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96016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八上宛城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龟壳地壳 曝热一曝十寒 乘隙进攻千乘之国B . 譬如癖好 梗概慷慨激昂 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 . 缱绻蜷缩 绚烂怪石嶙峋 蠢蠢而蠕妇孺皆知D . 夹缝夹杂 跳踉踉踉跄跄 叨扰四邻絮絮叨叨2. (2分) 下面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萤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B . 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

2、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C .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键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D .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3. (2分) (2017八上肇源期末)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盼已久的巴西世界杯终于开赛了,这令全世界的球迷们喜出望外 , 他们又可以尽情享用这场为期一个月的足球盛宴了。B . 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C . 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D .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

3、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B .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C . 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D .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

4、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5. (2分) (2018云南) 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项是( )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披上了一色的玫瑰红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香,周围的雪峰被溶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自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 . B . C . D . 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5分)6. (10分) (2014龙岩) 简答题(1) 简述真假“黑旋风”的故事。(2) 简述鲁滨逊制陶器的经过。7. (15分) (2016

5、九上长春月考) 填充。(1) 不畏浮云遮望眼,_。(2) _,夜泊秦淮近酒家。(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演化为无私奉献的句子是_,_。(4) 陶渊明的饮酒中,反映诗人生活志向,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_,_。(5)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6) 李商隐的无题中用比喻象征手法极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7) 范仲淹渔家傲中运用典故,写思念家乡和战争没有结束的矛盾的句子是_,_。(8)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8. (6分) (2

6、016八下射阳期末) 新华中学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材料1】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材料2】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1) 【活动一】请从材料1概括出一个结论。 (2) 【活动二】为推进“与经典同行”进校园活动,针对材料2所反映的现象,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阅读经典名著,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

7、共7分)9. (7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小重山岳 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蛩(qing):蟋蟀。(1) 词中说的“心事”指 _;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2) 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清)纪 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

8、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阅十余岁: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尔辈不能究物理

9、: 如是再啮:(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众服为确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B . 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 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C . 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D . 文章启示我们: 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4)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吸取了先秦散文的优点,晚年所写的一部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

10、闻为主的志怪小说。其中河中石兽正体现出了纪氏语言平易简淡,内容波澜起伏,立意高远的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1. (22分) (2019七下上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王崇亚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

11、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

12、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老人告诉我,这

13、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

14、老人,走了。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B . 第段画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不得不屈从命运的生存态度。C .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D . 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十分契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2) 第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3) 请根据文章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4)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 本文第段画线部分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使用了相同的插叙写法,请比较它们在写作意图方面有何不同。 【链接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