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篮球运球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73938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篮球运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篮球运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篮球运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篮球运球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篮球运球教案深受 学生的喜爱,在实践操作中,主要依据水平四篮球教学的课程标准,遵循七 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思维水平,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 率的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篮球 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不规范,运球水平差,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是教学 的基础和根本.学生对单一的练习缺少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 有效的实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心理特点(好奇 心强、喜欢新花样、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采用多变的教法和 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材、教法、学法使用 在

2、教材的选择上本次课选择篮球运球技术,从最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练起, 初步学会运球的动作要领,为以后技能的合理使用打好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示 范讲解法、比赛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等.纵观整堂课来看, 紧紧围绕游戏法自始至终贯穿这节课,以目标引领内容,以内容为核心,以 游戏为载体,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学法上考虑到是第一次课,让学生粗学乐学,降低对技术的要求. 教材内容: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运球技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和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中. 2.学会原地运球的准确方法(协调用力),初步学习行进间慢跑中运球技 术,

3、发展学生快速、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通过设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带给学生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和同伴 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身体协调用力的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用手感控制而不是用眼睛. 教学过程: 1.开始局部(2 分钟):(1)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 容 (4)安排见习生 组织:四列横队学生背对阳光站立要求:快静齐 (注:继承了一般课堂常规教学的要求,属常态化教学.) 开始局部(10 分钟):(1)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三圈. (2)原地徒手操 6 节.4*8 拍 组织:还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喊口令镜面领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

4、队形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徒手操动作有力. (注:情景导入:我校的学生主要以藏族学生为主,来自农牧区,对于篮球的知 识和信息是有限的,在导入时,询问学生以前玩过篮球吗?喜欢吗?怎么样才 能打好篮球?就要从最基本的技术练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球技术.) 基本局部(23 分钟):(1)原地运球技术练习 学法: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原地持球中速低运球练习和原地快速低运球练习 56 人一组,自主互相交流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原地单手低运球比赛(每人运球 20 次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慢跑往返运球 15m*2 每人 2 次.(以两个边线为距离) 教法: 示范动作稍慢,讲解手随篮球上下起

5、伏按拍.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练习. 教师语言反复强调,观察巡回指导练习. 纠正共同易犯错误. 组织:六列横队,间隔 2-3 米,以纵队为一组(男女各 4 组).练习时各小组 围成小圆圈. 要求:认真观察练习,相互学习交流.90%学生学会原地运球技术. (2)运球+掷地滚球接力(以两个边线距离 15m) 方法:发令后,各组第一个队员开始快速运球至对面边线,转身用投掷地滚球 的方法将球掷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所有队员做 完,当最后一个队员做完后,照此方法由最初第一个队员继续实行,返回到 原来的位置. (注:此游戏主要让学生体会快速跑动当中运球技术,掷地滚球主要是锻炼学

6、 生上肢力量,补充了游戏内容的单一性,提升了练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运球+投篮接力 方法:发令后,各组从第一个队员开始,运球到篮下将球投进(不限投篮姿势, 要求必须将球投进去方可返回),然后运球返回本队交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 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本队所有队员做完,以先做完的队为胜,后两名小 “罚”十个下蹲.(男、女各四组). (注:此游戏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练习了运球技术,另一方面在投篮的时候, 十个篮球在篮圈上飞舞,有的有可能进了却被其它篮球碰飞了,有的不进却 被碰进了,运气不好的一直在那投直到投进,球场上学生的加油声、欢笑声 此起彼伏,犹如欢乐的海洋,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教师

7、加入比赛中使课堂 锦上添花.) 结束局部(5 分钟): 放松:调整呼吸,教师向上抛篮球学生吸气,篮球下落时呼气.肢体的按摩. 集中讲评:多表扬鼓励学生. 收回篮球,师生再见. 5.总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感受运动到乐趣. 6.运动负荷:平均心率 125 次/分钟左右 7 场地器材:10 个篮球篮球场地一块 五、课堂常规要求 (一)课前对场地实行必要的检查清洁,保证场地的安全. (二)要求学生不吐痰、不坐篮球、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运球不发出响声,养成 良好的习惯. 六、课后自我反思 这节课也是我篮球教学当中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多年来在每次的篮球运球教 学中屡次使用,效果都不错,其亮点就是使用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 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乐中育”,教法得当,学法合 理有趣,完成了课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缺乏之处,以前课堂时间为 45 分钟,在课堂设计准备局部安排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后时间改为 40 分钟,考 虑到时间因素取消了此项练习,有待合理安排,使教学有层次、有连接性, 在人员的分配上总有个别组没有照顾到个体差异,造成比赛时组与组之间有 差别.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了一些教法,还有待于持续的改进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