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97155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54分)1. (3分) 下列塑料的合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于另外三种的是( ) A . 聚乙烯塑料B . 聚氯乙烯塑料C . 聚苯乙烯塑料D . 酚醛树脂塑料2. (3分) (2016高二上宜昌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 生物油和矿物油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 . 煤的干馏、煤的气化,液化、石油裂化、乙烯聚合都属于化学变化3. (3分) 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 ) A . 用煮面汤洗涤餐具上的油污B . 用碘水检测土豆中含有淀粉C . 用料酒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D . 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鸡蛋清和食盐水4. (3分)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 二乙酸乙二酯B . 2甲基2氯丙烷C . 2甲基1丙醇D . 2甲基3丁炔5. (3分) (2018高一下肇庆期末) 根据 的结构,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 . 水解反应B .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 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D .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6. (3分) (2017高二下湖州期中)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使用

3、的试剂主要操作A乙醇(水)金属钠蒸馏B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苯(苯酚)浓溴水过滤D乙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A . AB . BC . CD . D7. (3分) (2018高一下宾阳期末)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发应的是( ) A .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 .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D .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8. (3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B .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C . 淀粉、蛋白质、

4、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 甲烷、汽油、生物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9. (3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乙烯属于芳香烃,也属于苯的同系物B . 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必定是同分异构体C . 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例如含有苯环的烃都是芳香烃D . 由乙醇制备乙二酸二乙酯,发生的反应依次为消去、加成、取代、氧化、酯化10. (3分) 已知酸性:H2CO3 , 将转变为 的方法是( )A .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的CO2B .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C . 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D .

5、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11. (3分) (2015高二下枣强期中) 下列实验的失败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 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黑色沉淀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后,未出现红色沉淀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A . B . C . D . 12. (3分) 取8.8g有机物X,完全燃烧后只生成7.2g水和 8.96L CO2(标准状况),已知该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44,其红外光谱图如图关于X的

6、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其化学式为C4H8O2B . 其满足右侧图象的酯有3种C . 鉴定该有机物的结构可用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氢谱D . 若结构为CH3COOCH2CH3 , 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13. (3分) (2016高二下武威期末) 由C6H5、C6H4、CH2、OH四种原子团(各1个)一起组成属于酚类物质的种类有( ) A . 3种B . 4种C . 5种D . 6种14. (3分) (2016高二下静海期中) 将 转变为 的方法为( ) A . 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B .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C .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D

7、.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15. (3分) (2018高三上中山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丙烯分子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 . 向溴水中分别通入乙烯加入苯,都能观察到溴水褪色现象,但原因不同C . C4H4只有 和CH CCH=CH2两种同分异构体D . 芳香烃 和 的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16. (3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机化合物中只存在极性键B .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必须与4个原子结合C . 碳原子间可形成非极性键D . 碳原子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17. (3分) 瘦肉精结构简式如右图。溶于水、乙醇,微溶于

8、丙酮,不溶于乙醚。对于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8N2Cl2OB . 瘦肉精是高分子化合物C . 能用乙醚等有机溶剂将瘦肉精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D . 瘦肉精属于芳香烃18. (3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与D2O互为同素异形体B . 乙二醇(HOCH2CH2OH)和甘油(CH2OHCHOHCH2OH)互为同系物C .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沸点各不相同D . (CH3)2CHCH2CH(CH3)2的名称是2,5-二甲基戊烷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共4题;共46分)19. (12分

9、) (2020高二上安庆期末) 葡萄是一种常见水果,可以生食或制作葡萄干,除此之外,葡萄还可用于酿酒。 (1) 检验葡萄汁含有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其现象是_。 (2) 葡萄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如下,补充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C6H12O6(葡萄糖)=2_+ 2 C2H5OH(3) 葡萄酒密封储存过程中会生成有香味的酯类,酯类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制备,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溶液。实验开始时,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若要分离出试管b中的乙酸乙

10、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填字母)。A普通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20. (10分) (2019黄山模拟) 某化合物H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CHCH在NaNH2液氨条件下可生成CHCNa或NaCCNa(1) A的化学名称是_,BC的反应类型是_(2) DE的反应试剂、条件是_,F中不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3) H的分子式是_(4) FG的化学方程式是_(5) W是E的同系物,比E少一个碳原子,则符合下列条件的W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写一种) 有两种官能团遇FeCl3溶液显紫色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之比是32221(6) 依据上述题目信息,写出用乙醛和乙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

11、线(无机试剂任选)_。 21. (12分) 某物质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分子中共有12个原子(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单键、双键等化学键)(1) 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2) 该物质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3) 下列物质中,与该产品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CH3CHCHCOOHCH2CHCOOCH3CH3CH2CHCHCOOHCH3CH(CH3)COOH22. (12分)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与 O2与O3乙醇与甲醚(CH3OCH3)H2O与D2O CH3CH2CH2CH2 CH3与CH3CH(CH3)CH3C60与C70(1) 互为同位素的是_(填编号、下同); (2)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 (3)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 (4) 互为同系物的是_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5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共4题;共46分)19-1、19-2、19-3、20-1、20-2、20-3、20-4、20-5、20-6、21-1、21-2、21-3、22-1、22-2、22-3、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