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46408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4或6 学时:72或108 (课内学时:36或54 实验、实训、实习学时:36或54)2.课程性质:专业课3.适用专业:图形图像 平面设计 广告设计适用对象:大专 (高职)4.先修课程:计算机美术基础5.首选教材:平面构成 编著:满懿 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编著:周婷 福建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构成与应用 编著:徐丽慧 吴冠群 上海书店出版社6.考核形式:实际操作(上机考试)7.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和掌握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

2、讨用多变的外部形式来保证形式美追求的永恒性,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视觉语言,创造新的视觉形象、视觉形式,用形式来表达思想,为以后的各种设计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模块教学内容水平1(本专业)水平2(相近专业)水平3(远专业)掌握程度建议学时数掌握程度建议学时数掌握程度建议学时数模块1概 述平面构成的概念及特性,平面构成的材料与用具。掌握2掌握2掌握2模块2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的定义、特点与性质、错觉及情感表达,点、线、面、体的情感综合练习。掌握 46掌握46掌握46模块3基本形基本形的概念、分类、产生,常用基本形的画法,基

3、本形的组合掌握2掌握2掌握2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模块4肌 理 肌理的概念、表现方法、情感特征,肌理的设计练习,肌理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2掌握2掌握2模块5 集团化的构成形式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特点、方法、要求、情感特征,及集团化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24掌握24掌握24模块6 重复的构成形式单纯的重复,近似,连续,重复的情感特征,重复、近似、连续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46掌握46掌握46模块7 渐变的构成形式渐变构成形式的概念、种类、秩序方法、情感特征,及渐变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46掌握46掌握46模块8 分形的构成形式分形的概念、维度、造型方法,分形与构成学,分形在

4、计算机上的应用。掌握2掌握2掌握2模块9 发射与结集的构成形式发射与结集的概念、形式、情感特征,发射与结集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46掌握46掌握46模块10 特异的构成形式特异的构成形式的概念、形式、情感特征,及特异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24掌握24掌握24模块11 变异的构成形式变异的构成形式的概念、方法、情感特征,变异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24掌握24掌握24模块12对比与统一的构成形式对比与统一的构成形式的概念、形式、情感特征,对比与统一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46掌握46掌握46模块 13空间的构成形式空间的构成形式的概念、分类、形成因素、情感特征,空间构成形式在

5、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掌握24掌握24掌握24模块 14平综合实例应用平面构成的规律及法则,创造新的视觉形象、视觉形式,完成各种平面设计的需要。了解24了解24了解24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强调理解和应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的完善教学方法。说明本教学大纲中未涉及到实践和教学理论知识,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可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加入相应内容。大纲编写责任人(信息与电子科学系计算机专业课教研组)_(签名) 年 月 日 系审核意见 (信息与电子科学系)_(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审核意见平面设计基础课程

6、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计划总学时:36或54学时 必开实验个数:11 选开实验个数:2二、适用专业:图形图像 平面设计 广告设计 三、实验者类别:大专 (高职)四、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形式来保证形式美追求的永恒性,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视觉语言,创造新的视觉形象、视觉形式,用形式来表达思想,为以后的各种设计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五、考核方式与办法: 实验课的考核主要根据实验报告评分考核,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5%。评分标准分为:特别优秀:A+ 90-95 分优 秀:A、A-、 80-90 分良 好:B、B-、 70-80

7、 分及 格:C、C-、 60-70 分不 及 格:E 59分及以下六、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首选教材:平面构成 编著:满懿 人民美术出版社二选教材: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编著:周婷 福建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构成与应用 编著:徐丽慧 吴冠群 上海书店出版社七、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名称计划学时数3 6计划学时数54实验要求实验一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68必开实验二 基本形22必开实验三 肌 理22必开实验四 集团化的构成形式24必开实验五 重复的构成形式46必开实验六 渐变的构成形式46必开实验七 分形的构成形式22必开实验八 发射与结集的构成形式46必开实验九 特异的构成形式24必

8、开实验十 变异的构成形式24必开实验十一 对比与统一的构成形式46必开实验十二 空间的构成形式24选开实验十三 综合实例24选开实验一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一)实验类型:验证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其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三)实验要求:1了解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2理解点、线、面、体的定义。3掌握点、线、面、体的特点与性质、错觉及情感表达。4掌握点、线、面、体的情感综合表现形式。(四)实验目的:了解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理解点、线、面、体的定义,掌握点、线、面、体的特点与性质、错觉及情感表达,以及

9、点、线、面、体的情感综合表现形式。(五)实验内容:1点的绘制。2线的绘制。3面的绘制。4体的绘制。4点、线、面、体的情感综合表现形式。(六)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一套 每人1台实验二 基本形(一)实验类型:验证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其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三)实验要求:1理解基本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形的分类、产生。2掌握常用基本形的画法。3掌握基本形和超基本形的组合。(四)实验目的: 理解基本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形的分类、产生,掌握常用基本形的画法,以及基本形和超基本形的组合。(五)实验内容:

10、1基本形的产生。2常用基本形的画法。3基本形和超基本形的组合。(六)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一套 每人1台实验三 肌 理(一)实验类型:验证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其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三)实验要求:1掌握肌理的表现方法。2了解肌理的情感特征。3掌握肌理的设计练习。4掌握肌理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四)实验目的: 掌握肌理的表现方法,了解肌理的情感特征,掌握肌理的设计练习和肌理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五)实验内容:1肌理的表现方法。2肌理的情感特征。3肌理的设计练习。4肌理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六

11、)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一套 每人1台实验四 集团化的构成形式(一)实验类型:验证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其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三)实验要求: 1掌握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特点。2掌握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方法。3掌握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要求。4掌握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情感特征。5掌握集团化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四)实验目的:掌握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特点、方法、要求、情感特征,及集团化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五)实验内容:1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特点。2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方法。3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

12、要求。4集团化的构成形式的情感特征。5集团化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六)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一套 每人1台实验五 重复的构成形式(一)实验类型:验证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其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三)实验要求:1掌握单纯的重复的构成形式。2掌握近似的构成形式。3掌握连续的构成形式。4掌握重复的情感特征。5掌握重复、近似、连续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四)实验目的:掌握单纯的重复、近似、连续的构成形式,重复的情感特征,以及重复、近似、连续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五)实验内容: 1单纯的重复的构成形式。2近似的构成形式。3连续的构成形式。4重复的情感特征。5重复、近似、连续构成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六)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一套 每人1台实验六 渐变的构成形式(一)实验类型:验证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基础、技术、专业、科研、生产、其他、毕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