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7721128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足县职教中心2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概论4.一、项目概况4.二、业主简介5.三、编制依据6.四、编制内容6.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第二章项目背景8.一、大足县发展概况 8.二、大足县教育发展概况9.三、大足县“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 .10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一、项目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15二、是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号召的需要 1 5三、是促进大足县职业教育,再就业发展的需要 17第四章 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建设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自然条件19三、地震灾害20四、交通条件20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21一、设计依据21二、设计主导思想 21三、规划设计原则21四、总平面设计22

2、五、建筑设计23六、结构设计24七、主要技术指标24八、公用工程方案25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绿化27一、设计原则27二、设计依据27三、环境保护27四、主要污染及污染物 28五、环境保护措施28六、绿化31第八章 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投标 32一、项目进度计划32二、项目招投标32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一、投资估算范围34二、投资估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 财务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学校运营收入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学校运营成本费用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利润估算及

3、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盈利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财务平衡及清偿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不确定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财务评价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社会效益评价35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37一、结论37二、建议37第一章概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大足职业教育中心二期修建项目(二)项目业主:大足职业教育中心(三)项目地址:该项目位于大足县龙岗城新区西部,棠香街道 办事处红星村10社,金星村1社、3社。(四)项目性质:新建二期工程(五)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学校一期工程设于 2006年9月完成,并投 入使用,现二期工程项目拟定总投资2000万元;规

4、划面积139.32亩, 新建多功能厅2600平方米,预计造价300万元;标准运动场,预计 造价850万元;购买土地450万元;标准食堂4500平方米,预计造 价400万元。(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资金筹措; 申请银行借款2000万元。二、业主简介重庆市大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依据大足县2003 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划规和县政府的决定,由原大足县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和原重庆大足职业高级中学两所职中于 2004年6月29日合并组 建而成的新学校。学校的成功组建彻底改变了大足县职业教育点分散,规模小,竞争势力弱,

5、办学特色不突出的局面。新组建后的学校办学规模宏大,学校设施设备精良。新建教学大 楼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另辟计算机教研室,语音教研室,艺术教研 室等特色科室。新建学生运动场按国家标准体育场修建, 所有田径比 赛项目均可在场中举行。新建学生公寓,嘉立在绿荫丛中,曲径通幽, 环境优美。新建校区归划合理,结构布局有序。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86人。学校在编教职工184 人,中学高级教师19人,中学一级教师48人,专业课教师64人。 学校同时还注重研究市场,开设适销对路的电子电器、旅游服务、军 事技能、服装设计与制作、机电技术、幼师及音乐舞蹈艺术、电脑美 术与装潢设计、现代通讯技术、商贸英语

6、等专业,各专业拥有数量足 够、装备精良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学校还利用优秀的师资力 量、设备的优势,广泛联系社会,根据企业、行业的需求开展各类短 训,承接各企业的岗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学校组建以后秉承一贯教学育人的教育体制。汇聚多年研究职业 教育体制和特定教育对象职高生的经验,凝结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管理树形象,培养专长做能人”及“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建设, 造福家乡父老”的办学宗旨。三、编制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业主对

7、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四、编制内容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 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 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 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表1-1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在舁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占地面积亩2总建筑面积2 m3设计在校学生规模人4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资金筹措万元学校自筹资金万元银行借款万元6年经营收入万元7年总成本费用万元8年利润总额万元9财务内

8、部收益率%10资本金收益率%11投资回收期年12财务净现值万元13投资利润率%14借款偿还期年15盈亏平衡点保本招生率%保本在校生人数人第二章项目背景一、大足县发展概况大足县位于四J |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地处J I中丘陵与J I 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东连铜梁县,南临永川市,西接荣昌县,北依 潼南县、四川省安岳县。西距成都市 269公里,东离重庆市80公里。 县东南部为低山,最高海拔934米,中部为浅丘带坝,西北部为深丘。 全县辖24个街镇乡,242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幅员面积1392平 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全县总人口 9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73.3亿元,财政收入亿元, 大

9、足县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国家级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 国家 级水利风景名胜区一龙水湖景区、黄花岗 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 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楞柢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是 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近年来,大足县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胜地, 五金铸造基地,锯盐化工重镇,生态经济强县 ”的奋斗目标,以发展 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六大战略,(科 教兴县战略、转化升级战略,旅游带动战略、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四大特色经济(旅游、小五金、银盐化工、生态观光

10、农业),重点培育三大商圈(以县城为中心的综合商贸圈、以龙水为中心的五金 业商贸圈、以邮亭为中心的物流交易圈),积极建设五大市场(龙水 五金旅游城、西部金属交易城、淅西商贸城、龙水机电市场、宝顶旅 游商品市场),着力改善五大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法制环境、 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解放思想、开拓迎新,齐心协力,奋力拼搏, 全县经济社会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36.1。二、大足县教育发展概况全县有各类学校524所,其中: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59086 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4344人;特教校1所,在校学生84人; 小学296所,在校生72920人;幼儿园(含私人幼儿园)193所,1133

11、2 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7102名,其中:特级教师12人,高级职称 243人,中级职称2056人。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村村通”,在全 市率先启动并建成“班班通”教学班 455个。大足县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3年至2003年是大足教育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从大足县教育发展全局来看,高中教育总量小,起点偏低,与重庆市及全国高中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相比较,差距仍较大。2003年,大足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为,尚有 8000余人的初中生未 能入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而高中教育已成为制约 大足县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优质教育的资源的短

12、缺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要完成时代赋予教育的这一光荣使命,发展高中教育, 发展高质量的高中教育,让大足在经济发展中有强大的人才基础作保 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兴建大足县科技教育城将为大足县高 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进入科技教育城的学校也将因此 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兴建科技教育城已成为大足县教育发 展中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三、大足县“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强调技教育和促进人才发展,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发展机制, 提高人的发 展水平,培养造就大量人才,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为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智力、人才支撑。

13、(一)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足教育的健康协调发 展,切实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大足 教育新体系,形成教育资源优化、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办 学特色鲜明的新局面。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整体提升教育现 代化水平,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保 障。积极发展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0%U上,学前 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7犯上。加强街镇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形成以 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园格局。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中小 学教师工资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小学校舍维

14、修改造长效 机制,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加快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实 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让农村学生享有平等的义务教育, 全面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2010年,小学入学率和年巩固率达到 100%初中入学率和年巩固率达到 98%Z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 以上。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突破高中教育发展“瓶颈”制约,不断 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快速提高普及程度;加快科技教育城建设 步伐,大足二中、职教中心如期迁入科技教育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逐步满足人们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 中阶段教育的升

15、学率达到85%U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认真办好县职教中心和县、 街镇乡两级成人教育学校,整合职教、成教资源,逐步扩大职教办学 规模,2010年,职高在校生达到高中学生总数的 40姒上。坚持为“三 农”服务的方向,加强职业教育学校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拓展 职业教育培训范围,增强职业培训实用性,完成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 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不断提高职、成教育对经济建设的 贡献率。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形成与社会教 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努力创办高等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争取外地高校来县试办 1-2所高等院校, 为我县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实用型、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