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746658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1 前言1.1 规划背景上海市地处长江出海口、太湖流域下游,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濒江临海,全境陆地主要是长江泥沙在江海作用下冲积而成的水网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4米(上海佘山吴淞基面,下同)左右,西部青松地区平均仅为3.20米,洪、涝、潮、旱灾害频繁,因此防洪工程建设是保障上海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上海的水利建设,投入巨资筑海塘、修河堤、浚江河、建闸泵,以御水旱灾害。特别是1991年以后,太湖流域按国家计委批复同意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组织开展了十一项

2、治太骨干工程建设(上海市涉及太浦河、红旗塘、拦路港泖河斜塘、黄浦江上游干流段防洪工程等四项),上海市按水利部审查通过、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城市防洪排水规划开展了黄浦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汛墙、一线海塘大堤和城市除涝排水工程的建设,初步建成了以一线海塘、市区防汛墙以及江泖圩堤为主的防洪挡潮工程体系,以骨干河道和水闸泵站为主的分片治理工程体系,以乡村河道沟渠和泵站相配套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并通过加大全市河道整治建设力度,有效地改善了本市的水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上海市在内的太湖流域连续发生了1991年大洪水、1999年特大洪水和1997年、2000年台风高潮袭击,流域防洪、区域防洪和城市防洪出

3、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流域的雨情、水情、工情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防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流域防洪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防洪能力需进一步提高。2001年10月,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太湖局”)随后下发了“若干意见”实施方案,提出20012010年流域防洪目标是能防御不同降雨典型的50年一遇洪水,重点工程建设应与防御流域100年一遇洪水的目标相衔接,初步实现流域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的目标,建成流域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并按照“若干意见”抓紧开展流域防洪规划的

4、修编工作,并多次就流域防洪规划及初拟工程方案进行了讨论,同时要求流域内的江、浙、沪两省一市抓紧编制区域防洪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尽快拟订各分区骨干工程方案,并与流域防洪规划相协调。因此,本着团结治水、服从流域防洪大局,确保上海区域和城市防洪安全,满足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指导思想,根据“若干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要求,有必要客观评价上海目前的防洪除涝现状,并在流域总体防洪规划思路的基础上,提出太湖流域上海地区的防洪工程规划方案,以利于全流域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流域防洪、区域防洪和城市防洪三个层次的防洪格局。2003年10月,根据上海市水务局的通知,由我院牵头负责,市太湖流域工程管理处、

5、市防汛墙建设管理处、市河道(水闸)管理处、市滩涂管理处、市水利排灌管理处、市水文总站、市防汛信息中心等单位参加,共同开展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1.2 规划依据1. 关于加强太湖流域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水利部,2001年10月2. 关于加强太湖流域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02年5月3.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编制太湖流域上海地区防洪规划的通知”沪水务(2003)898号4.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水利电力部太湖流域管理局,1987年5. 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修编稿)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04年12月6. 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初拟工程方案水利

6、计算成果(讨论稿)太湖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9月7. 太湖流域防洪规划重点工程布局(修编稿)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04年10月8.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研究院9. 上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上海市水务局10. 上海市城市防洪排水规划报告上海市水利局规划室等11. 上海市城市雨水排水规划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2. 黄浦江干流新增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2002年5月13. 黄浦江河口建闸工程规划研究上海市水务局,1998年2 上海市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上海北滨长江,南依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位于东经1201512145

7、,北纬30413151之间,居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是长江流域出海门户、太湖流域的尾闾。全市总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其中属太湖流域黄浦江水系的陆域面积为5193 平方公里,属长江水系的河口三岛崇明、长兴、横沙面积为1148 平方公里。2.1.2 地形地貌上海市陆域部分属太湖流域碟形洼地的东缘,为第四纪以来在江、湖、海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冲积成在的水网平原,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北、东、南较高,地面高程为45米,称为碟缘高地和滨海平原,西部较低。全市陆域地面高程在4.0米以上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0%,3.54.0米的面积点总面积的29.3%,3.03. 5 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6%,其余均在3.

8、0米以下。上海最低地区集中在西部的青浦、松江区的大部、金山区北部及嘉定区的西南部,一般地面高程在2.23.5米之间,最低处不足2.0米,为太湖碟形洼地的盆底。多年来地下水的持续开采取用,市区地面下沉情况十分严重。由于地势低洼,全市河湖最高水位大多高于或接近地面。2.1.3 河湖水系上海境内河港密布,沟渠纵横,中小河道21646.29公里,其中市级河道(暂定)43条段,长650公里,市管湖泊(淀山湖、元荡)2个。全市河网水面占总面积的8.4%,主要河流有长江尾端支流黄浦江及其支流蕴藻浜、吴淞江(苏州河)、淀浦河、油墩港、川杨河、大治河、金汇港、叶榭塘龙泉港、紫石泾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陆片黄浦江水

9、系。黄浦江源自太湖下泄河网,上游有三大支流,北支自淀山湖湖口淀峰(关王庙)起为拦路港,下接泖河、斜塘至三角渡,主要承泄太湖及江苏淀泖地区来水;中支为浙江省红旗塘大蒸塘园泄泾至三角渡,南支为大泖港汇入竖潦泾,两支主要承泄太湖及浙江省杭嘉湖区沪杭铁路以南以及本市金山区西部地区来水。黄浦江干流自三角渡到河口全长84.52公里,米市渡以下至闸港河流东西向顺直,河面宽300米左右,河底高程-8.0-20.0米,闸港以下转为南北向,河道弯曲,贯穿上海市区后在吴淞口流入长江,该段河道宽度为320770米,河底高程-8.2-17.1米。2.1.4 气象上海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全年在冬、

10、夏季风的冷暖空气季节性交替影响下,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严寒、酷暑期短,无霜期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市域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5.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度(1934年7月12日),极端最低气温12.1度(1893年1月19日)。无霜期年平均为230天。境内光照条件优越,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2小时,徐家汇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24.5毫米,相当于陆面蒸发量571.4毫米。蒸发量年内分配以78月为最大,占全年的30%,干旱指数接近1,属湿润地区。上海地区降雨充沛,据徐家汇站百年资料统计,年平均降雨量1146毫米,年平均雨日132天。但是降雨的年际和年

11、内变率较大,最高年达1673.4毫米(1985),最少年709.2毫米(1892年)。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也十分明显,每年汛期的59月为夏秋多雨季节,降水约占全年的60%,10月至次年的4月为少雨季节,降水只占全年的约40%,但各月的降水量大多在30毫米以上。每年夏秋两季,热带气旋活动影响较大,平均每年影响上海约有23次,最多年份可达57次,影响时间最长可达8天,在上海登陆以7、8、9月为多。热带气旋是本地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受其影响时,常伴有强度大、历时长、范围广的暴雨,并引进增水,显著抬高潮位,如逢天文大潮,遭遇风暴潮三碰头,极易引发洪涝灾害。2.1.5 水文上海两面临海,一面靠江,是一个

12、典型的潮汐河口型城市。长江口、黄浦江均属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与河流,杭州湾是强潮河口,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每日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黄浦江口吴淞站平均涨潮历时4小时33分,落潮历时7小时52分,使得黄浦江具有双向流特征,每天潮水位变化较大,河口多年平均潮差为2.23米,最大潮差为4.48米。潮流界一般可上溯至淀山湖及浙沪边界,潮区界可达苏州嘉兴运河、平湖塘一带。黄浦江有关站潮位特征值见下表:上海市沿江、沿海主要测站潮位特征表 单位:m项目历史最高潮位(出现日期)历史最低潮位(出现日期)平均高潮位平均低潮位平均潮位外高桥5.64(1997.8.19)-0.13(1969.4.5)3.260.89

13、2.00黄浦江高桥5.58(1997.8.19)-0.07(1969.4.5)3.211.082.15吴淞5.99(1997.8.19)-0.25(1969.4.5)3.241.032.14黄浦公园5.72(1997.8.19)0.24(1914.1.1)3.141.292.22吴泾4.82(1997.8.19)0.60(1968.1.16)2.851.582.22米市渡4.27(1997.8.19)0.64(1959.1.22)2.751.722.24金山嘴6.57(1997.8.19)-1.78(1969.4.5)3.73-0.221.76黄浦江的径流主要来自于上游太湖流域。全流域多年平均

14、降水总量约414108 立方米,折算降水量1141毫米,产生径流137108立方米/年。在治太工程之前的一般年份,约有70%左右的水量经黄浦江下泄入江归海。按照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在太湖治理一期防洪骨干工程完成之后,一般年份的汛期,黄浦江泄水量约占太湖流域外泄径流的50%左右。从多年平均来看,黄浦江上游的三大支流斜塘、园泄泾、大泖港三支流来水比例约为30%、40%、30%。在治太一期骨干工程实施后(太浦河泵站不调度),斜塘、园泄泾、大泖港三支流来水比例调整为40%、30%、30%。如果是洪水年份(季节),由于太浦河成为主要的泄洪通道,斜塘的来水比例还要增大。如:1999年太湖流域发生大洪

15、水,在7月820日太浦河开闸泄洪期间,斜塘来水比例增加到51%,园泄泾、大泖港来水比例分别调整为37%、12%。2.2 社会经济概况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市内分18个行政区和1个县,户籍人口1321万,流动人口约300万,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71人。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中、近期行动计划,2020年,全市控制总人口2000万左右。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2亿元,比1978年增长5倍以上(扣除物价因素),平均年增长率为1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1.6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8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82.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2%。全年上海财政收入完成114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7.9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1.1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高达451.3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6.7%。据抽样调查统计,1999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一万元大关,达到10932元,恩格尔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