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20136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0篇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1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次的出国留学习与以不同,以前学习时,我总是走马灯似的看一遍,对新课标的学习不够深刻。今年,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先抄一遍,一万多字的新课标在抄的时候确实费了一些劲,但逐字逐句的抄写,让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新课标。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更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儿童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主的教育。 一、依据各学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务。 通过学习,我发觉我在教学第一阶段时对学生在书写汉字的笔顺的要求上还不过关,我的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年级了,我要依据中年级的学段要求,完成语文在听,说

2、,读,写上的要求,还要把之前落下的汉字书写要求也补上。新课标让我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也给我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不会无的放矢了。 二、提高语文教学的多样性。 要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动身,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良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存,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根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根底;鼓舞学生采纳各种

3、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创立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呈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符合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语文的教学中,就像“维纳斯”、“比萨斜塔”这种残缺的美也会让世人

4、为之倾倒一样,没有哪一堂课可谓堪称完美,但每位教师追求美的足步却不曾停止。在新课程变更的进程里,孜孜不倦前行的教师引领着学生开拓语文的新天地,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新课标”对于我来说已不陌生,上学期教导处组织了屡次学习活动,但我认为真正把它渗入教学中绝非几次学习那么简单。于是利用暑假,我再次认真研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后的感想。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以生为本,注重人文性、自主性,注重“三维”目标。而不再是原先的由老师单方面的填鸭式式教学了,我近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本班有些学

5、生的成绩一直平平,提升的很慢,经过一段的时间的观看发觉,对于低年级而言,拼音、字词教学是关键,虽然课上我都细细地去讲,但是每次考试还是有许多同学写错,后来我经过思索调整了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字词训练,订正的时候不再是老师写在黑板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查书、字典等,自己去订正,反应下来效果比原先好了许多。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开展。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我会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亮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本班学生动脑、

6、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 学习新课标心得模板2 新课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根本理念是小学科学课程变更总的思想和原则。它是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反响,是课程标准其他局部的总纲。全面认识和理解课程的根本理念,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这对于学习、掌握、实施课程标准其它局部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推动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开展的根本理念。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

7、陶说过,他并不赞扬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毕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开展的。比方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忧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怎样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8、 二、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根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开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根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动身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根本素养的养成。 1、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当今世界科学

9、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敢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开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教育是适合其身心开展规律的。所以培养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在小学生素养开展中所应起作用的科学定位。科学素养的内涵在科学课标中,包含为:“科学探究,情感与态度,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情感与态度是科学学习的动力,科学知识是科学学习的材料,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小学生在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探究,培养探究的乐趣、信心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又是通过探究而获得。所以达成了探究的目标,才能真正呈现科学学科的意义。 2、

10、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得到的结论,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关键。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觉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觉、主动去探究,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时机,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 3、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

11、径。把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即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又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运用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再创造过程,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亲自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在教学中运用“探究”给我的启发很大,使我觉得这样真的会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开展,关注自己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真正在呈现了“做中学”。让科学

12、成为做的科学,而不是纸上谈兵。开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课才是真正地在关注学生的开展和社会的开展。 三、从“封闭的课堂模式”转向“开放的课堂模式”。 教师要是能够打破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条框框,开创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定会得到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目的是要孩子知道知识是什么。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变更和开展,我们把认识知识是什么,倾向于研究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观看、动手操作、综合分析等更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

13、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同意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同学之间的辩论。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奇、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局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

14、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鼓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觉和开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开展中的需求,关心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推动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开展。 1. 评价的目的: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开展状况,以利于改良教学、推动学习 ,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2.评价的内容:全面化。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3. 评价的手段:注重

15、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凡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与欣赏。 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只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鼓励者。 5.评价的时机:全程化。评价要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而且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开展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和调控。 评价时空要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 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教师可以利用地方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料设计校本课程,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当地的有关人文社会资料及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发课堂之外宽阔的学习空间,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学习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小学科学在新的课标、新的理念下,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教育评价的变更,为小学科学教育,培养将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也为小学科学课教师提供了新的开展和创新的平台。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