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746675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概括和总结。就其本身作用来说,它能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和查缺补漏,加深拓展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总复习要求1教师要有奉献精神,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更新旧观念,明确复习要求。2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好、中、差),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3复习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而不枯燥。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传授给复习方法。4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乐学爱学。5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使他们轻松地度过复习阶段。6注意整理、分类,使知识条理化。7注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其形成知识

2、网络结构。8把准学生的脉,有针对性、有计划、有侧重点的进行复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达到小学毕业的语文水平。二、复习原则(一)课标与教材融合的原则。复习时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巩固、拓展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二)讲与练相结合的原则。要讲练结合,这里的“讲”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讲。这里的“练”,既可以书面练又可以口头练。讲和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主体性原则。要激发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复习,找出问题,自求解疑。要把复习的主体时间和主体活动放在学生身上,切忌教师满堂讲。(四)侧重性原则。

3、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要侧重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复习。学生不懂的问题,要言而不烦,适当讲解训练,简单又明了的问题,要一语带过,切莫本末倒置。(五)查缺补漏原则。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发现问题、查缺补漏、找出疑难、补足缺漏和弄懂难点,切忌不顾学生拥有知识的情况,不顾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无目的性的讲解和机械练习。(六)方法性原则。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以及识记运用某知识点的方法。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复习,切忌复习时老师苦口婆心的讲,学生机械盲目地练习和背诵。三、复习方式(一)集中式。按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序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集中安排复习(基础知识按拼音、字、词、句、语法、修

4、辞知识;阅读按段篇知识;写作按几种类型文体相对集中安排,各个击破,分步到位)。这样的复习,符合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系统、清晰、深刻。(二)分散式。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的复习要交错安排,分散难点,这样才易于消化。每部分知识可以用回复训练的方式查缺补漏,巩固效果才会好。建议:集中于分散相渗,如“基础知识”“阅读”分别集中复习,复习“阅读”时,把“基础知识”分散安排,贯穿串于其中。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提高运用水平。(三)综合式。查缺补漏。四、复习方法1学生质疑法2训练查疑法3教师梳理法4命题自测法等等。五、复习范围小学语文712册所学内容,侧重五、六年

5、级四册教材内容。六、复习时间安排:5月18日5月31日,全面复习每一课。6月1日6月15日 ,分类复习。要一项项过关,但也要有所侧重。6月166月28日,综合复习,综合验收。七、复习内容具体安排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汉语拼音1复习要求(1)能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拼音、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2)掌握一些拼写规则,能正确地拼读、拼写音节。(3)能按顺序背诵、默写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法查字典。(4)能运用拼音识字、正音和学习普通话。2复习内容(1)字母表(2)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3)普通话和变调(4)拼写规则3考查题型(1)看拼音写汉字和词语。(2)在词语或句子中选择正确字音。(3

6、)在查字典中确定音序音节。(二)汉字1复习要求(1)学会汉字2500个左右,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712册教材里的所学生字,其中第12册教材中的生字是复习的重点。(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做到书写正确、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3)学过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能区别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能熟练地查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会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典,并具有初步的据词择义的能力。2复习内容(1)712册教材里的所有生字,侧重复习五、六年级四册

7、教材里的生字,重点复习第12册书里的生字。(2)掌握笔画和笔顺规则,还有偏旁和部首的区别。(3)区分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多义字和易错字,并理解字义。(4)必须掌握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部首和音序,了解数笔画查字法。3理解字义的方法(1)对照法:有的字义可以用相互对照的方法来理解。如:“弱”可以用“强”来对照。(2)替换法:有的字义不好理解,可以用浅近的字义来替换。如“翔”可以用“飞”来理解。(3)演示法:有的字义可以用实物、动作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揪”“抓”(4)画画法:有的字义是物体的名称,这种物体可能见过,但没有实物,可进行画图理解。(5)分析法:有的字义可以通过归纳来理解。

8、如:“兽”是象马、牛、羊等四条腿的动物,“禽”是有翅膀的,长羽毛,会飞的鸟类。(6)象形法。(7)会意法4各种字的类型举例(1)形近字主要有五种类型:笔画多少不同,如:“要” “耍”;笔画长短,延伸不同,如:“由”“甲”“申”;个别笔形不同,如:“外”“处”;个别部件不同,如:“受”“爱”;偏旁部首不同,如:“掉”“悼”等等。建议:辨别形近字,不但要通过多种练习加深印象,还要通过分析造字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2)多音字一般有三种:一是音同调异,如“应”读yng和yng;二是音异调同,如:“还”读hun和hi;三是音和调都不同,如“长”读zhng和chng。建议:根据字义定音;根据词

9、义定音。5考查题型看拼音写汉字和词语;辨析词语,如: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填空、组词、判断;用部首或音序查字典,指出偏旁部首,选字义或词义,一字多义的选择等等。(三)词语1复习要求(1)能够正确读写常见的词语,懂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常见的词语。(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能够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和造句;能够正确使用的、地、得、着、了、过。(3)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和习惯,进行词语搭配和词语归类。(4)能辨析、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识别褒义词和贬义词。2复习内容(1)词语积累。以五、六年级书中的“盘点词语”要求会认会写的词语为主,另外,每课中的重点词

10、语,课内、外的一些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名言警句等也应该积累,有的要学会使用。(2)理解词语。(3)辨析词义。(4)词语的归类和排列3理解词语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法;(2)综合分析法;(3)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互相解释法;(4)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5)以旧带新法;(6)词义引申法等等。4词语的运用注意五点:(1)词义范围的大小;(2)词语的语义轻重;(3)词语的感情色彩;(4)词语的使用习惯;(5)词语的使用对象。5词语的归类和排列(1)归类:按词性归类。可按动词、形容词、成语等进行归类;按词语的用途归类按描写人物的词语归类(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按描写山水的词语

11、归类;按描写花草树木的词语归类等。(2)排列按概念大小排列;按整体到部分排列;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按事物发展过程排列等等。6关联词(选择、填空、造句)常用的有: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如果就 不但而且只要就 尽管还只有才 既然就即使也 无论都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不仅还 不是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正确的使用等。7考查题型(1)把词语补充完整;(2)照样子写词语;(3)用近义、同音字组词和造句;(4)运用关联词填空造句;(5)选择词义;(6)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7)找反义词和近义词;(8)选词填空;(9)词语搭配:(10)能默写指定的成语,会用成语概括一定的场景等等。(四)句子1复习要求能

12、把句子补充完整,会扩充句子和缩写句子,会理清词序混乱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能用常用的词语和关联词语造句,要求内容正确,意思明白,结构完整;能改写几种常见的句式,修改有明显语病的句子;能识别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和反问句等2复习内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会辨析四种句子类型。(2)能用学过的常用词语(包括关联词语)造出思想健康,用词准确,意思完整的句子。(3)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4)会区分和运用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5)扩句和缩句。(6)熟练地进行句子互换。(7)通过理解分析句子,能

13、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和意义。(8)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3部分内容提示(1)常见病句病因如成分残缺,举个例子:“上课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这句话缺“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听老师讲课呢?意思不明白。此外,常见的病因还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序混乱、重复累赘、前后矛盾、指代不明和归类不当等等。修改原则:a查清楚病因b修改尽量少c原意必保留d符号用正确;修改病句步骤:a读:默读原句,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b找:找准病因;c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可采取以下方法修改:加、换、删、调、改。要对症下药,认真修改。d查:查句子的语法、逻辑是否正确,查句子是否保持原意。(2)小学常用的8种修辞手法如比喻、

14、拟人、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反复。要求: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学会辨析。比如: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a是比喻,b是拟人。比喻重在“喻”,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重在“拟”,拟体(人)在句子中不出现。强化训练,巩固效果。(3)句子互换重点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注意:陈述句改反问句时除了要求学生加上反问词“难道、怎么、岂能、岂等”,句末要加上“吗”“呢”等语气词以及句号改为问号外,还要注意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时,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也是互换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改”和“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学

15、生会了就可以了。建议方法:提炼方法,抓住课堂,集中复习,单项落实。 (4)扩句和缩句缩句:谈“缩句”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注意点1什么是缩句?“缩”在字典里的解释为:由大变小或又长变短。缩句就是把一个含义正确具体的长句子通过删减修饰语使其变短成一个“主干句”的过程。2缩句的目的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或分析比较长的句子,帮助我们检查句子的语病。3缩句的要求去掉句子的附加成分(枝叶),即定语、状语、补语,保留句子的基本成分(主干),即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宾语(或宾语中心语)。其中宾语不都是每个句子都有的。无论怎么缩,结果一定是一个有完整意思和完整形式的句子。4基本类型什么是什么。什么做什么。什么怎么样。5缩句的注意点(1)不要改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