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972034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M通信系统设计初始条件:具备通信课程的理论知识;具备模拟与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知识,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M码速率128KB,有线通信,语音信号无明显失真;2、对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与模块进行设计,包括M编译码电路,同步脉冲序列,低通滤波器等;3、对M斜线、临界过载等进行误差分析,设计相应电路以检测上述现象;4、进行系统仿真,调试并完成符合

2、要求的课程设计书。时间安排: 二十二周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21.增量调制原理32.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与编码的动态范围52.1 增量调制系统的量化误差52.2 过载特性62.3 动态范围73.增量调制的抗噪性能83.1 量化信噪比83.2 误码信噪比94. 增量调制系统模块电路设计分析104.1 加法器电路与限幅放大电路104.2 极性变换电路、积分器和射随器电路114.3 抽样脉冲发生器电路与定时判决器124.4 低通滤波器124.5 总体电路设计135.电路仿真及信号波形测量146. 实物制作167. 课

3、程设计实践心得体会17附录1.18附录2.19参考文献20摘要增量调制简称,它是继PCM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De Loraine于1946年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简化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间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军事和工业部门的专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如此,近年来在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已被用作A/D转换器。 增量调制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比特率较低时,增量调制的量化信噪比高于PCM的量化信噪比; (2)增量调制的抗误码性能好。能工作于误码率为的信道中,而PCM要求误比特率通常为; (3)增量调制的编译码器比

4、PCM简单。增量调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所产生的二进制代码表示模拟信号前后两个抽样值的差别(增加、还是减少)而不是代表抽样值本身的大小,因此把它称为增量调制。在增量调制系统的发端调制后的二进制代码1和0只表示信号这一个抽样时刻相对于前一个抽样时刻是增加(用1码)还是减少(用0码)。收端译码器每收到一个1码,译码器的输出相对于前一个时刻的值上升一个量化阶,而收到一个0码,译码器的输出相对于前一个时刻的值下降一个量化阶。关键字:模拟信号数字化 增量调制量化 量化信噪比 误码性 1.增量调制原理增量调制(Delta Modulation,M)是一种最简单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ifferential P

5、CM,DPCM)。当DPCM系统中量化器的量化电平数取为2时,此DPCM系统就成为增量调制系统。原理方框图如下: (a)编码器 (b)译码器图1.1 增量调制原理方框图 图1.1示出增量调制原理方框图。图1.1中预测误差被量化成两个电平和。置称为量化台阶(quantization step)。这就是说,量化器输出信号只取两个值或。因此,可以用一个二进制符号表示。例如,用“1”表示“”,及用“0”表示“”。译码器由“延迟相加电路”组成,它和编码器中的相同。所以无传输误码时,=。在实际系统电路设计中,为了简单起见,通常用一个积分器(integrator)来代替上述“延迟相加电路”,并将抽样器放在相

6、加器后面,与量化器合并为抽样判决器,如下图1.2所示。 编码器 (b)译码器图1.2 增量调制原理方框图图1.2中编码器输入模拟信号为,它与预测信号值相减,得到预测误差。预测误差被周期为的抽样冲击序列抽样。若抽样值为负值,则判决输出电压(用“1”表示);若抽样值为正值,则判决输出电压(用“0”表示)。这样就得到二进制输出数字信号。图1.3中示出了这一过程。因积分器含抽样保持电路,故为阶梯波形。输出二进制波形Ts图1.3 增量调制波形图在解调器中,积分器只要每收到一个“1”码元就使其输出升高,每收到一个“0”码元就使其输出降低,如下图1.4所示。这样就可以恢复图1.3中的阶梯形电压。这个阶梯电压

7、通过低通滤波器平滑后,就可以得到十分接近编码器的原来输入的模拟信号。图1.4 解调器中积分器译码原理图2.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与编码的动态范围2.1 增量调制系统的量化误差由上述增量调制原理可知,译码器恢复的信号是阶梯形电压经过低通滤波平滑后的解调电压。它与编码器输入模拟信号的波形相似,但存在误差,即量化噪声(quantization noise)。在分析系统量化噪声时,通常假设信道加性噪声很小,不造成误码。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量化噪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量化噪声,另一种则被称为过载量化噪声。 如图1.3所示的量化过程,本地译码器输出与输入的模拟信号作差,就可以得到量化误差,具体计算方法为:,

8、的波形是一个随机过程。如果的绝对值小于量化阶,即,在到范围内随机变化,这种噪声被称为一般量化噪声。过载量化噪声(有时简称过载噪声)发生在模拟信号斜率陡变时,由于量化阶是固定的,而且每秒内台阶数也是确定的,因此,阶梯电压波形就有可能跟不上信号的变化,形成了包含很大失真的阶梯电压波形,这样的失真称为过载现象,也称过载噪声,具体情况如图2.2(b)所示;如果无过载噪声发生,则模拟信号与阶梯波形之间的误差就是一般的量化噪声,如图2.1(a) 所示。图中的,可以统称其为量化噪声。图2.1 增量调制的量化噪声2.2 过载特性当出现过载时,量化噪声将急剧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尽量防止出现过载现象。为此,

9、需要对系统中的量化过程和系统的有关参数进行分析。 设抽样时间间隔为,则上升或下降一个量化阶,可以达到的最大斜率K(这里仅考虑上升的情况),可以表示为: (2.1) 这也就是译码器的最大跟踪斜率。显然,当译码器的最大跟踪斜率大于或等于模拟信号x(t)的最大变化斜率时,即 (2.2)译码器输出能够跟上输入信号的变化,不会发生过载现象,因而不会形成很大的失真。但是,当信号实际斜率超过这个最大跟踪斜率时,则将造成过载噪声。因此,为了不发生过载现象,则必须使和的乘积达到一定的数值,以使信号实际斜率不会超过这个数值。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大或来达到这个目的。 对于一般量化噪声,由图2.1(a)不难看出,如果增

10、大则这个量化噪声就会变大,小则噪声小。采用大的虽然能减小过载噪声,但却增大了一般量化噪声。因此,值应适当选取,不能太大。 不过,对于系统而言,可以选择较高的抽样频率,因为这样,既能减小过载噪声,又能进一步降低一般量化噪声,从而使系统的量化噪声减小到给定的容许数值。通常,系统中的抽样频率要比PCM系统的抽样频率高得多(通常要高两倍以上)。2.3 动态范围当系统的有关参数确定以后,信号能够进行正常编码的幅度范围,就是系统编码的动态范围。为此,需要确定幅度上限和幅度下限。 实现系统正常编码条件之一,就是要确保在编码时不发生过载现象。现在以正弦型信号为例来确定幅度上限。设输入信号为,此时信号的斜率为:

11、 (2.3)分析式(2.2)和式(2.3)可知,不过载且信号幅度又是最大值的条件为 (2.4)式(2.4)中的就是正弦波信号允许出现的最大振幅。确定幅度下限。这里同样假设输入信号为,此时信号的幅度很小,以至于图1.2所示的框图中,输出码序列为一系列0、1交替码,可以证明当的幅度小于时,仍为正、负极性相同的周期性方波,只有当振幅超过时,才会受的影响,从而改变输出码序列。所以,开始编码正弦信号振幅=。这样,系统编码的动态范围可以定义为: (2.5)3.增量调制的抗噪性能对于简单增量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用系统的输出信号和噪声功率比来表征。系统的噪声成分有两种,即量化噪声与加性噪声。由于这两种噪声互

12、不相关的,所以可以分别进行讨论和分析,由信号功率与这两种噪声功率的比值,分别被称为量化信噪比和误码信噪比。3.1 量化信噪比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量化误差有两种,即一般量化误差和过载量化误差,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都是采用了防过载措施,因此,这里仅考虑一般量化噪声。在不过载情况下,一般量化噪声的幅度在到范围内随机变化。假设在此区域内量化噪声为均匀分布,于是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3.1)因而的平均功率可表示成: (3.2)应当注意,上述的量化噪声功率并不是系统最终输出的量化噪声功率,从图1.2可以看到,译码输出端还有一个低通滤波器,因此,需要将低通滤波器对输出量化噪声功率的影响考虑在内。为了简化运算,

13、可以近似的认为的平均功率均匀地分布在频率范围之内。这样,通过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之后的输出量化噪声功率为: (3.3)设信号工作于临界状态,则对于频率为的正弦信号来说,结合式(2.4)给出的信号幅值最大值,可以推导出信号最大输出功率: (3.4)利用式(3.3)和式(3.4)经化简和近似处理之后,可以得系统最大量化信噪比: (3.5)3.2 误码信噪比分析误码信噪比,首先求出积分器前面由误码引起的误码电压及由它产生的噪声功率和噪声功率谱密度,然后求出经过积分器以后的误码噪声功率谱密度,最后求出经过低通滤波器以后的误码噪声功率为: (3.6)式中为低通滤波器低端截止频率,为系统误码率, 结合

14、式(3.4)可以求出误码信噪比为 (3.7)结合式(3.5)和式(3.7)可以得到总的信噪比为: (3.8)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为提高系统抗噪声性能,采样频率越大越好;但从节省频带考虑,越小越好,这两者是矛盾的,要根据对通话质量和节省频带两方面的要求提出一个恰当的数值。4. 增量调制系统模块电路设计分析由图1.2得,增量调制通信系统由加法器、抽样脉冲判决器、积分器、低通滤波器几个模块组成。在设计电路系统时,需要设计的电路模块有:加法器电路、限幅放大电路、抽样脉冲发生器电路、定时判决器(D触发器)、极性变换电路射随器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电路。4.1 加法器电路与限幅放大电路加法器和限幅放大器共同构成比较器,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1所示。相加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