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484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及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乡下人家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读着课文的描述,像来到了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瓜架上挂满是青、红的瓜,农舍前后种着朴素而艳丽的各色的花,屋后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学情分析 1发生字词卡片,

2、同桌检查认读情况。约80%学生可以自主学会读写字型。 290%学生能通读课文。 3学生比较难学习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中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美来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

3、方法。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影片“乡村的美景”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读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3、反馈交流,提炼中心。 读后交流: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课文中写出作者的感受一句话。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

4、“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 生交流后师小结,再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起个小标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雨后春笋冒等 三、阅读片断,想像画面。 1、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或几处画面找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 2、找个别学生读,利用课件帮助学生想象画面。 四整体回顾,感悟中心。 板书设计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 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雨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

5、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生活的美好品质。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采用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分工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乡下那朴素的美、和谐的美和充满生机的美,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 因为大多学生对乡下生活了解不多,我还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乡村独特的风景。同时启发他们谈谈:如果你来到这里,最想做的是什么?乡下人家在这里都干些什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想象出的情绪来朗读课文,效果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直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没有引申到农民劳作的辛苦。若再引导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劳苦与艰辛,那么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了解得就更深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