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片段教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70041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片段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草原片段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草原片段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片段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片段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课件出示老师在草原照的照片)一起说,这是哪里呀? 生:(齐读)草原。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42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草原”。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1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去写草原的。(板书:景、人)同意吗? 2自主研读。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师:(巡视)有的同学在相关词语下面作了

2、记号;有的同学用波浪线勾画了自己感触很深的句子;这位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课文的空白处。3放声朗读,读出感受。师:来,请我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把那些让你感受很深、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读) 评:读书一定要整体感知。一开始就说“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和老师通过分析把课文肢解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但是任何课文都不可能句句精粹,字字珠玑。执教者在巡视时说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即引导学生去发现最传神、最传情的句子、词语去体会,这也是一种学法的暗示和渗透。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师: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来读一读:“在天

3、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在我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视线模糊不清。师:还记得这首诗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是写草原,为什么一个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好,先不着急回答,看看能不能在接下来读书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来,接着

4、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学生读书,将“清鲜”读成了“新鲜”) 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就有一个小地方读错了,大家发现了吗? 师:“清鲜”和“新鲜”区别在哪里? 生:“清鲜”和“新鲜”都有新鲜的意思,但是“清鲜”比“新鲜”更多一层“干净”的意思。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师:是呀,记得暑假里,当老师一踏进草原,顿时感到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都在贪婪地呼吸这清鲜的空气。虽然我的歌唱得不好,当时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来,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生成性”资源啊

5、!学生读错了,很可惜,但聪明的老师知道把它转化为教育的资源!于是“并不茫茫”由此找到了答案。倘若学生没读错呢?没错老师肯定也得提出来。一个“清”字用得多准确,多传神啊! (学生齐读) 师: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明朗,它让视线变得更清晰。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接着读。生:我喜欢这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学生读书,“勒”字发音不准) 师:(板书“勒”)这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要注意它的发音,跟老师读。生:就好像是一杯水,倒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草原就像一杯水,绿得像要流出来一样。生:“翠”字让人感觉特别的通透,相比之下,“绿”

6、显得死板。师:嗯,有点感觉了。翠鸟这篇课文还记得吗?联系这篇课文,老师也比较了“翠”和“绿”,感觉“翠绿”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流淌的手势)。班上有学过国画的同学吗?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生:当我画国画时,用颜料在纸上渲染的时候,我发现颜料在纸上向周围慢慢扩散师:什么纸? 生:宣纸。师:接着说,当你在宣纸上用绿色渲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生:我会发现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渗透。师: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我想象当中,草

7、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样的鲜亮、充满生机。生:我觉得那些草原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师:你的朗读让老师想起了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真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呀。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师:谢谢大家的鼓励。是呀,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这三个“去”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讲的是读书的方法,有了这三个“去”,课文才能读懂。 生:我有一个问题。师:(意外)你说! 生:既

8、然“碧”与“绿”都是绿的意思,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师:你很善于提问题。来,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 生:(在书中找)“绿”“翠”“碧”。师:你们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生:避免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师: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呀! 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学生了不起,教师也很机敏。即使学生不提,教师也要讲。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感悟怎样准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草原还荚在它的色彩上。教师心里有,才能点到点子上。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置身于此情此景,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记录下来,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