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56642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水市秦安县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30题;共450分)1.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以头抢地耳( )皆布衣之士也( ) 长跪而谢之曰(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CA . 秦王怫然怒吴广以为然B . 以头抢地耳徒以有先生也C . 天子之怒皆布衣之士也D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4) 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 (29分)

3、 (2018宁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 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岳阳楼记 核舟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小石潭记A . /B . C . D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3. (11分) (2017九下揭西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风

4、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风烟俱净_ 猛浪若奔_ 好鸟相鸣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两个句子。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述全文

5、山水特征,并表达作者赞叹之情。B . 文章第二段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富春江水的奇异,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水急猛的特点。C . 文中第三段在对山势进行描写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静止的山表现得富有动态美。D . 文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富春江的自然风光,不仅抒发了热爱自然和意欲归隐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社会功名利禄的鄙视。4. (11分) (2017八下沂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

6、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节选)【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注释】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的学者,称诸生。崛奥:深奥奇崛。黾(mn)

7、勉:勉励;尽力。寄傲:寄托傲世之志。克肖:酷似。(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造饮辄尽_ 数试而困 _ 更善貌人_(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时经营以寄傲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B . 既醉而退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C . 虽无终日之计 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D . 亲旧知其如此 其真无马邪(马说)(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

8、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B . 【乙】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荜门土壁”“ 冬一褐,夏一葛”,展示了崔子忠的安贫乐道;“无终日之计”“晏如也”,表现出崔子忠的率真、豪放、豁达。C . 五柳先生和崔子忠虽然贫穷,却都是悠闲自适,他们共同的生活志趣是:读书、作画、饮酒、著文章。D . 两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皆逃避不顾”“多谢不见”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和崔子忠愤世嫉俗的性格。(5) 五柳先生与崔子忠是如何面对家庭的贫困现状的?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5.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

9、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

10、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3)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6. (11分)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相关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11、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权谓吕蒙曰( ) 见往事耳( ) 及鲁肃过寻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 下加线字的含义如今相同的一项是( )A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 但当涉猎。C . 见往事耳D . 卿言多务,孰若孤。(3) 翻译下面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 下面三句话各体现了说话人的什么语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士

12、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7. (18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鱼我所欲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故患有所不辟也( )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A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 . 贤于材人远矣C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 (20分) (2018七上湖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