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59089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第十四次记叙文阅读讲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四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文章体裁 :】诗歌、小说、散文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剧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六要素: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散文种类: 】 (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散文特点: 】 形散而神不散。【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找主题句: 】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文 眼:】 标题是“文眼” ,统帅全文(新闻) ;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 “物”象征意义) ;有时还是“线索” 。【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

3、成长的阶段分析; 、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 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为文章拟标题: 】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作者情感【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4、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 中心。 ( 4) 平叙(略) 15、 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 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 】(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 ”的手法,作者通过

5、“(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 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 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它使文章意蕴含蓄, 情感激越, 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 漓尽致的抒发。(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 动的效果。(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

6、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 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 ,相反事物衬托是“反 衬”;以次衬主。(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 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 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修辞方法及作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 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 XX

7、 ”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否则就会很空。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 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 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 夸张: 突出特征, 揭示本质,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 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

8、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记叙文中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 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6)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

9、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 )、在回答时必须结 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 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

10、 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叙”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议” 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 的抒情发式;间接抒情

11、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作用:抒 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1)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要求:恰当、巧妙, 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慎密、转承自然。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作用:过渡 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2)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

12、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照应可以分为:开头(起段)与题目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即文章前后照应,或称: 相互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迭式照应【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记叙文阅读训练题一、站直喽 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好似一口煮沸了的锅。检票口,排了一长溜儿的队伍,人们慢慢地向前蠕动。我抱着儿子挤在

13、队伍中,焦急地等着检票。队伍蜗牛般爬行,我的心忐忑不安,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我轻声对儿子说: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的肩膀上。”儿子忽闪着眼睛, 不知其意,却也乖乖地照着做。 成人全票,儿童半票,请出示车票。”检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也撞击着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站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健硕的中年人,黝黑的脸庞, 浓眉 大眼,大大小小的包裹,扛着的、背着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纤弱的小男孩向前走去。 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拦住小男孩,领他向测身高的1.2米线走去。小男孩站在那里,惶恐地看着中年人。也许是天气太冷了,小男孩寒战战地站着,紧缩着脖子。“1米18,半票。”检票员高声说。

14、中年人盯着小男孩,面露愠色,转而笑呵呵地递给检票员两张车票。检票员接过车票,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两张成人票? ”中年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然后转过头对着小男孩严肃地说道:站直喽,儿子! ”声音清晰有力。小男孩仿佛一个战士接到命令一样,立刻抖擞精神,把身子一挺,头一昂。“1米23,全票。好孩子! ”检票员赞叹道。小男孩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来,感染了大家,笑容也在中年人脸上漾 开,灿若春天。乘客们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魁梧结实的中年人。 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身子似乎矮了半截,不敢向前移动。爸爸,我也要上去站直身子。”儿子挣脱我的怀抱,说着就要跑过去。我猛地抱住儿子,偷偷地溜出了队伍,转

15、身向售票处走去,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 队伍长龙一般,蜿蜒向前,儿子牵着我的手,排在队伍的后面,好久才移动到测身高的1.2米线处。儿子兴高采烈地走去,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昂首挺胸像一个凯旋的将军。 高声道:爸爸,我已经站直了。 ”检票员抚摸着儿子的头,笑了。我看着儿子的神气也忍不 住笑了。小小的检票口又是笑声一片。1、文章题目 站直喽”拟得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好在哪里?2、文章第段 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中的 把戏”是指什么?3、文章第段我”为什么最后去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 ”?4、 文章中多次写到 我”的心理活动,请你梳理一下我”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5、文章第段 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 ”请你品味一下这里 悸动”的含义。6、你怎样评价文章中 我”这个人物?二、大年初一没下雪去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突然静下来。时间还早,我买了份报纸,走向车厢。车厢 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个小女孩,对着车票仔细核对座号, 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