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749328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关于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过去曾经有过多次尝试,近两年更是在基层企业中付诸实施,并初步积累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笔者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工作必须迈入实质性的革新之路,结合统计体制的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全面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一、基层统计的四个层面当前,基层统计总的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农村基层统计,二是县市区所属的地方基层企业统计,三是地方党政各部门单位统计,四是中央、省、市管辖的企事业单位及集团企业所属的分支机构即垂直管理单位统计。四个层面面临四种不同的困境。农村基层统计的困境主要是

2、:统计的内容广泛,涵盖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统计任务重;统计对象细小、众多、复杂,调查收集资料困难;统计经费短缺,统计力量薄弱,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任务形成显著矛盾。地方基层企业统计的困境主要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统计头不明;统计机构、人员缺失,统计任务落实难;行政管理婆婆多,负担任务重,企业对统计调查的规避意识强,配合程度低;部门管理各自封闭,登记、注册、统计标准差异大,信息共享难。地方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统计除劳动工资统计外,有关组织、人事、人力资、财务收支、信息化建设等其他方面的统计尚为盲区。对垂直管理单位统计的困境则主要是:随着经济管理权限的上收,许多县级机构逐步演变为“分理处”或“代办处”,成为

3、上级管理部门或公司的一个产业活动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报表和独立的统计权限,统计调查难以进行,而其所有的经济活动又都是当地宏观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对评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可缺少。二、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四个方向1.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基层统计在人、财、物上的可承受力,尽可能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解决基层统计疲于应付做报表的问题。这也符合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精神。2.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基层统计的技术手段,从技术角度提高基层的可操作性及统计工作效率。技术手段包涵两层含义,即收集取数的方法问题和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3.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必须着眼于社会经

4、济活动的现实考虑,增强统计调查的适用性。既要考虑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即这个指标数据能否确切地收集得到;又要考虑指标设计的必要性及相互间的替代性、调查方式的互补性,即这个指标设计的现实意义及数据能否通过其他途径收集取得。4.基层统计一套表设计还必须与统计体制改革相配套,综合解决基层统计所面临的体制障碍,增强统计一套表的适用效果。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设计总的宗旨就是要使统计工作向着人性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工作效率,重塑统计形象。三、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模式目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一套表制度,还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套表,同样是多头设计、专业布置、分别收集、分别审核、分别汇总处理,仅仅是各种

5、报表在数据处理程序上的简单汇集而已。要使统计工作有一个全新的变化,则必须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基层一套表制度,改革不适宜的统计体制,而不仅仅是统计指标的删删减减或调查周期的变来变去。根据上述基层统计的四个层面,我们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类型建立不同的一套表,即农村统计一套表、企业单位一套表、机关事业单位一套表,对垂直管理单位则必须另劈溪径,由上级统计部门统一收集下返。1.农村统计一套表。农村经济统计要抛弃目前的行、列过录式报表,设计成“三张表”则完全可解决问题,即依据目前农业普查的报表设计模式分别设计一张村(组)卡、一张乡卡、一张县卡,凡是村(组)卡所能收集数据资料的,乡卡不再重复填报,凡

6、是村卡、乡卡所能收集数据资料的,县卡不再重复填报。如果数据录入处理放到乡镇一级,村卡可改成组卡,如果数据录入处理放到县一级,则宜以村卡设计为妥。具体放到哪一级录入处理,取决于统计体制改革的效果及基层电脑的配置程度。农村一套表的指标设计应以收集农村基本信息指标为主,如人口类指标、耕地面积及农机等生产条件类指标、社会事业类指标、农村社区环境类指标等,这类指标一年或半年调查一次。而农业生产情况指标,在现行经营体制下,经营单位分散、细小,生产活动无记录,收集取数非常困难,传统的统计报表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应当取消,改为与农村住户经济调查相结合,县级以上综合数据由统计部门通过按季抽样调查推算生成。一些

7、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指标,如“优质稻”、“三元杂交猪”等宜交由相关部门去完成统计作业。2.企业单位一套表。企业单位一套表要突出企业的性质,又要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的趋势,按经营主业,分类设计一套表,如工业企业一套表、商业企业一套表、餐饮企业一套表、服务企业一套表等等。企业一套表的设计即在原基本单位报表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各种报表实行整合,将各类型企业设计成二张表,一张表为基本情况表,即登记注册信息情况;一张表为生产经营(含产品产量及价格指标)及财务运行情况表,同时将劳动工资、能消耗、科技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纳入进来,以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投入产出情况。第二张表的数据采集过程应集中一人

8、完成,即集中一人布置、收集、审核、录入、叠加汇总,改变当前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一套表模式,打破专业设置的界限。企业一套表的指标设计,应以反映当年经营活动的绝对指标为主,剃除派生指标及同期指标,这两者都可通过计算处理程序来加工完成。同时进一步减少一些虚设指标,即那些基层企业无法填数或者不懂得计算而又不得不估算上报的指标,这些指标往往是统计数据质量的乱,一些必要的综合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等最好由综合统计部门通过计算机生成。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指标设计应该体现出共性与特性的区隔,特性指标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的业务经营指标。考虑到同一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能还要适当增加一些附注指标,以便按行业分离其经营

9、成果。企业基本情况表可实行半年报,生产经营及财务运行情况表建议按季统计,减少报表上报的频度,集中精力搞好基本情况的调查核实工作,以及增加地方统计部门按自身需要开展的补充调查的主动性。3.机关事业单位一套表。机关事业单位统计主要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及日常收支的统计,这些单位的基本情况除法人代表的变化比较频繁外,其他方面的属性相对稳定。考虑到与企业单位的宏观数据的衔接汇总,如劳动工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等,也应当设计二张表,一张为基本信息表,将组织、人事统计、人力资统计等纳入进来。一张表为反映财务收支及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的经济运行报表。前者实行半年报,后者

10、实行季报。4.垂直管理单位的统计。前面已经提到,这部分单位的数据收集,在基层显得非常困难,需要上级统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因而应由上级统计部门统一收集后,按统一地址代码分县市区下返,下返数据包括综合价值量指标及具体的业务量指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经营的集约化及内部管理的集权化也进一步提高。如郴电国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湘能电力等股份制企业、老百姓连锁超市、生连锁超市、金融、保险、电信、交通、烟草等经营性服务单位。如果对这方面的统计不予正确对待,则分县市区进行的GDP核算及综合调研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以上四个层面的单位其基本信息情况表可以集中一张表设计,也就是在原来的表中予以调整充实

11、即可。具体的指标设计还需另做研究。另外,对于一些筹建单位或新建投资单位,也应该在基本单位信息表中予以体现,以便于顺利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四、进一步完善数据处理系统,为实施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要加大对现行处理系统即ePras的培训力度,建议上级的程序维护管理人员亲自下到基层来进行面对面的培训,提高计算机操作培训的效果,使基层操作人员普遍达到应知应会的程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数据处理报表制度进行瘦身,根据新的一套表减少基层表的种类,而相应增加综合运算、数据分析p 处理表的种类,提高数据综合分析p 处理能力,满足综合开发利用统计数据信息的需要。五、加快统计体制改革,以适应实施基层“

12、一套表”的需要一是按统计流程设置统计内部机构。按照一套表的设想,统计工作的流程仍然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p 。因此政府统计机构的内部设置也应该打破按专业设置的常规,比照此一过程来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互为依存的内设机构。在县级统计机构中,由于统计设计的职能相对较弱,可与统计综合分析p 职能合并。初步设想是:设置四个部门,即统计登记注册机构、统计调查队、统计数据处理中心、统计综合分析p 机构。此外,党务、组织、人事、后勤、法制工作也应一同考虑而设立相应机构。统计登记注册机构的职能主要是搞好统计调查对象登记,负责采集基本单位信息资料,建立综合单位名录库;统计调查队的职能主要是专司

13、统计数据采集,负责完成除单位基本情况表外的经济运行情况定期统计报表,搞好抽样调查和普查,完成原始数据的录入、审核工作,可按单位类型核定编制;统计计算中心则主要是负责设备及数据运行系统的维护与更新、统计数据的综合运算、信息化建设等;综合分析p 机构主要是负责综合设计、综合平衡、综合核算、综合分析p 、管理部门统计、建立综合数据库、抓好统计数据信息发布等。二是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适应统计一套表管理的乡镇统计站,作为县级调查队的延伸,将乡镇统计站的人权、事权、物权置于县级统计部门的管理之下,代理县统计局行使调查权、登记注册权;探索解决对村级单位的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单位的统计职责权限;加快

14、乡镇统计站的信息化建设,由上级统计部门统一预算,集中解决乡镇统计站的硬件配置,努力实现基层统计工作的科学、高效目标。三是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有效拓展部门间的分工协作。政府统计不能大包大揽,应将一些政府统计完成不了的统计任务交由部门完成,但必须完全置于政府统计的管理之下;强制执行国家标准,规范使用国家行业代码、标准地址代码、法人机构代码、登记注册分类代码等,不同的代码由不同的部门统一标准、集中独立赋予、各登记注册机构共同使用;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在数据管理系统上打破各自封闭的状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的信息资有效共享;在工商、编制、质监、统计、税务等部门间建立科学的登记流程,形成登记注册上的一条龙服务,实现基本单位的科学高效管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