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4650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但是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对工业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诸多因素 ,使得生态系统自身的协调能力不断下降 ,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脆弱。十八大中明确提出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再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可持续发展明确指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经济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 ,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 ,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人类要发展 ,但是发展要有限度 ,不能危机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是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目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高度依赖煤炭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水平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等问题 ,导致中国能源产业呈高碳化;特征 ,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 ,而且也关系着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需求量也持续扩大 ,目前中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 ,能源消费总量较大,能源的消耗速度在加快,而能源储备则不足,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世界平

4、均水平的 33.8%、26.5% 和 53.5% ;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低 ,能耗高 ,单位 GDP 能耗约是美国的 4 倍 ,日本、法国、德国的 6 倍 ,印度的 1.3 倍。能源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加大。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 5.77% 的速度增加 ,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 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 ,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从 1993 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对外依存度高达 56.4%,严重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2.2 水资源危机从全国来看 ,我国的废水排放量也已经超过了环境的容纳 ,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中国水资源短缺 ,先天不足 :中国是个极度缺水的

5、国家 ,中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 1/4,但是水资源仅占全世界的 6%。全国 600 个城市 ,缺水的有 300 个 ,严重缺水的有 114 个 ;公众节水意识不强 :缺乏环保的意识和教育。以北京为例 ,现在北京一年洗车的耗水量相当于一个昆明湖或六个北海的蓄水量 ;过度抽取地下水 ,造成地面沉降。中国超50 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灾害。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陕西和山西的汾渭地区。由于地面沉降 ,有城市甚至被预言会在几十年后消失 ;水污染严重。中国 64% 城市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平原区约有 54% 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海洋环境污染凸显 ,赤潮频次不断增加。据央视报道 :80% 的疾病

6、 ,50% 儿童死亡与饮用水质不良有关。2.3 垃圾污染严重全国 2/3 的城市遭遇垃圾围城 ,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 5亿平方米 ,相当于 2008 年我们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垃圾中还含有很多重金属 ,处理不当会造成铅污染、汞中毒、镉污染等重金属污染。并且垃圾在掩埋或者焚烧的过程中还会对土壤、地下水及大气造成很大污染。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1 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 ,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是工业大国 ,重化工业比重偏高 ,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

7、改变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方式。在产业结构中 ,第二产业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 ,而第三产业单位消耗的能源非常有限 ,属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 ,因此 ,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比如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重点发展旅游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落后产业 ,推进节能减排。逐步减少国民经济对工业增长的依赖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努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业和现代会展业以及文化产业等。依靠科技创新进程,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节能型产业结构 ,加大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生产、推广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把经济

8、区建设成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3.2 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无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 ,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调整能源结构 ,研发能源利用新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利用资源 ,推动能源资源反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借鉴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的经验 ,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清洁能源。更为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本国资源和全球资源 ,减缓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负面影响。3.3 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机构的内部体制机制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 ;加强执法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 ,防止以权谋私 ;加大违法乱纪行政处罚力度 ,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 ;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完善绿色环境经济政策 ;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 ,增强全民生态意识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参考文献1杨飞龙.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2郝新东.中美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3凌莉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