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4738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目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农村生活能耗增长快,用能水平低,农村建筑节能适用技术缺乏。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已经由城市逐渐向农村推进。开展农村建筑节能具有更重大意义。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室内热环境舒适度低且能源浪费大。因此,农村建筑节能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相比于城市建筑,农村建筑的采暖水平较低。适当提高农村建筑采暖水平,集思广义,探索适宜的采暖形式,提倡利用被动式的热环境调节手段改善农村建筑室内热环境具有现实意义。此外,农村

2、能源供给结构与城市有一定差别,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等在农村的利用潜力较大。如何因地制宜,开发适宜的能源,也是各地农村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指导我省各地做好农村建筑节能工作,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度,同时,节约能源减少能耗,省建设厅组织有关科研设计单位编写了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的目的是从我省农村实际出发,鼓励各地探索适宜的能源供给途径,引导农村住宅科学设计,推动和提高适用、经济、美观的农村建筑和质量过关的节能型建筑材料及产品。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认真总结和研究全国不同地区制定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丰富经验,结合我省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并认真分析我省农村住宅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在广

3、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而形成。本导则共9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要求,墙体,屋面,门窗,采暖和通风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本导则执行过程中,各地区、各单位要注意总结积累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陕西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导则组织单位、主编单位、编写组成员如下:组织单位:陕西省建设厅科教处陕西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编写组成员:闫增峰 屈兆焕 张 欧 李玉玲 张新兆 窦智

4、勇 韦宏利 薜嘉瑞 戴丰年 蒋 卫目 录1. 总则42. 术语53. 基本要求73.1建筑热工设计及气候分区73.2建筑总体及单体布局83.3建筑能源利用84. 墙体94.1一般规定94.2墙体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95. 屋面 115.1一般规定 115.2屋面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116. 门窗 126.1一般规定 126.2门窗节能技术127. 采暖和通风节能技术137.1一般规定137.2采暖节能技术137.3通风节能技术148. 可再生能源利用158.1一般规定158.2太阳能利用技术158.3沼气利用技术168.4秸秆利用技术189.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99.1一般规定199.2既有

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201 总 则1.0.1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政策,积极推广并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技术,指导我省农村建筑节能工作,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水平和室内热舒适度, 特制定本导则。本导则以推广农村适用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为原则,贯彻“四节”方针。1.0.2 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农村建筑。1.0.3 采用本导则时应因地制宜。由于全省各地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做法等差异,加之,农村建筑的发展模式多样,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传统做法,因地制宜,采用合理技术,但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e)outdoor

6、mea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0.2 采暖能耗(Q)energy consumed for heating 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能量。本导则中的采暖能耗主要指建筑物耗热量和采暖耗煤量。2.0.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在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的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 / (m2K)。2.0.4 建筑物体形系数(S)shape coeffici

7、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2.0.5 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某朝向的外窗总面积与同朝向的墙面总面积(含窗洞口面积)之比。2.0.6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秸秆等)、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7采暖系统 heating system 锅炉、室外管网、室内管网和散热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2.0.8太阳能热水系统 solar water heating and collective hot w

8、ater supply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使冷水加热,供给一栋或多栋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贮水箱、泵、管道、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能源。2.0.9 太阳能集热器 solar collector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2.0.10 太阳能生活热水直接系统 solar direct system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直接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2.0.11 太阳能生活热水间接系统 solar indirect system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某种传热工质,再使该传热工质通过换热器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2.0.12被动式太阳房

9、 passive solar house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太阳能采暖系统部件,而通过建筑的朝向布局及建筑材料与构造等的设计,使建筑在冬季充分获得太阳辐射热,维持一定的室内温度的建筑称为被动式太阳房。2.0.13沼气是将人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水生植物等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有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氮()和一氧化氮(CO)等。2.0.14沼气池有机物质在其中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各种材质制成的池子,有玻璃钢、红泥塑料、钢筋混凝土等。2.0.15水压式沼气池储气室的气压是靠水压间与发酵间的液面高度差来实现的这种

10、沼气池。2.0.16固定床气化原料在气化炉内形成燃烧反应并缓慢下移,其速度与气化剂运动的速度相比很小,此类气化方式称为固定床气化。2.0.17气化机组由上料装置、气化炉、净化装置及配套辅机组成的单元为气化机组。2.0.18燃气净化器冷却燃气并脱除燃气中的灰尘、焦油、硫化氢等杂质的装置。2.0.19气化效率单位重量秸秆原料转化成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单位重量秸秆原料的热量之比。3 基本要求3.1 建筑热工设计及气候分区3.1.1 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区划分为四个区:一区至四区。农村建筑所处气候分区见表3.1.1。表3.1.1 农村建筑所处气候分区气候分区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地区名

11、称气候分区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地区名称一区tc=-3.1-5榆林府谷、神木、横山、靖边、定边、吴旗、志丹、绥德、子洲、安塞、清涧、子长、米脂、佳县、吴堡二区tc=-0.1-3延安延长、延川、甘泉、富县、宜川、洛川、宜君、陇县、千阳、麟游、永寿、彬县、黄陵、黄龙、澄城、淳化、太白、铜川、韩城、合阳、长武、旬邑、白水、三区tc=2.00.0西安凤翔、岐山、扶风、宝鸡、武功、眉县、凤县、三原、乾县、泾阳、礼泉、咸阳、兴平、杨凌、户县、周至、长安、高陵、蒲城、耀县、大荔、富平、临潼、潼关、华阴、华县、渭南、蓝田、洛南、商州、佛坪、留坝四区tc2.0汉中略阳、勉县、城固、洋县、宁陕、石泉、南郑、宁强、

12、西乡、镇巴、紫阳、汉阴、岚皋、旬阳、安康、平利、白河、镇坪、商南、镇安、丹凤、山阳、柞水注:本表参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3.1.2 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1一区: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凉爽,必须充分考虑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2二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3三区:冬季寒冷,夏季热,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适当兼顾夏季防热。4四区:冬季冷,夏季热,应满足夏季防热,适当兼顾冬季保温要求。3.2 建筑总体及单体布局3.2.1 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建筑的主要朝向宜

13、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主要房间避免夏季受东西晒。3.2.2建筑要考虑整体的生态环境因素,充分利用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2.3改善建筑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外部环境要素创造适宜的室内外环境。如:利用绿化防风、遮阳、蒸发降温等,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3.2.4建筑的朝向、间距会对建筑内部通风、采光、日照和得热产生影响。应合理确定建筑的朝向、间距。3.2.5建筑单体的体形应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一区、二区和三区的建筑宜采用紧凑的体形,缩小体形系数,减少冬季热损失和夏季得热。四区建筑体形宜主面长、进深小,以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一区、二区、三区的建筑体形系数宜小于0.55。3.2.6在充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对建筑空间合理分隔,以改善通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