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96827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设计知识点总结名称解释1、网络带宽答:在频带(模拟)传输网络中,带宽指波长、频率或能量带的范怜I, 一般特指频率上、卞 边界之差,以Hz (赫兹)为单位。在基带(数字)传输网络中,带宽通常用来衡量数据的传输速率。在基带串行传输网络 中一般以比特每秒(bit/s)为基本单位;在服务器总线、接II、磁盘系统并行传输设备 中一般以字节每秒(Byte/s)为基本单位。2阻塞式与非阻塞式答:【1】在分层网络设计中,如果上层(如汇聚层)链路带宽人于或等于下层(如接入层) 链路带宽的总和,称为非阻塞式设计;2 如果上层链路带宽低于下层链路带宽的总和,称为阻塞式设计。3流量设计中80/20和20/8

2、0规则答:【1】流量设计的80/20规则认为,在一个设计良好的网络中,一个网段上80%的数据流 量是在本网段内部流动,只有20%的网络流量访问其他网段。这种设计主要适用于 分布式服务器设计的园区网,网络通信主要在本网段的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 优点是减轻了网络核心层的流量压力,缺点是不利于网络集中管理。2 20/80原则恰好与之相反,只有20%的数据流量访问本地局域网,而80%的数据流 量需要流出本地网络。这种设计主要适用于采用B/S工作模式的小型企业局域网。 优点是有利于降低网络成本,提高网络安全。4、链路聚合答:链路聚合是将交换机上的多个端II在物理上连接起来,在逻辑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

3、 个有较大宽带的端口,实现均衡负载,并提供冗余链路。5、EtherChannel答:Cisco公司的链路聚合技术称为以太通道(EC)。构成EC的端门必须配置成相同的特性, 如双工模式、速度、同为FE或GE端II、VLAN范闱、VLAN中继状态和类型等;组端I I 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组端I I使用的传输介质相同;组端I I必须属于同一层次;当EC 中某一条链路连接失败时,EC中其他链路照常工作。6、Qos (服务质量答:Qos是指IP网络在传输数据流时,满足一系列服务请求的实现机制。7、负载均衡答: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简称为负载均衡,它是釆用一组设备和多条通信链路,将通信量及其 他工作智能地分

4、配到整个设备组中的不同设备上,或将数据流量均衡的分配到多条链路 上,提供最快的响应速度,以及不停顿的服务。负载均衡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处理:一是将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均衡分配到多台节 点设备上分别处理,以减少用户等待时间;二是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需要将结果 进行汇总,返回给用户端主机。8、MTBF答:MTBF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指产品从一次故障到卞一次故障的平均时间。9、网络可用性答:町用性用来衡量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持续服务的能力。它表示在给定时间内,系统或系统某一能力在特定坏境中能满意工作的概率。系统可用性二系统运行时间系统运行时河+系统停机时间x 100%10、集群系统答:集群系统

5、时将2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软件和网络,将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组 成一个高可用的超级计算机群组,协同完成大型计算机任务。11、Fence设备答:Fence设备用于监控节点状态和控制节点自动重启和关机。当有节点出现故障时, 处于正常状态的节点会通过Fence设备将故障节点重启或关机,以释放IP地址、磁 盘空间等资源防止发生资源征用的情况。Fence设备有两种:一种是服务器内置的, 如IBM服务器的RSA、HP服务器的iLO卡。另外一种是外部Fence设备,如APC公 司的外置电源管理器、UPS、SAN交换机等。12、IATF网络模型答:IATF模型将网络系统分成局域网、飞地边界、网络设备、支持性

6、基础设施4种类型。 飞地是指位于非安全区中的一小块安全区域。局域网包括涉密网、专用网、公共网络和 网络设备。网络支持性基础设施包括专用网络、公共网络、通信网等基础电信设施。13入侵检测系统(IDS)答:IDS通过抓取网络上的所有报文,分析处理后,报告异常和重要的数据模式和行为模 式,使网络安全管理员清楚地了解网络上发生的爭件,并能够采取行动阻止可能的破坏。24、IPS功能答:IPS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入侵防御系统,IPS不但能检测入侵的发生,而且能实时 终止入侵行为。IPS 般部署在网络的进出II处,当它检测到攻击企图后,它会自动地将 攻击包丢掉或采取措施将攻击源阻断。它可以阻击由防火墙漏掉的

7、或IDS检测到而不能 处理的网络攻击,从而减少因网络攻击而受到的损失。15、网络隔离技术答:网络隔离技术包括物理隔离和协议隔离。物理隔离主要是通过物理隔离卡或物理隔 离交换机来实现。而协议隔离主要是通过安全隔离网闸(GAP)技术来实现。16、GAP技术答:通过专用硬件和软件技术,使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网络在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安 全传输和资源共享。17、综合布线系统答:是由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由用户建立18、配线子系统答:包括楼层水平电缆或光缆、桥架、预埋管道、交换机等,水平电缆采用星形结构布线, 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楼层配线间。19、工作区子系统答:工作区

8、子系统是指从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区域,包扌舌办公室、作业间等需要电话、计 算机等设备的区域。简答题1、网络分层设计方法?答:【1】接入层的设计原则(注意的问题)(1)适度超前。为了避免重复设计,投资,同时满足企业网络业务发展需求,在设 计工作中要遵循适度超前的设计原则。(2)分期实施。接入层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接入技术也在不断改变,在充分考虑投 资成本的情况下,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总体设计和分期建设网络工程。(3)简化设计。接入层设备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网络,为了降低网络技术成本和提 高网络效率,应遵循尽量简化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简化、设备简化和接II简 化等技术。(4)安全隔离。在接入层,应当隔离

9、各个用户之间的相互访问。常见的隔离技术有 过滤策略、访问控制技术、VLAN划分、路由器隔离、防火墙隔离等。【2】汇聚层的功能(1)链路聚合:减少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的链路数,当汇聚层与核心层有多条链路 时,通过链路聚合实现链路上的负载均衡。(2)流量聚合:将介入层的人量地鼠链路转发到核心层,实现通信流量的聚合。(3)路由聚合:在汇聚层进行路由聚合可以减少核心层路由器中路由表的人小。(4)主干带宽管理:对网络主干链路进行流量控制,负载均衡和Qos保证。(5)信号中继:对跨交换机划分VLAN,进行信号中继(Trunk)。(6)隔离变化:网络接入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为了避免接入层变化对核心层的影 响,

10、可利用汇聚层隔离接入层拓扑结构的变化。【3】核心层设计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数据包高速交换,是所有流屋的最终汇聚点和处理点, 网络工程设计上看,设计简单、性能要求严格。2、VLAN的标准答:VLAN 相关的标准有 IEEE802.1Q、IEEE802.1p、IEEE802.10, ISL (Cisco)等。IEEE802.1Q协议定义了基于端I I的VLAN模型,它给出了各种专有VLAN的统一标准, 它提出了入II规则、出II规则、VLAN成员关系、统一的VLAN帧格式和VLAN的实现方 法等规范,它可用于不同厂商交换机产品的互连。IEEE802.1p标准提出了优先级的概念。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包

11、,主机在发送数据时, 就在MAC帧头部优先级标志中,指明该数据包的优先级。3、不同VLAN划分方法的优点与缺点答:【2】基于端1的VLAN划分(静态)优点:划分方法简单、网络性能好、人部分交换机支持、交换机负担小、适合任 何大小的网络。缺点:手工设置较繁琐、用户变更端II必须重新定义应用范围:应用广泛2基于MAC的VLAN划分(动态)优点:用户设置该表时不需重新配置、安全性好缺点:所有用户都必须配置、网卡更换后必须重新配置、交换机执行效率低 应用范围:应用不多【3】基于协议的VLAN划分(动态)优点:管理方便、维护工作量小缺点:交换机负担较重应用范围:应用较少4基于IP组播的VLAN划分(动态

12、)优点:可将VLAN扩大到广域网、很容易进行扩展、适合于不在同一地理范围的 局域网用户组成一个VLAN缺点:不适合局域网、效率不高应用范围:应用极少4、生成树(STP)协议工作原理?答:【1】IEEE 802.1d标准定义生成树协议,解决网路坏路问题的方法是让网桥之间相互通 话,确保任何网络环路之间只有唯一路径。2快速生成树(RSTP): RSTP在STP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快 4s),它只能在点到点的连接中工作,否则将回到STP模式。它只是改进了生成树 的收敛时间,并没有解决在整个局域网中只能建立一个生成树的不足。为了避免 生成树过于复杂,在局域网中最好不要使用超过7个网络

13、节点。【3】多路生成树(MSTP): MSTP是一种适应VLAN应用的技术,它允许为每个逻辑网 络(VLAN )建立一颗树形拓扑,以适用与结构层次复杂的人型局域网和以太城域网。5、IP的规划设计和分配应遵循的原则答:【1】按需分配,避免地址浪费。应根据网络的规模、建设周期、业务发展等因素,预测 IP地址需要的数量,本着既满足需求又不造成浪费的原则进行分配。【2】利用技术,高效划分。打破传统的A、B、C类地址划分的方法,充分利用CIDR及 VLSM等技术,合理、高效的使用IP地址。【3】保持地址的连续性。在分配IP地址过程中,应尽量保证网络内部地址的连续性,尽 量按地域或部门分配连续的IP地址块

14、。【4】合理预留地址。地址预留时要注意地址聚合问题,同时预留空间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避免地址的闲置和浪费。(5内网地址私有化。在不影响网络服务的前提下,内部网络应尽量使用私有地址。6限制静态网址分配。所以静态地址的分配,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详细的规划说明。【7】AS (自治系统)号码的分配。对私有自治系统号码,在一个人型网络内部应统一规 范分配。6、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答:优点:保证服务。提供保证的带宽和时延限制来满足应用程序的要求,如VoIP服务可以预留 10M的带宽和不超过Is的时延。负载控制服务:保证即使在网络过载的情况卜,也能保证某些应用程序的数据包低时延 和高通过率。缺点:I

15、ntServ试图为每一路呼叫都建立一条虚链路。IntServ每次呼叫前都必须进行的信令传递,这个过程非常占用网络带宽。IntServ具有面向连接的特性,这与IP技术的无连接特性是冲突的,容易导致网络的复 杂化。Intserv还需要全部网络设备都能提供一致的技术才能实现的Qos。7、DiffServ的优点缺点答:优点:没有基于流的额外开销,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好,与其他QoS技术兼容,DiffServ 处理效率高,实施可以分步进行。缺点:DiffServ只着眼于网络中的单个路由器,缺乏全网观念。它只为进入当前的路由 器的数据包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并不关心数据包下一跳路由器的状态如何。发生 拥塞的时候,无论数据包的优先级多高都会被阻塞,在构建网络时,需要对网络 中的路由器设置相应的规则,配置管理比较复杂。8、QoS保证队列调度算法有着密切联系、队列算法如下:答:【1】FIFO (先到先服务)2 RED (随机早期检测)【3】PFQ (分组公平队列)【4】WFQ (加权公平队列)5 PQ (优先级排队)6 RR (轮循调度)9. 高可用性的7R原则答:【“冗余,设备制造商一直在产品设计中保持一定的冗余,如主控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