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46756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娄星区农村公路情况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 有关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的调研汇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近日,根据县深化机关作风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开展党政“一把手”大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自9月中旬开始,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以下:一、全县农村公路现实状况截止2021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成公里,县道3条公里;乡道20条公里;村道303条公里。其中,因修建时间长、建设标准低等原因,造成大部分农村公路已靠近或达成其承载寿命。存在断头路、瓶颈路,如县道元许线、乡道全部高线、邢临线、邢千线。严重破损路,如齐大线、

2、邢花线等,合计95条公里,等外路有公里。全县急需新建的农村公路38条公里;需要改建95条公里。二、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即使我们在路网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公路改进上做了大量工作,全县公路路况也得到了显著改进,不过农村公路仍存在部分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关键表现在:一是路网布局不合理,县级公路数量、里程偏少,乡级公路建设标准低。现在,我县县级公路有3条(马嶂线、元许路、东楼线)公里,其中县道元许线公里还未打通。里程相对较少,仅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乡道标准低,全县乡道191公里,大部分却达不到三级公路标准,在县内中部的大枣园区21个行政村里,只有一条2021年修建的路面宽

3、米的枣园路穿区而过,影响着当地生态资源和大枣园区资源的有效开发。我县又是晋煤外运的关键通道,运煤车流量大,且只有一条省道赞昔公路东西方向跨县,其它公路未能起到分流作用,交通压力异常严重,路网结构有待深入优化。二是农村公路等级低,部分路段破损严重。我县农村公路受县域经济的影响,前几年扶贫和以工代赈等多渠道投资路径,使全县农村公路多为四级路及以下等级公路,普遍存在公路超期服役,建设时间长,标准低,路基宽度达不到要求。乡道邢千线、齐大线因为修建时间长,重载车辆的增加,路面已破损不堪,另外以前修建的出村路大多为米,因为车辆的增加已不适应该前的发展要求。2021年以前修建的破损路急需修建的有67条公里,

4、破损率为20%。因为破损路较多,部分路出现严重损坏、龟裂、沉陷等现象,使沿线经济农副产品资源和农民出行受到影响,处理改造破损路已成当务之急。三是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村公路建设实施的是补助性政策,贫困县补助标准为每公里21万元,因物价上涨等原因,实际修建每公里需要35万元,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配套。因为我县财政底子微弱,没有能力配套,配套资金全部由各乡镇村负责处理,配套资金不能立即到位,直接影响了工程计划顺利完成、质量标准和申请项目标指标。四是部分干部群众“重建轻养”,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主要性认识有待提升。部分地方干部群众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对农村公路建设很重视,热情高涨,但对乡村公路养护

5、管理工作比较冷淡,“等、靠、要”思想严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责还不够明确,镇村两级缺乏主动性和主动性,依靠思想严重,甚至认为公路养护是交通部门的事,致使部分地方乡村公路的水毁修复、危桥加固及改建、安保设施建设等工程难于实施。群众爱路护路的意识微弱,不少地方乡村公路建成后,出现占道建房、占道设市场、占道打场晒粮、占道堆放等现象。三、我县农村公路发展和计划设想总体思绪: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围绕旅游生态县建设战略,加紧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深入提升农村公路路网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不停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满足村村互通乡乡互联需求,满足旅游强县的需求,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发展农业、旅游兴县、繁荣农村经

6、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县”总体发展战略提供主要的交通支撑。围绕现阶段全县道路交通总体框架,以服务旅游为宗旨,以全县主导产业、旅游观光、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区建设为关键,以公路线状向网状发展为目标,打造乡乡循环,村村互通、景点互连、园区互接,四通八达,干支结合的当代化农村公路网络。农村公路初步计划是:1、将部分乡村道改造升级为县道,优化路网结构,合计8条,总长公里。*县原有县道全部调整为省级公路,新增县道*三阵村、榆底许亭、南邢郭棋*、蟠*界、*花林、*旺曹家庄、石咀头齐家庄、王昔线8条,调整后县道规模达成公里,东西南北

7、走向各4条贯穿全县连接国道、省道,7条直通临县,实现全部乡镇县级以上公路连接,主要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县级以上公路贯穿覆盖。2、将部分村道升级为乡道,优化调整后乡道合计29条,总长公里。逐步实现乡级公路全部提升达成三级公路标准。*县现有乡道20条,公里,在农村公路计划调整后乡道规模达成29条公里。2021年初,本局研究制订了20212021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其中包含3条扶贫产业路公里,通乡镇和建制村公路65条公里。危桥改造19座,县乡道安保工程公里,村道安保工程64公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亿元。年内计划完成农村公路17条公里,危桥改造6座,村道安保工程公里。总投资万元。四、提议和对策面对我县乡村公

8、路建设和养护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怎样更加好更加快的优化路网结构,提升建设标准,落实乡政府和村委会建养主体责任,把养护引入激励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目标考评机制和建养激励机制,和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充足调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参加很多主动原因,有效破解“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难题,多方融筹建设和养护资金,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多个方面的问题:(一)伴随社会经济的不停发展,大家生活条件的改进,运输市场发展活跃,农民家庭购车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农村公路提升建设标准,各村在现有一个出口基础上,急需第二个出口,和连村道路的硬化和现有四级公路米已不适应现在车辆迅猛

9、增加的出行需求。各乡村上报修建硬化道路主动性很高,但面临配套缺口又是阻碍修建的瓶颈。提议各乡村要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比如:当地企业出资、个人捐款和财政一事一议资金等。县政府也要每十二个月列入财政预算部分公路建设配套资金,只有这么多方筹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才能够保障公路建设发展的连续性和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二)真正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落实职责职能是做好乡村公路养护的前提。*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和*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求全部明确了“县乡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加、帮助交通部门做

10、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工作及农村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过,在现实的农村公路管养中,乡镇政府的职责、职能还未落到实处,养护资金筹措缺乏有效保障。乡(镇)养护管理所虽有职责,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县、乡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养应引发高度重视,把抓农村公路的管养和抓其它经济工作并驾齐驱,确保人、财、物的投入,切实推行好本身的职责、职能。只有这么,才能真正实现“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目标。(三)加强考评长期有效机制。加强考评机制是确保乡村公路管养的内在动力。实施责任目标管理,建立长期有效监督机制是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内在需要。现在省、市相关文件明确了县乡养护主体责

11、任,但大多是表现在形式上、表面上,提议县政府以责任目标考评落实主体责任。这次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只有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工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深化,有路必养才会得到落实。(四)建立稳定的建养资金渠道。有稳定的资金渠道是确保农村公路建养的保障。对于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的资金保障,全靠上级补助资金,而乡村负责筹措处理配套资金不能落实,直接影响项目实施。全县养护资金补助只有县政府每十二个月的100万元,养护工程配套资金未能落实。而乡、村自筹资金几乎为零,这就形成了农村公路长久带病运行的现实状况,尤其是乡道、村道养护资金严重缺失,养护“盲区”大量存在,安全隐患较为突出。这些问

12、题要得以逐步处理,只有靠乡政府和村委会认真落实实施*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求(石地202132号)中所明确的农村公路建养主体责任。主动筹措建养配套资金,逐年投入到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中,才能得到真正破解。(五)实施奖惩激励机制,奖惩机制是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的有效路径。针对落实建养责任主体,转变乡村公路建养机构职能,发挥乡(镇)养护管理所作用和调动广大群众参加,有效整合农村公路养护资源等的工作要求,探索市场化养护运作模式,尤其是乡村公路管养上,应一改长久以来县级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完全包揽农村公路管养的单一方法,遵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新的管养标准,除县道由县公路养护机构管养外,乡、村公路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进行管养,真正把权、责落实到乡、落实到村、落实到人。2021年10月19日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