系统结构图22摘要 该电子迎宾机器人装置是以AT89S52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核心控制处理电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传感源,加以语音和电源电路组装而成。本电路可安装在商场、宾馆、舞厅等营业场所的门口,利用热释电红外检测技术自动识别顾客的进、出方向。客人进门时它会说“欢迎光临,客人出门时它又会说“谢谢光临”。语音电路发出的语音能给人以愉悦、亲切的感受。并且该装置不受情绪和天气冷热的影响,对待顾客热情如一。增强顾客对该部门的好感,提高该部门的声誉。它将成为一个无人值守的自动迎宾礼仪小姐。用该装置来代替迎宾小姐,不仅经济,而且

3、十分有趣。关键字:电子迎宾机器人;单片机;红外传感器The Design of Guest greeting of robot TransistorAbstractThis kind of device for saluting is a robot whose central controlling electrocircuit is a mini MCU system which is made up of AT89S52.The sensor source of this device is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There are extra par

4、ts in this device, such as speech and power circuit.This device can be installed at the entrance of shopping malls, hotels, and ballrooms. It can automatically recognize the in and out directions of customers.It will say welcome when a cutomer comes in, and it will say thanks for your coming while a

5、 customer leaves. The sounds of this device can give people the feeling of delight and kindness. Furthermore, it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mood or the weather. It is always very enthusiastic to the customers. By this way, it can enhance the favor of people for the department, and it will improve t

6、he reputation of the deparment. It will be a independent ceremony girl. With the ceremony girl replaced, it will not only be very economic, but also very interesting. Key words: electronic robot for saluting;MCU;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1 绪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为提高竞争力,纷纷推出各种新、奇的事物来吸引消费者,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查,发现各种

7、商场、宾馆等场所的门口都站有一排或两排的迎宾小姐,这中迎宾方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由于现在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还会由于服务人员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造成对工作的热情锐减,从而影响服务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我决定开发设计一套自动电子迎宾机器人的装置,虽然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机器人运用了热体感应检测和语音输出了实现的,但这种产品没有进出识别功能,人性化程度较低,不能全方位体现人的服务特点,市场上至今还没有出现这种比较完善的自动电子迎宾机器人产品。相比之下,全自动迎宾机器人体现出强大的优越性,现在所开发的这套电子机器人装置不但成本低廉,而且工作性能稳定,还

8、能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本文综合考虑了降低成本与功能灵活性方面的要求,利用AT89S52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最为核心控制系统,再加上必要地辅助电路和电源,就构成了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和控制灵活的迎宾机器人。本电路可安装在商场、宾馆、舞厅等营业场所的门口,利用热释电红外检测技术自动识别顾客的进、出方向。客人进门时它会说“欢迎光临,客人出门时它又会说“谢谢光临”。语音电路发出的语音能给人以愉悦、亲切的感受。并且该装置不受情绪和天气冷热的影响,对待顾客热情如一。增强顾客对该部门的好感,提高该部门的声誉。它将成为一个无人值守的自动迎宾礼仪小姐。用该装置来代替迎宾小姐,不仅经济,而且十分有趣。2 机器

9、人的发展及现状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应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归功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了经济的投入,就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日本,战后以后开始进行汽车的工业,那么这时候由于它人力的缺乏,它迫切需要一种机器人来进行大批量的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的劳动强度,这是从社会发展需求本身的一个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人类的发展随着人们逐渐的这种社会发展的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断探讨自然过程中,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自然过程中,来需求能够解放人的一种奴隶。那

10、么这种奴隶就是代替人们去能够从事复杂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人们对不可达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也是人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需要。但另一方面,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好的想法,但是它也归功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 那么下面我谈一下就人们很关心的问题,为什么要发展机器人?那么简单说,机器人有三个方面是我们必要去发展的理由:一个是机器人干人不愿意干的事,把人从有毒的、有害的、高温的或危险的,这样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机器人可以干不好干的活,比方说在汽车生产线上我们看到工人天天拿着一百多公斤的焊钳,一天焊几千个点,就重复性的劳动,一方面他很累,但是

11、产品的质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机器人干人干不了的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发展的一个理由,比方说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人上不去的时候,叫机器人上天,上月球,以及到海洋,进入到人体的小机器人,以及在微观环境下,对原子分子进行搬迁的机器人,都是人们不可达的工作。上述方面的三个问题,也就是说机器人发展的三个理由。 那么什么是机器人呢?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但人们一般的理解,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似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或者叫自动化装置,它仍然是个机器。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有类人的功能,比如说作业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还能完成各种动作,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根据人的编程能自动的工作,这里一个显著的特

12、点,就是它可以编程,改变它的工作、动作、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所以这个机器人仍然是个机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关机器人定义,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机器人是计算机控制的可以编程的目前能够完成某种工作或可以移动的自动化机械,这是美国工程师协会定的一个定义,但日本和其他国家也对机器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从完整的更为深远的机器人定义来看,应该更强调机器人智能,所以人们又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那么这给机器人提出来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比方说机器人在这里边可以代替人进行焊接,焊接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可以搬运

13、,它在生产线中搬运玻璃和各种各样的一些零件的搬运的工作,还可以在生产线中码垛等等,这都是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一个例子。下面是机器人的主要发展过程:192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1939年 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1942年 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

14、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创造,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1948年 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1954年 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1956年 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1959年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

15、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1962年 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运),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1962年-1963年 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5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1965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纳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1968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