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72884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祸兮福兮课后知能检测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4.13 祸兮福兮同步测试 语文版必修5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长短相形,高下相盈B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C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D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解析】A项,“盈”通“呈”。C项,“垢”通“诟”。D项,“建”通“健”。【答案】B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形成)不自伐,故有功(夸耀)B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勤劳)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破旧,坏)C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器皿)善贷且成(善于)D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承受)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失去)【解析】A项

2、,形:在比较和对照中显现出来。B项,勤:努力,尽心尽力。C项,器:才能。【答案】D3下面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唯道,善贷且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天下莫柔弱于水师不必贤于弟子C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曲则全,枉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解析】B项,介词,比。A项,连词,并且/副词,将近。C项,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D项,表顺承的连词,就/表转折的连词,却。【答案】B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形容词作动词的一项是()A光而不耀B不自是,故彰C夫唯道,善贷且成D曲则全,枉则直【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炫耀

3、。B项,动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成。D项,形容词作动词,伸直。【答案】D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大方无隅,_,大音希声,_。(2)其安易持,_;_,其微易散。(3)民之从事,_;_,则无败事。(4)人之道则不然,_。_?唯有道者。【答案】(1)大器晚成 大象无形(2)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3)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4)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二、课内阅读阅读祸兮福兮,回答问题。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洼则盈盈:满足B不自见 见:表现C建德若偷 偷:盗窃D善贷且成 贷:贷款【解析】A项,盈:呈现。C项,偷:苟且,懈怠。D项,

4、贷:施与。【答案】B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诚全而归之人之迷,其日固久B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C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D诚全而归之勤而行之【解析】A项,代词,这样做的人/助词,连接主谓之间,取消谓语独立性,不译。B项,副词,则、就。C项,动词,作为/动词,是、成为。D项,副词,那么/连词,表顺承,并且。【答案】B8下列各句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不笑不足以为道D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且宾语前置的类型。B项,定语后置句。C项,被

5、动句。D项,判断句。【答案】A9把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_(2)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译文:_【答案】(1)正因为与人无争,所以天下才没有能和他相争的。(2)因此,圣人方正却不割划别人,有棱角却不刺伤别人,正直却不冲撞冒犯别人,光亮却不刺眼。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老子第三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6、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贵难得之货/天下皆知美之为美B是以圣人之治也/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C虚其心/其孰能讥之乎D 知常容,容乃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B项,都是介词,因。A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代词,他/语气副词,难道。D项,副词,才/副词,竟然。【答案】B11下列各

7、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A五十有五而志于学B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C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解析】D项与示例的“虚”都是使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为动用法。C项,意动用法。【答案】D12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希望以此避免时代的矛盾,这种想法有积极的一面。B“不尚贤”思想表明老子贬低人才、否定人才、文人相轻的错误倾向。C老子希望人们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定清静,确保自己的天性。D老子认为“虚”与“静”是合乎天之道

8、的,并告诫人们不要妄为,而应宽容、公正。【解析】“不尚贤”思想是对统治者“尚贤”太重而使人受诱惑的校正,而非“贬低人才、否定人才、文人相轻”之意。【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译文:_(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译文:_【答案】(1)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使他们的心智虚空,使他们的肚子吃饱,使他们的志向弱化,使他们的筋骨体魄强健。(2)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口味败坏,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败坏。【参考

9、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致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致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致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使他们的心智虚空,使他们的肚子吃饱,使他们的志向弱化,使他们的筋骨体魄强健。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口味败坏,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败坏。因此圣人重视满足肚子的需要,不注重眼睛的欲望。所以要去掉那些有害的欲望,选取这些无害的需求。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

10、,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四、语言表达14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他们都是告诉我们:_。【解析】注重分析三本书中引

11、用的语句表达的意思,比如老子中的话的意思是江海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其善于接纳,论语的意思不要对别人苛刻要求,晋书的语句的意思可以宽容别人。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答案】(示例)胸怀博大者方能成就大事/宽容他人,包容一切15请根据下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1)(2)(3) 处空缺的内容。要求:不出现数字,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某省会各区域7、8月份楼价比较表区域已售套数8 月均价7 月均价涨幅全市774612030127735.8%A区19931467309701.6%B区7829259272847.2%C区1819814184183.3%D区84150811225123%E区3946

12、70772187.1%F区1422759475480.6%J区52417380169052.8%K区49513475131752.3%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与 7 月份比较,8 月份某市楼价_(1)_。其中,楼价最高的两个区域,楼价仍呈继续小幅上涨的趋势,成交量较低;而楼价最低的两个区域,_(2)_。成交量最大的两个区域,_(3)_;成交量最小的两个区域,楼价均较高,且涨幅分居各区前两位(1)_(2)_(3)_【解析】注重分析表格中相关栏目的数据,特别是最高和最低数据以及这种数据差距体现的意义。比如空格(1)中,可以从楼价的整体价格的升降角度分析。【答案】(1)总体均价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有小幅度下降。(2)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