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77619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为全方面落实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总体布署, 继续在全市中小学校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深入提升广大师生的当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制订以下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纲领和市委、市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要求,将生态环境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学科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帮助学生取得人和自然友好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法。二、工作目标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努力提升环境

2、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外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深入开展第十三批省级“绿色学校”创立工作,大力开展建设节省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型校园的工作,并加强对已创成绿色学校的管理。三、工作内容1.全方面普及环境保护教育。整年,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督促引导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过学科渗透、研究性学习、班团体活动等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路径,采取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特点的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努力提升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2.开展环境保护专题实践。在全市

3、中小学开展课外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各学校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小区和家庭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等形式,结合植树节、国际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专题实践活动,各级绿色学校要开展12次当地环境问题的调查,并将调查写成汇报,锻炼并提升学生的观察、语言表示和写作能力。3.创立省级“绿色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全市中小学“绿色学校(幼儿园)”创立活动的连续深入开展,主动开展第十三批省级“绿色学校”创立工作,强化指导,确保创立水平和示范带动作用,并做好原已确定的绿色学校的长期有效管理工作。今年,将根据省环境保护厅和省教育厅的安排,对照

4、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绿色学校”评定标准对已命名的第一批至第三批省级绿色学校(幼儿园)进行复查。4.营造良好舆论气氛。各地各校要主动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秸秆禁烧”、“无车日”等各类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以促进改进校园和小区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地各校要有效利用校园、校讯通、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普及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知识和环境保护常识,激励、号召广大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支持、参加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气氛。四、工作要求1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各地各校要充足认识本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主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员牵头负责

5、,落实工作职责任务。对于上述工作内容,各地各校要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逐项进行落实。2.精心组织,力争实效。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围绕市教育局的总体布署,充足发动广大师生,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充足准备,确保工作取得成效。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操作要便捷,效果要实在,切忌走过场、搞形式。3.严格标准,主动申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组织好申报工作,全部申报省级“绿色学校”的学校,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申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照江苏省“绿色学校”考评评定标准,对所辖区内申报学校详细情况进行排查,如发觉问题要立即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学校进行整改,促进其达成申报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