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71786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骨料混凝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轻骨料混凝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轻骨料混凝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轻骨料混凝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轻骨料混凝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骨料混凝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骨料混凝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混凝土技术2.1 高耐久性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 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 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1. 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1)水胶比(W/B)W0.38。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硅硅酸盐水泥或复合 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立窑水泥。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W10%,DmW25mm,采用1525mm和515mm二级配合,饱和max吸水率V2.0%,且无碱活性。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矿物微细粉宜

2、采用硅 粉、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 优品级。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硅粉10%,粉煤灰30%,矿渣50%, 天然沸石粉10%,复合微细粉50%。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f f+ 1.645acu ,ocu ,k式中:f 混凝土配置强度(MPa);cu,of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cu,k强度标准差,无统计数据时,商品混凝土可取5.56.5MPa。(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W/B5.83C.a x Jt+ 38.3 % 丿式中:W/

3、B水胶比;C钢筋保护层厚度(cm);a碳化区分系数,室内1.7,室外1.0;t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 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67进行耐久性设计,考虑的环境劣化因素有: 抗冻害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冻害地区确定最大水胶比;b)不同冻害地区的耐久 性指数k; c)受除冰盐冻融循环作用时,应满足单位剥蚀量的要求;d)处于有冻害环境的, 必须掺入引气剂,引气量应达到4%5%。 抗盐害的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盐害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b)抗Cl-的渗透性、扩 散性,应以 56d 龄期, 6h 总导电量(库仑)确定,一般情况下

4、,氯离子渗透性应属非常低 范围(W800库仑);c)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抗硫酸盐腐蚀的耐久性要求:a)用于硫酸盐侵蚀较为严重的环境,水泥中的C0V5%; C3SV5O%; b)根据不同硫酸盐腐蚀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c)胶砂试件的膨胀率V0.34%。 抑制碱一骨料反应有害膨胀的要求:a)混凝土中碱含量V3.0 kg/m3; b)在含碱环境 下,要采用非碱活性骨料。2. 技术指标(1)工作性坍落度三200mm;扩展度三550mm;倒筒时间W15s;无离析泌水现象;黏聚性良好;2h 坍落度损失小于30%,具有良好的充填模板和钢筋通过性能。(2)力学性能抗压强度等级三C40;体积稳定高

5、,收缩小,弹性模量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基本 相同。(3)耐久性 按主要技术内容中的耐久性技术指标控制,结合工程情况也可参照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193 中提出的指标进行控制;耐久性试验方法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 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 规定的方法,主要有:盐冻试验方法; 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抗硫酸盐腐蚀试验方法;碱含量计算方法;骨料碱活性检验方法;骨料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方法; 矿物微细粉抑制碱硅反应效果检验方法。也可参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3. 适用范围 高性能高耐久性混凝土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工程,

6、如港口、海港、码头、桥梁及高层、超高层混凝土结构。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杭州湾大桥、山东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武汉武昌火车站、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湖南洞庭湖大桥等。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本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强度等级超过C80的HPC,其特点是具有更高 的强度和耐久性,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和梁,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配筋率,可以 显著地缩小结构断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1. 主要技术内容HS-HPC的水胶比W28%,用水量2200kg/m3,胶凝材料用量650700kg/m3,其中水泥 用量450500kg/m3,硅粉及矿物微细粉用量150200k

7、g/m3,粗骨料用量900950kg/m3, 细骨料用量750800kg/m3,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氨基磺酸高效减水剂。HS-HPC用于钢 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掺入体积含量2.02.5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2. 技术指标(1) 工作性:新拌HS-HPC混凝土的工作性直接影响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其最主要的 特点是粘度大,流动性慢,不利于超高泵送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 筒时间),坍落度2240mm,扩展度2600mm,倒筒时间WIOs,同时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2) HS-HPC 的配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f , 1.15

8、f ,cu ,ocu ,k(3) HS-HPC 应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HS-HPC 的抗冻性、碳化等方面的耐久性可以免检,如按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标准检验,导电量应在500库仑以下;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应选择低C3A含量(V 5)的水泥;如存在潜在碱骨料反应的情况下,应选择非碱活性骨料。(4) HS-HPC 自收缩及其控制1) 自收缩与对策当 HS-HPC 浇筑成型并处于密闭条件下,到初凝之后,由于水泥继续水化,吸取毛细管 中的水分,使毛细管失水,产生毛细管张力,如果此张力大于该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 土将发生开裂,称之自收缩开裂。水灰比越

9、低,自收缩会越严重。一般可以控制粗细骨料的总量不要过低,胶凝材料的总量不要过高;通过掺加钢纤维可 以补偿其韧性损失,但在侵蚀环境中,钢纤维不适用;需要掺入有机纤维,如聚丙烯纤维或 其他纤维;采用外掺5饱水超细沸石粉的方法,以及充分地养护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控 制 HS-HPC 的自收缩和自收缩开裂。2) 自收缩的测定方法参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 化协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ECS207 进行。HS-HPC的早期开裂、自收缩开裂及长期开裂的总宽度要低于0.2mm。普通混凝土的应变 达到3%。时,其承载能力仍保持一半以上。若HS-H

10、PC的应变也处于3%。时,实际承载力已近 于0,这就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在HS-HPC中只观察到裂缝形成,然后是迅速的破坏。3.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工程。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国内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工程已大量应用HS-HPC,国外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度桥梁也 大量应用了 HS-HPC。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自密实混凝土 (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 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 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 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主要包

11、括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控制技术。(1) 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流动性、填充性和保水性。通过骨料的级配控制以及高 效减水剂来实现混凝土的高流动性、高填充性。其测试方法主要有U型槽法、L型槽法、倒 坍落度筒法等。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控制技术是一个关键。(2) 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有全计算法、固定砂石法等。配合比设计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155180kg。2) 水胶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掺量有所不同,按体积比宜取0.81.15。3) 根

12、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胶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粉体量。单位体积粉体量宜为 0.160.23。4) 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320.40。(3) 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较低、胶凝材料用量较高,使得混凝土早期的收缩较大,尤其是 早期的自收缩。主要包括自收缩的收缩机理、计算公式及检测技术等方面。2. 技术指标(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 胶凝材料水泥选用较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般常用的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矿粉等。胶凝材料总量不少于500kg/m3。2) 细骨料砂的含泥量和杂质,会使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下降,需要增加用水量

13、和增加水泥用量, 所以砂必须符合规范技术。砂率在45以上,最高可到 50。3) 粗骨料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以小于20mm为宜,尽可能选用圆形且不含或少含针、片状颗粒的 骨料。4) 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具备的高流动性、抗离析性、间隙通过性和填充性这四个方面都需要以外加剂的手段来实现。因此对外加剂的主要要求为:与水泥的相容性好;减水率大;缓凝、保 塑。(2) 工作性技术指标坍落度:Slf2250mm;坍落扩展度:Lsf700mm;填充性:GW5mm;抗离析性:AhW?%;流动性:Lf三700mm;黏聚性:两h内满足以上各项指标要求。3. 适用范围 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浇筑量大,浇筑深度、高度大的工程

14、结构;配筋密实、结构复杂、 薄壁、钢管混凝土等施工空间受限制的工程结构;工程进度紧、环境噪声受限制、或普通混 凝土不能实现的工程结构。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北京恒基中心过街通道工程、江苏润扬长江大桥、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苏通大桥承台。2.4 轻骨料混凝土1. 主要技术内容轻骨料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是指采用轻骨料的混凝土,其表观 密度不大于1900kg/m3。所谓轻骨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热工效果为目的而采 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人造轻骨料又称为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

15、较低,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轻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 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途不同,分为保温轻骨料混凝土、结构保温轻骨料 混凝土和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此外,轻骨料混凝土还可以用作耐热混凝土,代替窑炉内衬。2. 技术指标(1) 轻骨料(陶粒)性能:粗骨料的级配和最大粒径:粉煤灰陶粒最大粒径为20mm;天然轻骨料为40mm;其他陶粒为30mm;不同用途的轻骨料混凝土对骨料级配的要求如表2.4。不同用途的轻骨料的级配表2.4用途筛孔尺寸/mm取大粒径51015202530保温及结构保温用不小于90070不大于10不宜大于30结构用不小于9030 70不大于10不宜大于20注:1.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2倍的颗粒; 2.采用自然级配时,其空隙率不大于50%。(2) 制备技术匀质性控制技术是制备泵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