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4664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课程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 名: 李书阁 单位:河南省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 中文 考试科目: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 考试分数: 2011年 12 月 24 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 当代语文教育热点研究姓 名 李书阁 单位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专 业 中文 2011年12 月24 日 题 号分 数签 名12345678910总 分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一、谈谈你对“语文”这门课程的理解。(20分)答:许多人认为语文教育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教育,学语文就是学会听说读写,认识几个字,会写几篇文。更要命的说法是:语文就是个工具,而且推演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语文是一

2、切学科的工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这句话怎么看,我没有发言权;语文就是个工具,这句话有很大的问题。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工具,表面上是对语文的重视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必须先学好语文,语文多重要啊,而实际上是对语文的贬低,因为语文的价值绝不止于工具性,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我们知道,工具是可以和使用者分离的,镰刀、锄头是农民的工具,粉笔是教师的工具,这些东西都能和使用者分离。但语文呢,它一旦被使用者掌握,就植根在使用者的头脑里、思想中,须臾不可分离。没有语文,人们就不能思考。语文是思想的家园。 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是在掌握母语文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人”的。 语文是言语 / 文化。语

3、文的表层结构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准确的叫法是言语,包括 叶圣陶先生说的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文的深层结构是文化。如果语文是一只手,那么言语和文化就是手背和手心的关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是我的语文观言语 / 文化观。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讲了桓侯病情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过程:(最先)腠理(居十日)肌肤(居十日)肠胃(居十日)骨髓(居五日)体痛遂死。这正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明一定的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语文课上讲不讲这个问题?语文工具论者大概认为不能讲,因为这是哲学问题,讲这个就不是讲语文了。但我认为应该讲。语文是言语 /文化,语文能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心理,是一

4、个人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不能单单进行语言训练,还要进行文化熏陶。对语文有了这样的观念,讲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能会讲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问题。 所以,实际上,语文教育除了语言文字教育,起码还包括文学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哲学教育、历史教育,所以语文学科部分地担当着艺术学科的教育使命,部分地担当着心理健康学科的教育使命,部分地担当着政治学科的教育使命,部分地担当着历史学科的教育使命。为什么把语文教育叫做大语文教育,原因在于此。为什么说文史哲不分家,原因在于此。所以我说,语文教育是最大众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母基。当然,我这样说,绝没有以语文教育代替其他教育的意思。每门学

5、科都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很显然,语文教育体现了多门学科的教育价值。 二、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有哪些不同?(20分)再现和表现是文艺理论中的两个术语,我把它借用过来,用以揭示语文教学和理科教学的不同。所谓再现,就是客观复现,数理化教学主要是把客观世界的规律(定理、定律、公式)客观复现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它、理解它、喜爱它、运用它。所谓表现,就是主观外现,语文教学主要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主观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课上,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怎么心血来潮也不能把 180 讲成 190 ,但语文课就是另外一番景象。比如讲史记,讲到刘邦和项羽的形象,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法。有的老

6、师对刘邦赞赏有加,说他善于用人,且性格就像太极拳着数,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有时威加海内到目空一切,有时儒雅到与臣子彻夜长谈治国安邦大计,有时流氓到扬言可与项羽分吃父亲的人肉羹,而项羽则不会用人,目光短浅,且有勇无谋,异常残暴。有的老师恰恰相反,说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顶天立地,英勇绝伦,儿女情长,而刘邦则是个无赖,偷鸡摸狗,欠债不还。 数理化教育执着地把学生带进客观世界,相反,语文教育务必执着地引导学生走出客观世界,走进主观世界。讲柳宗元的诗江雪,不要讨论老翁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是因为老翁爱吃鱼,还是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还是钓鱼想去卖;也不要讨论江面上结冰了怎么钓鱼,是否需要

7、把冰凿破。诗所描绘的不是一个知识世界,不是一个有着普遍的因果了解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充满模糊与神秘的主观世界。讲江雪,应该研讨诗人通过描绘寒江独钓的意境要表达什么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为了坚守心中的信仰和理想而甘于在恶劣的环境里忍受孤独和寂寞的执着精神。 比如,数学老师张三和李四教同一章同一节,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教学内容是一样的。语 文老师王五和赵六教同一单元同一课,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教学内容常常不太一样,甚至很不一样。这是因为,理科教学在于再现客观物理世界,多给学生太科学的东西,文科教学在于表现主观心灵世界,多给学生太老师的东西

8、。 ( 2 )数理化教学是能懂才学,懂了才能接着学,前边的内容不懂就影响后边内容的学习。语文教学是不懂就能学,学了以后可以多懂也可以少懂,前边的内容不懂,基本不影响后边内容的学习。 不能教幼儿园小孩微积分,因为幼儿园小孩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能接受微积分的程度。但可以教幼儿园小孩背孔子的论语,因为虽然不太懂但能记住。学数学,都是学会了一元一次方程,接着再学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反其道行之,因为数学有鲜明的逻辑结构。但学语文,可以先学最后一课,再学第一课,因为语文基本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学习语文,应该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背,像牛吃草一样先吃下去,然后用一生的阅历去“反刍

9、”。 数理化要能懂才教,可是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理化课程,内容太难,严重违反孩子心智发展规律,在他们心智还不够成熟时就教那么难的逻辑结构那么强的知识,完全不管多数学生不能适应,完全是拔苗助长。多数学生不适应,所以必须通过课外补课、反复训练,才能勉强跟上。 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理化不但太难,教育中还存在追求“早产蛋”问题。养鸡人有这样的经验:育小鸡时,既要保证小鸡的生长,又要通过调整光照的强弱,控制其生长速度,不让小鸡过早进入产蛋期。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过早产蛋,产下的蛋不仅分量轻,而且产蛋高峰期来临时产蛋率不高,且产蛋时间不长。中国基础教育正像没有经验的急功近利的养鸡户一样追求学生早产蛋,在学生正在

10、长身体时,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时,就强化训练,为了中高考,为了各种竞赛,超前学习,小学学完初中的,初中学完高中的,高中学完大学的。为了荣誉增加学习难度、强度,结果得到眼前小利,使学生畸形发展,身心俱疲,毁掉了许多天才。用童年换取荣誉,将来用什么换取童年?童年是一去不返的,其他的东西可以失而复得。 ( 3 )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主要以语言为媒介、为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数理化课程里,教师的语言一般只作为教学媒介、教学形式,不作为教学内容;但在语文课程(也包括英语)中,教师的语言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学媒介、教学形式,又是教学内容。语文教师是在用自己的语言去教授学生语言。所以,对语文教师的

11、教学语言有更高的要求。 三、请你设计一个高中(或初中)三年作文教学的序列(20分)答: 总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进行记叙、说明议论文的指导与训练,建议读写结合,大力开展随笔写作,进行片段训练,写“放胆文” 七年级: 目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指导观察、联想、想象的方法,养成思考表达的良好的习惯。 1、 观察事件,完整叙述。2、 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3、 观察景物,多角度表达。4、 在叙事、写人、绘影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5、 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丰富写作内容。6、 从教材中借鉴基本的表达技巧: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八年级: 目标:学习多种表达技

12、巧,能写复杂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1、 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2、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3、 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具体地表达对生活的某种认识。4、 运用设置线索、伏笔照应、悬念过渡等常见手法布局谋篇。 5、 抓住事物特征,合理安排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九年级: 目标:能限时写高质量考场作文。 1、 能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会写一事一议议论文。2、 审清题意,选择恰当的文体。 3、 扣题立意,调动积累,合理运用。4、拟题构思。 5、 推敲开头,巧设结尾。6、斟酌用词,流畅表达。 可教的层面:技法 难度:爱好的培

13、养 目的:1,能完整、清楚地表达 2、合乎判卷老师的标准 原则:内容决定一切,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形式要我为内容服务 。 写作方式:(1)随手写:积累;(2)动情写:纸条/网聊 2、以读助写: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写作 3、 以写促读:知不足方能补阙 形式:随笔,日记。 四、你认为理想的高考(或中考)阅读试题应该是什么样子?(20分)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逐渐培养学生呢个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我觉得理想的中考阅读试题的选文应始终贯彻真、新、深、博、精的标准。所谓“真”就是所选文章必须反映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思想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所谓“新”就是所选文

14、章思想新、内容新、语言新、手法新。王羲之诗云:“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所选文章可以是生活中的热点或焦点问题,人们所普遍缺失或关心的一些生活现象。 所谓“深”就是所选文章在语言、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都要有一定深度,知识点密集,能够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谓“博”,就是所选文章内容要广博,题材丰富,题材多样,考查知识面要宽,以免学生平时偏食。 所谓“精”,就是所选文章不宜太长,要短小精悍,从而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收益。因为毕竟考场上时间有限。 其次,在问题的选择上,不光要注意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加深。比如可以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15、去考察并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因为毕竟初中学生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考察的目的不应视为考察而考察,考察的目的还应是差不缺漏,弥补缺失的过程。 五、你认为理想的高考(或中考)作文试题应该是什么样子?(20分)答:这些年来,各地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主要呈现为三种形式:一、命题作文,二、半命题作文,三、材料作文。其中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逐渐呈上升趋势。命题作文带有一定封闭性,学生写作动机带有更多的被动特征。话题作文相对开放,学生立意、表达的方向常不固定,更倾向于自由表达,因而动机往往更多一点积极主动。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有意味的标题能够触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他们写作的动机和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