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久性混凝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774904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耐久性混凝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耐久性混凝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耐久性混凝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耐久性混凝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耐久性混凝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耐久性混凝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高耐久性混凝土程混凝土施工具有配合比设计难度大、 施工控制要求高等特 点。因此,从原材料、混凝土配置关键环节、配合比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配合比试 验,并从把握原材料质量、计量、搅拌、振捣与抹面和养护等方面介绍施工控制 措 施。一、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制关键环节 对高耐久性混凝土的要求很高,其所处环境及工 程的特点又有许多不利因 素,超出了现行的一般标准标准。耐久混凝土的配合比设 计应采用试验 -计算的 方法。二、 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对于高耐久性混凝土水泥 、水、骨料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同时 符 合设计要求。2、配合比计量经过实验室试验确定试验设

2、计配合比。 由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 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控制配合比计量措施:1由检测机构对搅拌站的计量器具进行测试,确保测试合格,出具检测报 告; 2施工过程中派遣两名经验丰富、责任心比拟强的质量检查员,进驻搅拌 站, 进行旁站计量,适时测试砂石子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计量 准确, 配比正确;3认真进行开盘鉴定,每调整一次施工配合比,必须进行一次开盘鉴定。 、高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到 浇筑地点。1、 原材料控制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计相一致。 材料进场后, 按材料控

3、制程序进行登记,并收集、保存相关资料。 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后用;集料堆放 场地 先硬化、分仓,后堆放原材料;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 放、分 级计量,并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胶凝材料、外加剂储存罐采用顶部搭 设遮阳棚 和四周棉被包裹防晒。 骨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筛洗, 严格控制含泥量、 级配,并 用钢结构雨棚覆盖,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差异和温度。2、拌合过程控制依据试验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 核查各种材料质量、 搅拌设备系统及仪表精 度。对微机控制搅拌站计量参数资料要及时分析, 动态校正计量。 验证混凝土的 和易性、可泵性,测试坍落度。混凝土搅拌工艺:细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第一搅拌

4、阶段一加水 第二搅拌阶段一加粗骨料第三搅拌阶段一搅拌出料。 搅拌时按上述顺 序投料。每一搅拌阶段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为3min。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增 加水泥和细骨料用量 10%,保持水胶比不变以便搅拌机持浆。 操作手进行岗前 培 训,持证上岗。拌合时, 有技术人员在搅拌站全过程值班,随时处理出现的 各种情 况。3、运输及泵送过程控制本工程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和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两种形式。 混凝 土搅拌车通过施工道路运输, 要求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 保证混 凝土 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应 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混凝

5、土的入模时间控制在搅拌后 60min 内 泵送完毕,最长时间不超过 1/2 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初凝时间由实验室根 据 施工气温试验确定,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时, 在保 证混凝土性能前提下, 适当增加混凝土初始坍落度, 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过 大。4、浇筑过程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严格按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施工。 浇筑混凝土前, 指定 专人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 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并作重复性检查, 以 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每平方米不得少 于 4 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去除模板内的各种杂物。 混

6、凝 土浇筑采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时,浇筑间隙时间控制在 规定范围 内,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控制在 600mm 以内。 浇筑混凝土时,倾 落高度小于 2m 采用自由倾落;大于2m,用滑槽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 象。 混凝土的浇筑需连续进行, 在浇筑过程中, 严格控制混 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 性。5、振捣、抹面过程控制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 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 每点的振捣时间 以 外表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 30s 以内,防止过振。混 凝土较粘 稠时, 应加密振点分布。 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 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 稳定性和接 缝的密合情

7、况, 以防漏浆。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 钢筋及预埋件。 混 凝土浇筑完 毕后,反复收光、抹平、压实,直至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有效防 止早期干缩裂纹的 产生。6、养护过程控制混凝土抹面后,应立即用棉毡覆盖,防止风干和日晒失水。终凝后,混凝土 顶 面应立即开始持续潮湿养护。拆模前12h,应拧松侧模板的紧固螺帽,让水顺模板 与混凝土脱开面渗下, 养护混凝土侧面。 整个养护期间, 尤其是从终凝到 拆模的 养护初期,应确保混凝土处于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下。四、工程质量检验结果通过对同条件养护试块 代表实体强度 抗压强度进行统计评定, 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应满足设计要求。五、 结语除水泥、水减少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灰比, 选用优质原材料,和骨料外, 必须掺加足够的矿物集料和高效减水剂, 减少水泥用量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提高强度,提高耐久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