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8675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国学经典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诫子书一、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准字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容,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

2、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诸亮是在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子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3、师读,提示长句停顿。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3、/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读。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6、学生齐声朗读。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孔子家语一、教材分析:孔子家语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展对话的记录。二、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容,熟读成诵。2、通过

4、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论语大家都熟悉了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也是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展对话的记录,叫孔子家语。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孔子家语。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展对话的记录。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3、师读,提示长句停顿。“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

5、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又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假设兰兮长不改,心假设兰兮终不移。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四研读,赏析文章:芝和兰这两种香草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但它们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它们变得没有香气;人格高尚的人修行道义以身立德,他们也不会因为困难窘迫物质贪乏而改变气节。所以说,与人格

6、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好象住在了放有芝兰的屋子里,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是因为你已经为之同化,满身是香了;而与品德低劣的人住在一起,就好象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一样,时间长了闻不出它的腥臭,是因为你已与之同化满身臭气了。放有红色朱砂的地方会实其染红,而放有漆墨的地方会被其染黑,因此,想要做君子的人或者说是君子,都会慎重选择他们所居所处的环境。事实上,君子就象芝兰和松梅一样,不会因为没有人来而不芳香四溢,也不会因为清苦卑微而变得庸俗丑陋;他们的志气如香兰一样天长地久不会改变,他们的信念如芝兰一样坚决不移始终如一。五朗读,积累词句: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参军行教学目标:1、边塞诗歌

7、的特点。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3、学习诗歌的比照,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教学重难点: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2、学习诗歌的比照,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2、提醒课题,板书:参军行3、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4、介绍参军行一共诗七首,本课学习的是其四和其五。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教师读,激发热情。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同

8、桌互读,互相正音。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理解词语。结合注释、查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容。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一学习参军行一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设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

9、达出来?4、指导背诵。二学习参军行二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2、感悟诗情1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已报生擒吐谷浑。2结合诗句说说你从诗的后两句感受到了什么?3、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军队的威武形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6个带点词确实切意思,并能正确理解诗句。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

10、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介绍作者陆游及写作背景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古诗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随机指导理解“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的虚指写法。4、疏通诗义后追问: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哀声

11、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4、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年了。同学们,年啊,个月啊,个日日夜夜呀!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背诵陆游示儿,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古诗读

12、到这里,你觉得“遗民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遗忘、遗弃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三、整体参读,体察诗蕴1、的权贵们在歌与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们却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学生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迎凉有感的背后,是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2、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炽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畅谈体会,随机点评。3、沉沦的是无道昏君,堕落的是无耻佞臣。课件播放MTV满江红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 能正

13、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更好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诗人间的深厚情谊、离别情绪,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课文。教学过程:一、共背古诗,感受经典。1. 谈话。 同学们,最近你在我们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表现怎么样?都背了哪些古诗文?请你把最近背诵的容背给同学们听一听。2.学生背。3 .评点:确实,一位好的诗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告诉你无欲那么刚、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可以提供应我

14、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寄放自己心灵的空间。下面教师提供应同学们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希望大家喜欢。(从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正确、通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 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试一试将古诗读正确、通顺。谁已经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站起来读一遍。每一组抽一选手读,学生评点(首先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别人)。3.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4. 默读,想一想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一下,看一看大家有没有共同的问题。(1) 交流。(2) 出示一些重要问题。(初读古诗,质疑生难,勾起深入研读的兴趣和欲望。)三、 初读课文。1.读一读课文,看一看哪些问题能自行解决,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待大家一起继续讨论。2.读课文,先自读一遍,然后小组合作通读一遍。3.各小组组长先协商各组读一节,全班合作读好一篇课文 。(先练习,再配乐朗读)(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